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堅持「免試就近入學」

4月28日,西安市教育局同時下發了《關於做好2018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西安市義務教育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區縣教育局將於5月22日12:00統一在區縣政府網站上公佈轄區學區劃分範圍。

學校劃片招生 生源就近入學 5月22日12點統一公佈學區劃分

西安市教育局要求,區縣教育局要根據區域內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和分佈狀況,確定和調整轄區內公辦小學和初中就近招生範圍和人數,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堅持“網格化、全覆蓋、無盲點、便利性”原則合理劃分學區,以單校劃片為主,探索多校劃片。

要求學區劃分方案要及時向社會公佈。學區劃分後要保持相對穩定,確需調整時要由區縣教育局邀請相關單位和家長代表參與,進行審慎論證。學區劃分後,根據學校招生規模,按照“戶籍登記為主、住房登記為輔、就業經營補充”的原則,明確入學登記和新生錄取程序,首先安排本轄區內戶籍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佈情況,在本轄區統籌安排其他情況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起始年級不得設置56人以上大班額初中持戶口簿、學籍檔案等登記入學

西安市教育局同時要求,義務教育招生要嚴格控制大班額、大校額現象,合理調控、分流招生人數,起始年級原則上不得設置56人以上的大班額,確保2018年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目標,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工作取得更大進展。

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堅持“按照學區、學校登記、區縣審查、派位到生、全部入學、公示公告”的規定實施。小學凡年滿6週歲,2012年8月31日(含)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依據戶口簿和兒童《預防接種證》登記入學。初中持戶口簿、《學生學籍檔案》和《畢業生登記表》登記入學;未在戶籍所在學區小學就讀的學生,如申請升入戶籍所在學區初中,持戶口簿、《畢業生登記表》和小學畢業相關資料,由區縣教育局統一受理、審核,根據學區劃分並結合區域內初中學校容納學生情況統籌安排就學。

嚴格實行“一人一籍 籍隨人走” 新落戶人口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非本區縣戶籍新生入學,凡符合西安市義務教育階段政策規定準入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由學生家長或其法定監護人,按規定時間和要求到居住地區縣教育局指定地點辦理入學事宜。

義務教育學校要充分利用電子學籍管理系統強化管理,嚴格實行“一人一籍,籍隨人走”。中小學招生工作結束後,要及時在電子學籍管理系統錄入學生信息,遏制學生無序流動。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實施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四證審核”制度,由各區縣教育局協調派位,確保符合條件的學生應入盡入。四證具體是指居住證明、戶籍證明、務工證明、流出證明。新落戶人口子女與原戶籍人口子女享受同等待遇,參照《西安市2018年新落戶人口適齡子女就學實施辦法》執行。我市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適齡子女,按照《西安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實施辦法》執行。西鹹新區戶籍適齡兒童、少年,仍按屬地管理原則,由西安和咸陽兩市分別負責原行政區域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

嚴禁公辦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編班義務教育學校不得組織特長生招生

西安市教育局同時要求,要切實做到“十個嚴禁”。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招生結束後,學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採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嚴禁以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爭搶生源。嚴禁借招生入學工作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贊助費。嚴禁以各類競賽證書、奧數等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義務教育學校不得組織特長生招生。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等。嚴禁各中小學對學生進行成績排名,宣傳升學率。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西安市教育局將進行專項督查,市教育局機關紀委全程監督,市紀委駐市教育局紀檢組依紀巡察。對違反“十嚴禁”的單位和責任人,將依據管理權限“一案雙查”嚴肅問責追責,一經查實,絕不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