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了解一下

主動降噪耳機(也有廠商稱為主動消噪耳機,本文為了閱讀考慮,在正文中統一稱為主動降噪耳機)以其出色的消除噪音能力,一直以來就是商務人士以及需要安靜聽音環境的用戶的追捧。

對於這類耳機大多數的受眾而言,他們所熟悉乃至選用的大多是來自國際知名品牌,如Bose、AKG、索尼等旗下的產品。雖說這些產品帶來的各方面體驗普遍不錯,但從一千多元到兩千多元不等的價格,還是讓主動降噪耳機的門檻跨起來有些高。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音頻廠商,特別是中國品牌加入到主動降噪耳機這一市場中,我們也看到了更多千元以內的主動降噪耳機產品。今天MC就蒐羅到三款來自中國品牌,同時售價在千元之內的主動降噪耳機。通過對這些產品的逐一體驗,看看它們能呈現給用戶怎樣的降噪體驗,同時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又是如何的。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什麼是主動降噪耳機?

降噪耳機是指利用某種方法達到降低噪音的一種耳機。目前降噪耳機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主動降噪耳機和被動降噪耳機。主動降噪是通過降噪系統產生與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聲波,將噪音中和,從而實現降噪的效果。採用主動降噪技術的耳機由於要設置相應的降噪電路,因此它們相比市面上其他普通的同類產品,會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安裝這些電路。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一般是設計在耳機內,而入耳式產品則一般通過降噪盒來實現。

FIIL隨身星Pro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FIIL隨身星Pro產品參數

降噪技術:ANC主動降噪

無線技術:藍牙4.2

單元:樓氏動鐵+動圈雙單元圈鐵設計

頻率響應:15Hz~22kHz

電池:鋰聚合物電池

續航時間:藍牙11小時(中檔音量,降噪關);藍牙待機12天(耳塞模式,降噪關)/超過1個月(項鍊模式,計步)

其他功能:磁吸模式、多點連接、度秘語音助手、MAF開放模式、內置三軸加速計等

充電時間:約1.5小時

重量:約28g

參考價格:999元

在國產耳機品牌中,FIIL算是在主動降噪耳機市場上發力較多的品牌之一。我之前體驗過的多款FIIL DIVA系列產品,都應用了主動降噪技術。不過DIVA系列耳機都是頭戴式設計,而今天我要體驗的這款新品隨身星Pro(英文名為Driifter Pro),則是我第一次在FIIL耳機上碰到的應用了主動降噪技術的入耳式產品。值得一提的是,FIIL隨身星系列產品一共有三款,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單元類型、降噪功能支持以及其他功能支持的差異上,而隨身星Pro正是該系列定位最高,單元配置與功能最齊全的一款。

無線+頸掛設計彰顯出街屬性

和最近一兩年新推的主動降噪耳機普遍往無線化發展的趨勢一致,隨身星Pro也採用了最新的藍牙4.2技術,是一款藍牙無線耳機。與入耳式結合的是頸掛設計的佩戴方式,這也是近期流行的入耳式無線耳機的設計風格。

隨身星Pro頸掛部分採用的是鎳鈦記憶金屬,外部則包裹了一層親膚塗層,除了觸感細膩柔軟,並可以任意角度彎折之外,其還能在體溫的影響下調整自身彈性,在佩戴時保持這部分與頸部的貼合,十足“黑科技”。耳機整體以黑色和鈦灰色兩種配色為主,同時在各處通過軟硬不同的材質,類膚、啞光、高亮等不同的工藝,呈現出其富於變化及視覺層次的效果。

頸掛的兩個前端變得更大且採用了區別於其它部分的材料,很明顯隨身星Pro的各種電路元器件被內置在了這兩端。左側只有一個撥動開關——ANC主動降噪開關,用戶可以一鍵實現主動降噪功能的開啟與關閉,單一按鍵的設計也讓日常的盲操作不會出錯。右側的按鍵則更多,三個按鍵負擔起了包括音量調節、播放控制、電話接聽、語音助手等功能的控制,而要實現各種功能,用戶得通過長按、短按以及按下次數來實現。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獨立的ANC按鍵在頸掛的左側上,一鍵便能開啟/關閉降噪功能,盲操作也很方便。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頸掛右側前端設計有更多的按鍵,包括能實現音量調節、播放控制、電話接聽、語音助手等功能的三個按鍵,用戶通過長按、短按以及按下次數來實現不同的功能。此外,MicroUSB接口也在這裡,接口上有保護蓋。

