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不止是工資和五險一金會有新變化!各項指標有所調整!

2018年已進入下半年,我們很多的在職職工又迎來新的一輪工資調整。近期,很多城市公佈了上調後的最低工資標準。

上海當仁不讓依就領跑全國最低工資的最高標準,2420 元,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也宣佈,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2000元調整為每月2120元,增加120元,從今年的9月1日起開始實施。目前已經有8個城市的最低工資標準超過了2000元,除上海和北京外,分別是深圳、廣州、天津、杭州、寧波和溫州。一般來講,上調最低工資標準,除了大家到手的工資有所變化,其實,“五險一金”也可能會有一些影響!

五險一金也相應增長

因為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與工資是關聯的,工資上調,同樣“五險一金”等社會保障水平也會提升。所以,新的最低工資標準一出臺,有關部門就會再考慮職工個人繳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社會救濟金和失業保險金標準等等,以這個為依據,進行必要的修正。

以公積金為例,很多城市都規定,職工住房公積金月繳存基數不得低於該地人社局公佈的上一年度最低工資標準。因此上調最低工資,公積金繳費也會隨之調整!

7月份,不止是工資和五險一金會有新變化!各項指標有所調整!

失業保險金的標準也會進行調整

除了五險一金,最低工資調整後,失業保險金的標準也會進行調整。 17年發佈的《關於調整失業保險金標準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逐步將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到城鎮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90%。因此,領取失業金的標準也會提升!

勞動者繳納的社保和公積金具有地域性差異

像大城市明確規定個人依法繳納的社保和公積金不作為月最低工資的組成部分,由用人單位另行支付。而還有些省規定,調整後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包含職工個人應當繳納的社保費。甚至有的別省調整後的最低工資標準既包括職工個人應繳納的社保費又包括住房公積金。

其實,全國各地最低工資標準不一樣是因為最低工資標準不僅跟GDP、人均GDP相關,還跟當地的經濟增速有關。因此呢,差異也是在所難免的。從既得利益來說,比較而言,不包含“五險一金”的最低工資標準,對職工來說更有力,因為用人單位需要另行支付,因此,個人拿到手的工資也就更多。

7月份,不止是工資和五險一金會有新變化!各項指標有所調整!

最低工資不包括哪些收入?

一些企業把不應包含在最低工資中的勞動者合法收入囊括在最低工資中,使得最低工資 " 含金量 " 打了折扣。

那麼,最低工資不包括哪些收入?

1、加班加點工資(工作日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休假日加班);

2、福利待遇(醫療衛生費、計劃生育補貼、探親路費、培訓費等);

3、特殊工作環境津貼(高溫、有毒等);

4、非貨幣收入(社保、公積金,住房、伙食補貼等)。

值得注意的是,最低工資是勞動者的應發工資,而不是實發工資。

7月份,不止是工資和五險一金會有新變化!各項指標有所調整!

什麼是應發工資?

應發工資,即根據勞動者付出的勞動,應當得到的工資待遇。

應發工資 = 基本工資 + 獎金 + 津貼和補貼 + 加班加點工資 +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勞動者因個人原因缺勤或曠工造成的工資或者獎金減少的部分。

什麼是實發工資?

實發工資,也稱應得工資,即勞動者應當實際得到或者用人單位應當實際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

實發工資不等同於應發工資。實發工資 = 應發工資-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應繳個人所得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