廈門:邁向素質教育新高地

廈門:邁向素質教育新高地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 ——慶祝改革開放40年·計劃單列市教育行⑤

廈門,東海之濱崛起的一座幸福之城,享有“在廈門生活,就是一種幸福”的美譽。

廈門是我國最早設立的4個經濟特區之一。改革開放40年來,廈門始終秉持“先行先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經濟、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攻堅突破,實現了從海防前線到開放前沿的華麗轉身。它以優美的風景,被贊為“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它以青春的活力,被譽為“創新創業之城”。

改革開放40年來,廈門的教育同樣抒寫了成就與輝煌,一直為這座城市的改革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為這座城市的氣質塑造增色添彩。

40年來,廈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讓人民共享特區經濟發展成果。2012年9月,全市332所公辦學校和14個教學點率先在福建省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按照廈門教育“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普通高中學生在省一級達標高中就學,廈門正快步行走在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路上。如今,在廈門,農村孩子可以和城區孩子一樣,享受到相對優質均衡的教育,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寬敞的跑道上運動、在標準的音樂教室裡上課、在多彩的美術課堂上放飛想象……

多年來,廈門在紮實推進教育公平、不斷提升教育質量的基礎上,不唯“分數論”,以非功利的自覺、持之以恆的精神破解一道道難題,素質教育在這裡既紮紮實實又精彩閃亮。

破解“擠名校” 追求有質量的教育工作

6月29日,2018年廈門島內小升初電腦派位在市教育局8樓舉行,一萬多名學生被隨機分配進各個中學。整個派位過程持續不到半個小時,參與電腦派位工作的不僅有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還有公證處、監察部門的同志。在現場,焦急等待結果的家長認真盯著派位過程。派位結束後,蓋上印章的結果馬上被張貼在市教育局的公示欄上。

像這樣的電腦派位,廈門從1998年開始堅持至今,從未間斷。20年堅持“小升初”電腦派位,就近入學,小學畢業成績不作為就讀中學的依據,使得學生在小學階段擺脫了應試的壓力。同時,奧數競賽、作文比賽等獎項,在升學中都派不上用場。

這麼多年的艱辛努力讓廈門素質教育土壤有了優良的“墒情”,也為其開花結果鋪下了厚厚的底子。廈門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楊思竅說,廈門發展素質教育,沒有轟轟烈烈的舉措,靠的是堅持、是實實在在一點一點地落實抓牢。

廈門素質教育“墒情”的培養,並非一日之功,其中也經歷了困惑,堅定和持之以恆是成功的關鍵。

地處經濟特區,群眾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政府也希望用教育的發展來為經濟發展蓄勢積能。然而,1998年前,廈門本地的教育資源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並不充裕,當時萬餘名小學畢業生升學都盯著兩所名校:廈門一中和雙十中學。從上小學一年級起,孩子們就要為上名校而揹負沉重的學業負擔。

由於生源被“掐尖”集中到名校,一些普通校的教師也沒了幹勁。“素質高的孩子都被名校招走了,還要我們和他們比考試成績,這不合理。”這樣的意見多次被反映到市教育局。

破解名校“掐尖”、百姓“擠名校”的困局,需要教育人用智慧來解題。為調動普通校教師積極性,讓更多的學校都優質起來,讓優質教育惠及更多群眾,市教育局的領導班子決定從生源均衡抓起。

1998年上半年,廈門對小學進行合理劃片,初中學校按片區電腦隨機派位招生,不再以小升初成績來決定孩子讀哪所學校,使生源得到重新配置,初中生源進一步均衡,極大調動了廣大學校的辦學積極性。

因為沒有“掐尖”,一些傳統的名校、重點校在中考中不再享有“霸主”地位,而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學校迅速取得進步。廈門五中、廈門九中這些以前人們並不看好的學校,教學質量迅速提高,得到了家長認可。廈門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回憶說,1998年進行電腦派位,並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鑑,做的過程中也碰到一些阻力,當時心裡也沒底,“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改革讓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在20年前,敢於嘗試就近入學、電腦派位,體現了廈門教育人“先行先試、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

與此同時,廈門辦好每一所學校,農村孩子、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可以和城區孩子一樣,享受到相對優質均衡的教育。

在思明區蓮前街道從事教育培訓的張先生說,因為初中學校沒有選拔學生的權力,小學生來培訓奧數的人很少。相對其他城市,廈門小學生要輕鬆很多。

扭轉“分數論” 制度保障學生全面發展

最近,廈門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這是全市第三年開展此項活動。此次活動中,每個區抽取12所小學作為監測對象。值得一提的是,抽測的過程並沒有以“考試分數論英雄”,而是對學生學業、品德、身心、藝術、創造力發展水平進行監測,同時調查課程開設、條件保障、教師配備、學科教學和學校管理等相關影響因素。

郭獻文說,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是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結合來實現的,所以評價也要全面,不能“唯分數論”。評價跟不上,素質教育就無法真正落地。

廈門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教育理念相對超前。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有識之士就提出,我們需要培養高素質的學生,而不是培養只會考高分的“讀書蟲”。

