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鑫股權被法院凍結:暴風的「藥神」爲什麼都不靈了?

馮鑫股權被法院凍結:暴風的“藥神”為什麼都不靈了?

文:劉志剛

暴風集團7月6日晚間公告稱,控股股東馮鑫大約327萬股被北京朝陽區法院凍結,開始日期為6月26日,到期日為2021年6月25日,凍結三年。本次凍結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4.65%,佔公司總股本0.99%。同時根據wind資訊數據,截至目前,馮鑫的股票質押率95.35%。這意味著馮鑫持有的暴風集團100%的股權要麼已質押,要麼被凍結。同時也意味著,一直靠質押融資的馮鑫再無股權可押。`

更糟糕的是,馮鑫所質押的股權平倉價格在10元-12元之間。由於近期大市疲軟,以及暴風各項負面信息拖累,暴風集團股價今年以來以及下跌35%。據新浪財經訊7月9日發佈的數據,當日暴風集團快速跌停,封住跌停板,截止發稿,暴風集團報12.75元,跌10.02%

作為曾經的妖股,暴風好不瀟灑。樂視模式大火之際,亦步亦趨對標樂視。VR,AI,區塊鏈,當下或曾經最火的行業,暴風均有染指,“神農嘗百草”,為什麼沒有一個業務能夠成為解救暴風的“藥神”?

藝多不養人:VR蕭條,AI模糊,區塊鏈打醬油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內容版權意識也在逐步提高,近年來的內容版權時代使得暴風原先的業務,已經不具備競爭力。這使得暴風將目光轉向了圈內更加火熱的VR、AI等領域,客觀的講單從業務選擇方面,暴風選擇行業的方向還是比較正確的。

首先是VR領域,在2016年獲得大量資本融資的暴風魔鏡已經成為了VR產業的巨頭企業。最直接的體現在其體量上,在2016年在6月份時,暴風魔鏡就已經宣佈銷量達到150萬,這在當時國內VR領域可以說是第一張“船票”。

但可惜好景不長,僅僅在十個月後,暴風魔鏡就傳來了大規模裁員的消息。現在來看造成這種忽然逆轉的結果各方面因素有很多,但如果進行簡單的分類,大體上可以分為運氣成分和自身原因兩大因素。

在運氣成分中,首先從本質上來講VR這項創新,屬於技術領域的創新模式,就像是理科類型的成果,這種創新產品會有一個非常顯而易見的標準化答案,不需要時間進行驗證,用戶只要把產品佩戴好就能馬上做出自己的判斷。同時技術創新有著固定的發展週期,而處於發展週期初始階段的VR產品存在的諸多眩暈感等不良體驗、動輒上萬的價格、沒有好的內容等問題,給用戶帶來了不盡人意的體驗,筆者認為這是VR行業快速入冬的根本原因。

於此同時,在經歷了O2O行業泡沫後投資人的更加理性,以及國內叫停互聯網金融、遊戲、影視、VR 四個行業跨界定增的政策導向,也都使暴風魔鏡的外部環境更加雪上加霜。但正如7.9日暴風CEO馮鑫與暴風市場部負責人Richard兩個小時對話中的基本結論“怪不得別人,只能怨自己,現在回頭來看,當時還是有膨脹的心態。”,暴風自身的原因是更加主要的因素。

最為人所詬病的也是馮鑫承認了自身原因是,暴風鋪設的賽道實在太多了,除了VR和AI,當時暴風科技極力的推進的“DT大娛樂戰略”,打造了體育、遊戲、影視、音樂、數據、娛樂、文化等10餘個概念,這種類似樂視模式的發展方式,不免讓人猜測有拉昇股價的嫌疑。

雖然這一戰略讓暴風的股價一度出現了39個漲停,不足三個月暴漲了42倍。但憑藉暴風當時的資本能力卻只能支撐一到兩件事,這使得在VR行業發生變化後,暴風難以拿出足夠的資源為暴風魔鏡進行快速調整,導致其產品雖然在前期佔有率很高,但在體驗方面不夠極致,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VR領域,在銷量上反而被淘寶上15元左右的山寨超越,同時在內容吸引力方面又比不過BAT的品牌優勢。

其次是AI電視領域,暴風暴露出了自身市場預判能力的不足。就在今年4月暴風TV在北京召開主題為“再見吧,遙控器”暴風AI電視新品發佈會,大肆宣稱此產品將成為全球第一臺幹掉遙控器的人工智能電視。但僅僅三個月後就快速打臉,在7月6日北京獨角獸峰會上,馮鑫表示“我們比較狠地先喊出了這個口號,但說實話,到此刻為止還沒有真的完全乾掉。

筆者認為去遙控器化,這種一刀切式的戰略方向,顯示了暴風判斷市場趨勢的能力還不夠不成熟。明明人工智能領域的大佬們已經反覆強調了,只有考慮到場景技術才能真正實現落地,可是在具體落地時,暴風還是陷入了技術型自嗨。

許多技術在宏觀上,可以分為兩個大階段,一種是普適性技術(也可以稱為全民剛需型技術)。比如從蠟燭到燈泡,幾乎上全民適用,大家都能接受,再比如電視從臺式到液晶,從非智能到智能,都是普適性技術,而且不涉及過多的用戶習慣問題,新技術很快就能普及開來。

