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900餘鄉村教師受益上海交大公益培訓項目

中西部900餘鄉村教師受益上海交大公益培訓項目

鄉村教師們在快樂課堂教學後合影。上海交大供圖

中新網上海7月10日電(記者許婧)已經走過12個年頭的上海交通大學鄉村教師公益培訓項目10日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為第十二屆158名鄉村教師舉辦了結業儀式。

中西部900餘鄉村教師受益上海交大公益培訓項目

360度沉浸式體驗快樂教學;“智慧論壇”與“心理工作坊”帶來新理念、新思維、新模式;“海上傳奇之旅”、“交大人文之旅”感受海派文化……本次培訓將158名鄉村教師分成兩個批次開展近一個月的培訓活動,上海交大專家教授、學生志願者傾情參與,參訓鄉村老師都說此番上海行獲得了最高“禮遇”。

“一切都是第一次”,鄉村教師們表示這些接地氣的課程都是第一次體驗,第一次思考,第一次形成經驗。

上海交大UTJS體驗式培訓團隊帶領鄉村教師們進行了2天的團隊培訓,團隊組建、團隊拓展、高空心理、畢業牆、信任背摔、穿越電網等項目。

上海交大校醫院院長劉金生開展的急救訓練課,教會了鄉村教師們包紮止血及心肺復甦按壓。保衛處開展的消防演習,為鄉村教師們每人提供了一個滅火器,點燃了火盆,每位鄉村教師真實地滅了一把火。體育系副教授朱慧芳帶領鄉村教師們現場體驗快樂課堂教學,學習讓課程變得更加快樂的小技巧。人文學院副教授汪雨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海上傳奇-上海故事,讓鄉村教師瞭解上海的發展歷程,感受了海派文化的精髓,學會了“儂好”等幾句經典的上海話。“交大人文之旅”,通過安排鄉村教師們參加畢業生晚會、觀摩畢業典禮、參觀錢學森圖書館和李政道圖書館,讓鄉村教師們充分浸潤在交大的人文氣息中。

上海交大鄉村教師公益培訓項目源起於2005年12月。當時,一群來自農村地區受到國家資助的上海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在校大學生組成了一個以解決“三農”問題為目標的社團——思源愛心服務社。2007年7月,第一期鄉村教師培訓項目正式舉行。

十餘年來,通過組織鄉村教師培訓項目,上海交大公益培訓了雲南、四川、甘肅、內蒙古、湖南、重慶、江西、青海、貴州、湖北、安徽等中西部十餘個省市的909名鄉村教師。

在培訓課程設計上,該項目既“注重創新”也“接地氣”,希望開拓鄉村教師們的視野,為鄉村教師打開一扇窗。今年的“智慧教學論壇”與“心理工作坊”專家講座課程,聚焦教育理念、情緒管理、兒童心理等方面,主講專家用國際化的視野和上海現代化教育經驗,為鄉村教師們帶來了最新的理念、思維和模式。針對鄉村教師們教學對象的特殊群體:留守兒童,專家與學員們進行了深入探討和案例分析,探尋更多、更好地關愛之道。

上海交大方面表示,未來將繼續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繼續辦好鄉村教師培訓項目,惠及更多的鄉村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