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合水水庫,一個漸漸被人遺忘的旅遊景點

說到合水水庫,可能大家的記憶都留在了十幾年前,那時候還沒有現在的神光寺、熙和灣,合水水庫是興寧唯一的大型旅遊景區。隨著時間的流逝,合水水庫慢慢被大家遺忘在了記憶裡,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再來回憶一下合水水庫的歷史與典故。

旖旎風光數合水

合水水庫位於興寧中北部合水鎮,離興城13公里,1957年建成,集雨面積600平方公里,總庫容1.1億立方米。因彙集黃陂河、羅崗河之水,故稱合水。2009年進行除險加固,主壩高21米,壩面寬7米,副壩14座,全長2001米。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湖面寬闊,亭臺樓閣,鳥語花香。湖區林果繁茂,盛產柑桔、荔枝、龍眼等嶺南佳果和鮮魚。主要景點有花塔、湖心亭、鴛鴦亭、革命烈士紀念碑、八角亭、國泰巖等。庫區門聯“堤鎖江流,百里湖山仙入境;樹環寶塔,四時佳果桔佔先”準確描繪了水庫的美景。黨和國家領導人胡耀邦、葉劍英、陶鑄、賀龍、聶榮臻等,以及越南總理范文同,都曾到合水遊覽。1988年,秦牧暢遊合水時即席賦詩一首:“興寧有水庫,合水美名揚;粉黛敷西子,歌聲動八方。”合水水庫被列入《中國名勝風光大辭典》,2000年被定為梅州市重點建設旅遊區。

興寧合水水庫,一個漸漸被人遺忘的旅遊景點

合水水庫主壩西面山巔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1980年9月,被縣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市政府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遊合水水庫

原廣東省省長:黃華華

雙河奔湧此間收,萬頃波光一碧柔。

隱隱青山浮玉鏡,徐徐堤壩接綠洲。

遊人有意遊佳景,飛鳥痴情戲彩舟。

最喜甘泉入萬戶,浪花飛濺已忘憂。

興寧合水水庫,一個漸漸被人遺忘的旅遊景點

合水花塔的傳說

合水在黃陂河和羅崗河匯合處。傳說黃陂河住著小青龍,羅崗河住著小黃龍,他們本來是一對好友。後來,青龍嫌黃龍經常一身黃泥,不乾不淨:黃龍嫌青龍經常陰冷著臉,不言不語,終於反目成仇,先是吵,後是打。兩龍鏖戰,苦了沿河兩岸的子民百姓,特別是每年的五六月,房屋倒塌,田園淹毀,人畜被大水捲走,稻穀被淤泥埋住,年復一年歲歲如此,村民們只得備齊三牲祭祀,祈求雙龍息戰講和,庇佑子民。

可是,雙龍卻不理子民,相反越戰越兇,波及範圍越來越大,村民們終於忍無可忍,決定不再祭祀龍神,聚錢築塔,塔鎮雙龍,在蟒蛇形山築了一座九層花塔。塔築成後,雙龍卻未被鎮住。有一年,雙龍大戰,雷公電母也來助陣,只見一陣電閃雷鳴,九層塔垮掉六層,只剩下三層,活像一柄斷劍落土。

古塔未能鎮住雙龍,倒是人民政府成立後,修築了合水水庫,大壩鎖蛟龍,合水古塔也按原狀修復,成了人們遊覽之處。

興寧合水水庫,一個漸漸被人遺忘的旅遊景點

兩元帥合水垂釣

1962年10月,賀龍和聶榮臻兩元帥到興寧合水視察。

賀帥和聶帥先到合水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致哀,隨後到農業展覽館參觀,在那,聶帥回憶起1925年他任黃埔軍校教官時,隨同周恩來同志,率領東征軍,在興梅潮汕地區,討伐叛軍陳炯明的戰鬥歷程,讚揚了興寧人民積極支持協助東征軍同叛軍作戰的革命精神。在農業展覽館看完展品後,賀帥語重心長地鼓勵地方領導說:“要認真貫徹中央的農業六十條,不要灰心,前途是光明的”。

午飯時間到了,用什麼招待功勳卓著的兩位老帥呢?廚師用合水魚肉作料,做出“客家釀豆腐”,兩位老帥吃得津津有味。據當時參加保衛工作的老同志回憶:當時沒有飯廳,缺桌少凳,兩位老帥是站著吃完飯的。

午飯後的休息成了問題,正當負責接待的同志一籌莫展的時候,賀帥爽朗地拍著他的肩膀說:“小同志,莫憂愁,找兩把釣魚竿,我和聶老總到對面亭子裡去釣魚就好了。”就這樣兩位老帥在湖心亭一坐就近二個小時,賀帥不愧是洪湖岸邊長大的釣魚高手,釣到了不少魚。回到岸上,他大聲地招呼地方負責同志說,這些魚是你們的,希望你們堅定信心,艱苦奮鬥,做到年年有餘。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推薦,就加我們的關注吧。

(圖文資料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