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的新番多爲季度番,半年以上長番越來越少

日本是動漫產業大國,每年都會有大量優秀動漫產出,喜歡日本動漫的朋友都會發現,幾乎大部分動漫集數要麼是10-13話,要麼就是22-26話,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主要是因為是因為日本動畫作品通常都是按季度播放,一般新番動畫播出的時間在每年一、四、七、十這4個月份上面,一週一話,三個月為一季。一季剛好13話左右。所以日本動畫大多都是(一季)10~14話、(兩季/半年番)22~26話、(長番)26話以上。 那麼為什麼要這麼劃分,每一種不同類型的動漫有什麼不同那,下面我們分開來講:

季度番

為什麼現在的新番多為季度番,半年以上長番越來越少

B站最火季番《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

季番是現在最常見、最主要的番劇形式,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番劇大多都是季番。但是以前可不是這樣,早期日本基本是以年番和半年番為主,但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危機爆發以來,各行各業投資風險加大,從此日本動漫製造商也越來越青睞製造短小且成本相對較低的季番,這樣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風險成本,一旦動漫製造出來後觀眾不買賬也不至於虧損太多;另一方面相比半年番,季番最大的優勢就是資金回籠快,想想季番3個月播放完畢就能開始賺錢,而半年番則需要半年的時間在開始賺錢,現在生活的腳步越來越快,三個月可能會發生的事太多了,時間越多風險就越大,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動漫廠家熱衷於製造季番。

半年番

為什麼現在的新番多為季度番,半年以上長番越來越少

B站最火半年番《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又稱兩季番,顧名思義需要兩個季度也就是半年才能播放完畢的番劇,如上文所說,現在製造半年番的風險高於季番,所以現在幾乎沒有製造商願意製作一部半年番,所以現在能製作出來的半年番少之又少,小生歸納了一下,現在還能夠做成半年番的動漫無外乎這麼幾類:

一、原作故事篇幅較長,而且製造商也確實對該動漫也比較看好,如《刀劍神域》、《進擊的巨人》、《四月是你的謊言》、《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小魔女學院》、《重啟咲良田》等,絕大部分都是這一情況,而且這些動漫大部分也沒有讓製作方失望;

二、該動漫一直有半年製作的習慣或其他特殊意義,製作方就是賠錢也要做完,如《黑色殘骸》是P.A. WORKS十五週年企劃、《櫻花任務》保持工作中的少女系列半年番傳統、《MACROSS DELTA》是《超時空要塞》系列經典傳承等;

三、該動漫前期巨無聊,後期神轉折,製作成季番的話劇情進度又太倉促,如《命運石之門》、《來自新世界》等。感覺現在能做成連續的半年番的動漫,絕大部分都不會太坑。

分割番

為什麼現在的新番多為季度番,半年以上長番越來越少

B站最近的一部分割番《Rewrite》

現在有不少動漫還會以這種方式放送,就是第一個季度播放前半部分,播放完畢後中間隔一季,等到第三季再播放後半部分,如《rewrite》、《學戰都市六芒星》、《終結的熾天使》、《東京喰種》等,這種番劇沒有官方說法,有的人直接叫他半年番,有的人把他當做季番,把前半部分當第一季後半部分當第二季,以至於之後的今年將會放送的《東京喰種》新動畫到底是第二季還是第三季都還有爭議,只是小生習慣直接把這類動漫叫分割番來區分。

最先嚐試這樣放送的是《fate/zero》,估計當初UFO計劃是如果前半部分成功的話就順勢做後半部分,如果失敗的話後半部分就隨隨便便糊弄一下就行。相信現在很多製造商都是這樣,把一部自己比較看好的動漫只是做成季番的話有些不甘心,要做成年半年番的話又害怕像《斬·赤紅之瞳》一樣很失敗且尷尬收場,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做一季用三個月看看觀眾反應,如果反應良好的話就宣佈知做後半段動畫,如果反應不好的話就就此收手或者是後半段減少成本製作,感覺這類動漫就是製作方一種謹慎的嘗試。

但是最近的一部分割番還是2017年一月的《rewrite》後半部分和《熱誠傳說》後半部分,而且這兩部前半部分還都是2016年放送的,2017年在我印象中沒有一部動漫採取這類分割放送的方式,甚至是首創並熱衷於分割製作的fate系列作品,其2017年作品《Fate/Apocrypha》都放棄了分割放送而製作成了半年番,所以小生猜測這一製作放送方式並沒有為製作公司帶來多少實惠,所以已經逐漸退出主流模式。

為什麼現在的新番多為季度番,半年以上長番越來越少

重新採用半年放送的《Fate/Apocrypha》

以上這些只是我對這幾年的情況做的一番簡述,並作的一些個人的分析,最後附上一張從網上找的近幾年各類動畫的數量圖供大家參考

為什麼現在的新番多為季度番,半年以上長番越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