在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社會大背景下,要真正扭轉“分數論”,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廈門決定從制度保障做起,隨之採取的辦法很多,但最有力度的是“兩個減法”和“一個加法”。

取消補課和早讀,做的是“減法”,減去學生過多在校學習的時間。早在2004年,廈門就取消了初中生假期補課。市教育局明確規定,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期間,義務教育階段一律不進行任何形式的集體上課、補課、輔導、考試和測驗,把國家規定的休息時間還給學生。

“廈門學校取消早讀了。”2013年1月,廈門出臺《關於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若干規定》,這個被稱為“史上最嚴‘減負令’”的文件除明確規定取消早讀外,還要求一學期只組織期中、期末兩次考試,同時對作業總量及批改方式等作出明確規定。

“做減法”在前,“指揮棒”在後,力求形成合力。2013年5月,廈門市教育局下發《關於完善初中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工作的通知》,將以前每年一評的初中教學質量均衡獎改為3年一評,並明確提出違反“減負”規定的學校不具有均衡獎評比資格,學生的體育和藝術成績也納入評估體系。

“減法”做足,“加法”做實。廈門的“加法”重在增加學生體育鍛煉時間。早在2011年,廈門就“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專門與學校簽訂責任書。擠佔體育教師編制、其他學科擠佔體育課程,這些曾經“習以為常”的事情,在廈門被套上了“緊箍咒”。

教育部門還經常組織“不通知的檢查”,凡被檢查或經群眾反映查實未落實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學校,一律曝光,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這項工作也與考核評優掛鉤,實行一票否決。

“加法”還體現在廈門中考體育科目的分值上。在廈門,早在2008年,體育就以12分分值納入中考成績,2009年提高到15分,2016年達到30分。

一系列措施的密集出臺和機制的立體構建使學生體育運動時間增加了,但學生學習成績能保證嗎?廈門市教育局更在意的是立本:持之以恆提高課堂效率,積極推動教師提高教學技能。

2007年以來,廈門教育系統開展師德建設、教師崗位大練兵、百名校長萬名教師進社區進家庭三項主題活動。每年全市舉行教師技能大賽,通過比賽帶動各校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教師大練兵,促進教師業務素質提高。“減負”後,廈門高考成績在福建省仍然名列前茅,教師在全省教學技能大賽上也是屢創佳績。

學生有興趣,就要努力滿足每個人需要

最近,廈門六中初中部一群學生用杯子敲打出《稻香》,引爆網絡。而前不久,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中,孩子們與霍尊共同演繹了《山居秋瞑》,同樣獲得嘉賓的高度讚譽。

一支以初一學生為主的合唱團是如何“火”起來的?記者在該校看到,一間普通的合唱排練室,一群愛音樂的孩子,簡單的錄製設備,幾名愛音樂的教師,他們用“阿卡貝拉”的表現形式,即無伴奏合唱來演繹流行歌曲。

廈門六中校長歐陽玲說,讓孩子學“阿卡貝拉”,目的很單純,就是因為音樂有趣。她說,素質教育就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尊重教育的“非功利性”。為讓孩子有一顆更加純淨學習音樂的心,學校拒絕了多家媒體的採訪,並拒絕了多家電視臺的商業演出合作。

藝術教育要突破,靠的是底蘊和基礎。廈門很多學校都以“無功利的心”破冰前行,繼而豁然開朗。這種從容、堅定是廈門素質教育不斷走向深入的密碼。

正如郭獻文所說,素質教育在這片土地上要不斷生髮,既需要寬度,也需要厚度。

廈門的素質教育深入開展,離不開良好的師資保障。廈門教育系統為此逐步建立起保障機制,要求把課內外藝術活動、體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規定教師組織課外活動的課時納入教學工作量計算,並納入績效工資考評,讓教師更有動力、素質教育開展更有活力。

音樂是廈門的特殊名片,作為廈門音樂符號的廈門音樂學校就坐落在音樂之島鼓浪嶼上。和很多人的預想不同,這並非一所專門學校,而是一所義務教育普通校。校長譚筱英說,音樂學校不是為“音樂高考”培養人,而是要培養全面發展、有文化、懂音樂的人。記者瞭解到,這些學音樂的孩子中考成績同樣優秀,此後他們將正常參加高考,帶著音樂的印記走向各行各業。

在廈門,素質教育不只強調音樂與體育的學習,還包括學生心理、社會認知等方面的發展。更多的學校在深入開展素質教育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如廈門音樂學校的交響樂團、二中的足球、六中的科技創新等,都有突出的優勢。這些色彩斑斕的“名片”聚合在一起,成為廈門“小清新文藝之都”“愛拼敢贏”城市氣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十載風雨,廈門教育收穫了眾多榮譽,素質教育也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動力。在談到教育改革創新為什麼能解決很多城市想解決而無法解決的難題時,廈門教育人給出的答案並不華麗,那就是務實、再務實,堅持、再堅持。

趕快去應用商店下載“師之app”瞭解最新最全的教育資訊,更有大牌入駐解答熱點難題,為您帶來專屬的知識盛宴,快來加入吧!

廈門:邁向素質教育新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