另一種是升維性技術(非全民剛需型技術),比如從電燈泡到霓光燈,霓光燈色彩絢麗,在某些場景,確實能發揮價值,但是家庭中,沒什麼人採用的,儘管技術上比燈泡炫酷,但是並非剛需,並非全民適用。通過人工智能電視的語音技術去遙控器,也很炫酷,未來也許會成為主流,成為普適性技術,但是當下還仍處於升維性技術(非全民剛需型技術)階段,全面拋開遙控器,採用語音交互,難免有點早。所以雖然技術為王,但能不唯技術論!要在用戶習慣與技術更迭之間找尋平衡點!尤其是目前觀看電視的主要人群是中老年人。

類似的,暴風在區塊鏈領域的動作也暴露了其對行業的預判能力的欠缺。雖然暴風新影推出的區塊鏈產品BFC播酷雲憑藉區塊鏈的熱度大獲成功,儘管售價高達6千元,但是預售的2千臺依舊一掃而空。甚至使得暴風蹭上了IMO的熱度。但隨著區塊鏈領域ICO受到政府的嚴格監管,迅雷被互金會點名批評,暴風集團就主動與暴風新影撇清了關係,稱其並非自己的子公司。這使得暴風的區塊鏈大業無疾而終。

暴風不是下一個樂視:問題不小,但是依然有機會絕處逢生

正如上文所講,暴風科技在2015年極力推進“DT大娛樂戰略”,進行了超過10次的資本動作,打造了文化、視頻、VR、影視等多個概念,在2015年之後,VR和區塊鏈也讓暴風出了兩次大風頭。但在這一系列動作背後,卻讓人們看到了當年樂視的影子。

除了佈局方面,暴風在資金結構方面也和樂視十分類似。目前馮鑫已將個人名下95.35%股票質押,佔暴風集團總股本的20.35%。這與賈躍亭的當年的處境非常相似,後者赴美前將名下99.54%股票質押,佔樂視網總股本的25.56%。這使得人們紛紛開始猜想暴風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樂視。

但筆者認為至少就目前來看,暴風並不會成為下一個樂視,原因在於在業務模式上,相對於不斷開闢新業務且最終在新業務上栽了跟頭的樂視,暴風已經集中精力將業務重點放在了AI電視上面“all for TV”的重新佈局,業務相對單一,系統風險也較之前得到了大幅度降低。

據瞭解暴風電視在2016年售出80萬臺,開出超過6000家線下店。銷量的提高也反應在了財報上,暴風營收由2015年的6.52億元大幅增至16.72億元,增幅高達156.44%。到2017年年報,這一數字達到了19.15億元,增幅也有16.25%。按照馮鑫的構想,暴風TV有望在明年年底實現盈利。

事實上,除了以硬件銷量實現盈利,智能電視這一新賽道本身還具備OTT電商、流量變現、家庭物聯網等多種想象空間。

據 TopDigital2017年初做的一份消費者調查顯示,目前,80後和90後家庭中,超過半數家庭都已經在使用OTT智能電視,且超過90%的家庭都能保證每週至少開機一次,智能電視已經逐漸取代了只能收看幾十個固定頻道的傳統有線電視,OTT智能電視已經重回年輕人家庭娛樂的中心。

而憑藉豐富的內容表現能力,以及面對的家庭多人購物場景,OTT大屏購物消費,也正在發展起來,開始成為未來電商發展的新入口。對於廣告主來說,OTT TV是未來絕不可錯過的營銷新機會。筆者認為,暴風在陷入股票質押等資金問題的當下,通過掌控智能電視的佔有率,在硬件方面的控制權完全可以把自身商品的信息擺放在更加有利的位置,進行首頁展示通過OTT電商進行變現,這樣陷入資金危機的暴風便能夠先“吃上飯”了。

與此同時流量變現也是一條可行的途徑。據瞭解2018年Q1智能電視激活終端較2017年增長11%,達到1.65億臺;日均開機時長達到311分鐘;日均開機更是達到了20498萬次。從行業數據來看,今年智能電視的流量將會很快超過PC流量,甚至逼近移動端的流量,相對於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的乾涸趨勢,OTT大屏方面用戶的粘性則持續增長。這給了暴風這類硬件廠家通過廣告價值、營銷價值獲得變現的巨大可能。

雖然在智能電視誕生以來,廣告是幾乎唯一的變現手段,但隨著OTT市場的快速擴張,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日漸式微,電視作為客廳中最重要的一塊屏幕,有望在移動互聯網後時代,蔓延出巨大商機。

電視是早期的生活娛樂重心,其作為「產品」的潛力有目共睹。並且在擁有了操作系統、智能語音交互後,電視又再次成為了用戶的眼中重要“玩具”,甚至能夠以此成為家庭物聯網的入口和“中控中心。”比如,用戶的語音可直接作為ID被系統儲存,操作系統延伸可實現語音的多場景多智能控制,比如智能洗衣機,智能冰箱,智能空調等,都可以由電視為圓點做延伸。在AI的終極形態機器人之前,客廳AI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所以智能電視的前景有著無限想象空間。

傳說,老鷹在40歲的時候,爪子會變得老化,喙變得又長又彎,翅膀變得沉重,只有有勇氣把喙敲掉,把指甲拔掉 ,把多餘的羽毛拔掉的老鷹才能獲得新的生命活到70歲。此時此刻的暴風也面臨著這樣的處境。望暴風能夠暫時忘掉股價,忘掉市值,專注於一點踏踏實實的做好智能電視,形成一個真正有價值、有前景的核心業務,這或許才是能夠真正解救風暴的“藥神”。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微信號:13124791216,轉載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