在剛開始使用時,得花上一定時間看看說明書進行學習。三個按鍵的間隔較開,同時其中兩個按鍵間有凹槽,方便用戶在盲操作時定位。隨身星Pro通過內置的鋰聚合物電池供電,而用於充電的MicroUSB接口也被設計在這裡。接口上有保護蓋,使之防護性更好。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除了耳機單元上預裝的一對耳塞套,隨身星Pro還提供了另外三對不同大小的耳塞套,此外附件中還包括了一個橡膠材質的便攜盒和用於充電的USB線。

適應全天佩戴需求

與隨身星Pro頸掛設計相呼應的,是它兩個耳機單元上的磁吸設計。它們內置的磁吸霍爾模塊,在用戶將耳機從耳朵中取下來之後,可以吸附在一起,這時耳機就像是一條掛在用戶脖子上的“項鍊”。這一設計當然不僅僅是保證用戶在外出使用時與收納時的方便,它還有功能方面的便利性。吸附狀態下耳機會自動將藍牙斷開,ANC暫停並進入低功耗模式,如果正在通話,也會掛斷,不過計步功能更會保持運行。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隨身星Pro的耳機單元內置有磁吸霍爾模塊,耳機不使用時可以將兩個單元吸附在一起掛在脖子上,此時藍牙會斷開,ANC暫停並進入低功耗模式,如果正在通話,也會掛斷。

把兩個耳機單元分開並重新戴上,隨身星Pro會恢復此前的藍牙連接,在吸附前如果ANC開啟,這時便會自動恢復它。而如果是在吸附狀態下有來電,分開它們也能實現電話自動接聽的功能。整體來看其功能設計還是挺符合用戶在不同狀態下對耳機的使用習慣,有不錯的實用性。只是磁吸部分表面為高亮工藝,長期吸附開合,較容易留下使用痕跡。

隨身星Pro的導音管採用了傾斜式的設計,符合人工程學設計,能更好地深入耳道。導音管內的濾網是金屬材質,透氣孔均勻分佈,金屬材質容易清理,同時也更為耐用。就我的實際佩戴體驗來說,首先它的頸掛舒適度很高,在當下穿短袖露出脖子的情況下,其佩戴時與皮膚接觸的感覺柔軟舒服,親膚性高。

在不聽音樂時將兩個單元吸在一起,就掛在脖子上不會有任何不便,我覺得這種方式比將它收在便攜盒裡面更適合在外出時採用,想聽就聽。入耳部分的耳塞套服帖柔軟,不會有太大壓力,同時佩戴穩定性也不錯。另外就是我發現在佩戴它之後,其被動降噪性能還不錯,能隔絕部分環境噪音。

智能功能好玩好用

用手機掃描包裝盒上的二維碼就能安裝FILL+ App,用它搭配隨身星Pro使用能“解鎖”後者更多智能化的功能。首次使用FIIL+會讓用戶選擇連接型號,並提供圖形化的顯示內容知道用戶將耳機與手機連接。FIIL隨身星Pro的智能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它接入來自百度的度秘人工智能秘書,並由科大訊飛提供語音搜索技術支持,在喚醒耳機的語音助手後,就可以實現找歌、問天氣、聽新聞、聽書、控制音樂、知識問答等功能。另一個方面,FIIL隨身星Pro 耳機內置的三軸加速計會在你行走時記錄步數,並通過FIIL+ App統計每日步數、卡路里等運動數據。

音質表現

試聽部分我用小米5 Plus通過藍牙與隨身星Pro無線連接進行試聽。隨身星Pro的風格取向是走較為均衡的三頻路線,實際聽感不會有偏重某一部分的感覺。首先在低頻表現上,它的特點在於有著較好的彈性以及較深的下潛位置,量感適中,雖然不至於有爆棚的聽感,但也不會發悶,素質在同類入耳式耳機中已屬主流偏上水準。

隨身星Pro在塑造人聲結像感的部分做得不錯,歌者的位置居中,略略靠前,音色走的是還原度較高的路子,解析力適中,能捕捉到聲音中的一些細節,整體的耐聽度是較好的。高頻部分的解析力處於較佳的程度,聽感清爽明亮,線條銳利而不刺激,往上的延伸自然,但到了一定程度還是有力所不及的感覺。在聲場部分,隨身星Pro的空間感不算太大,但對於其中的定位還是有著較好的準確性,同時包圍感並不差。

1MOREE1004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1MORE E1004產品參數

降噪技術:主動降噪

類型:入耳式

額定功率:5mW

頻率響應:20Hz~20kHz

阻抗:32Ω

插頭類型:Lightning

線材:漆皮銅線

線纜長度:1.24m

線控功能:有

參考價格:999元

1MORE E1004(也稱1MORE高清降噪圈鐵耳機Lightning數字版,文中為方便閱讀,統稱E1004)是它旗下少有的具備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產品。這款有線耳機採用的是Lightning接口,也就是說它是專為iPhone和iPad等蘋果移動設備的用戶所打造。而且其主動降噪能力來自於自主的Tiinlab A2芯片,這也讓我對其實際效果更多了些期待。

精緻工藝帶來出色質感

E1004最先吸引我注意的是它的包裝與附件,磁吸封口的包裝盒,內部輔以耳機設計的各種草圖,而附件中包括的眾多耳塞套和外耳套,在對應位置標註了其尺寸,這使得我打開它的包裝時不光體會到其充滿質感的一面,也很彰顯其用心程度。

回到耳機本身,E1004的設計與工藝延續了它從包裝盒就開始給我的感覺,鋁合金外殼和組件在精細噴砂、高光鑽切、拉絲以及精細紋路等多道工藝的加持之下,呈現出極具金屬美感與細膩觸感的效果。耳機後蓋的金色金屬網點修飾是一個亮點,很具辨識度。1MORE還在E1004的鋁合金外殼表面應用了航鈦工藝,後者擁有高硬度的特點,能為質地輕軟的鋁合金外殼帶來更堅固的保護,起到防滑防刮以及不易脫色的作用。

E1004的線控比一般耳機的線控體積更大,但卻只有一個多功能按鍵,它其實更像是一個五維鍵,因為用戶可以向四個方向撥動它,通過不同方向的撥動以及短按、長按按鍵,它能實現音樂播放/暫停、上下曲切換、音量加減、接聽電話等功能。雖然初上手時需要花費一定的學習時間,但熟練之後操作起來相比多個按鍵會更為順手。線控之所以體積較大,原因還在其將主動降噪相關電路內置在裡面。在線控一側可以看到主動降噪開關,一鍵即可開關該功能。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線控比一般產品的大一些,做工精細,只有一個多功能按鍵,降噪開關則位於線控一側。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附件包括了一個硬質皮套、線夾以及3副硅膠耳塞套和4副氣囊外耳套,算得上附件比較豐富了。

兼顧舒適與穩固的佩戴體驗

傾斜的導音管是目前入耳式耳機上常見的設計,E1004也採用了符合人體工學的斜45°設計。它的導音管採用橢圓形設計,金屬網罩耐用易清理,只是這個造型如果要使用非原配的耳塞套,可選的可能沒有圓形的多。除了常見的硅膠耳套,1MORE還為E1004配備了4副氣囊型外耳套。後者類似我們常在一些無線運動耳機上見到的設計,是為了更好地將耳機固定在耳道中。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斜45°的入耳式設計,金屬網罩耐用且方便清理。

就我的實際佩戴體驗,E1004入耳後的舒適度很高,默認的耳塞套已經能很好地貼合耳道,附加效果就是不錯的被動降噪表現。此時如果加上外耳套,穩固性更上一層樓。當然在日常使用中,我覺得不用加上外耳套,因為這樣畢竟會增加產品的體積和重量,如果是運動或在外出移動時使用,則建議加上它。

E1004採用的是全新升級的抗拉線材,主線採用了“雲錦紋”編織線,漆包銅線芯則以用於防彈衣原料的凱夫拉抗拉縴維包裹,具備了更強的韌性,抗拉性更好。線控與耳機的部分則採用的是柔軟TPE材質,因為這部分更容易接觸到皮膚,TPE則擁有更細膩的觸感。同時它還能減輕與衣服的摩擦力度。在實際佩戴時我也特別留意了一下,“聽診器效應”確實不算明顯。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Lightning接口搭配iPhone和iPad使用,自帶DAC數字解碼芯片,線材則使用的是抗拉編織線。

音質表現

E1004採用的Lightning插頭,自帶DAC解碼芯片,這使得音樂從iPhone或iPad上傳輸到DAC的過程中,信號無損失。我們知道主動降噪耳機可能存在因為降噪而導致聲音細節的損失,而1MORE採用的自主研發低失真動鐵單元,配合專利的"動鐵直驅"技術,使負責高頻的動鐵單元不經過降噪單元,因此不產生信號損失,可更完整、準確地解析和還原音樂。

我用它搭配iPad mini2進行試聽。先說說它的人聲,我覺得是其表現最出色的部分。它擁有出色的解析力與結像感,能很好地在面前塑造出一個鮮活的演唱者形象,人聲中的各種細節也能很好地被捕捉。同時它並不會將聲音變得冰冷,耐聽新不錯。高頻部分延續了它解析力好的特點,小提琴獨奏選段中樂器的細節豐富,聲音明亮,但細節也不會多到讓人嫌吵的地步,尺度拿捏到位。極高頻的延伸也足夠順滑,沒有毛刺感。低頻部分表現出很好的彈性,瞬態不錯,但量感一般,這使得它在較大編制的音樂中所帶來的氛圍感稍遜。

漫步者W860NB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漫步者W860NB產品參數

降噪技術:主動降噪

類型:頭戴式

無線技術:藍牙4.1、NFC

藍牙協議:A2DP、AVRCP、HFP、HSP

音頻解碼:aptX

頻率響應:20Hz~20kHz

阻抗:32Ω

靈敏度:97dB

工作時長:25小時

充電時間:4小時

參考價格:799元

作為國產音頻領域的老牌廠商,漫步者也在近年開始涉足主動降噪耳機市場。在接連推出W360NB、W845NB兩款500元以內的主動降噪耳機後,漫步者又在最近給消費者帶來了一款定位更高的主動降噪耳機新品—W860NB。據悉其採用了比前兩款產品更強的降噪技術,擁有更好的主動降噪能力。

簡約沉穩不缺質感

W860NB的外觀應用了純黑色調,耳殼沒有過多設計元素與造型,平板化的設計顯得簡約沉穩,除了適合日常應用,也很搭配商務出行。不過全黑配色與簡約設計並不會讓它顯得無趣,漫步者通過在耳殼的不同表面採用啞光磨砂和拋光處理等不同工藝的結合,讓W860NB的視覺效果並不缺少質感,上手後你會有更深刻的體驗,其有著不輸給國際品牌同類產品的質感。雖然W860NB主打的是藍牙技術,讓用戶可以搭配移動設備無線使用,不過它依舊保留了3.5mm接口,並配備了3.5mm耳機線。在耳機電量耗盡的情況下,用戶可以使用有線模式繼續聆聽。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用戶通過MicroUSB接口給W860NB充電,它還提供了3.5mm接口,可以讓用戶在沒電的情況下使用有線方式聆聽音樂。

W860NB上的按鍵很少,右耳殼一側只有一個主動降噪開關和電源開關,左耳殼一側則是充電口和3.5mm接口。那麼它靠什麼進行控制呢?答案就是觸控設計。其觸控操作區位於右耳殼,這也是在如今頭戴式無線耳機上越來越常見的設計。用戶通過在它上面進行手指滑動、輕拍等動作,能實現上/下一曲、音量加減、音樂播放暫停以及電話接聽等功能。雖然耳殼是啞光處理,但手指滑動時的順滑度還不錯,同時該區域觸控操作的準確性較好,我在熟悉操作方式進行的各種操作,基本上沒有出現不響應的情況。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電源開關和ANC主動降噪開關位於右耳單元側面。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附件中的皮質收納包方便用戶攜帶耳機外出,此外還有USB充電線、飛機插頭轉換器以及用於有線使用的3.5mm耳機線。

出街無負擔

W860NB採用的是橢圓形耳墊,整體感覺和我們熟悉的BOSE QC35有些類似。它的耳殼採用循環導氣結構,耳墊則是蛋白皮包裹惰性海綿,很厚實,柔軟度不錯。其實際佩戴時候能很好地包裹住耳朵,同時它的頭梁不會太緊,耳罩也給耳朵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同時不管是對於耳朵還是頭部,W860NB所帶來的壓力都不大,適合長時間佩戴。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W860NB的耳墊很厚實,採用了蛋白皮包裹惰性海綿,佩戴舒適度和包裹性都不錯。

W860NB的左右單元可以實現90°旋轉以及上下摺疊,所以出街時當不聽音樂時,將它掛在脖子上,耳機單元90°旋轉貼在鎖骨上,舒適度還可以。另外其附送的皮質收納包是適配的其90°旋轉時的造型,並沒有充分利用其摺疊後更小的體積,因此收納包的體積相對還是較大的。

音質表現

由於W860NB主打的還是無線功能,所以在試聽時我還是選擇的手機+藍牙的方式。頭戴式設計讓W860NB在低頻部分的表現比前兩款耳機都要更突出一些。具體表現在它的低頻部分擁有較多的量感,同時保持了緊實的輪廓,低頻不會隨著量的增大而變得悶、散。特別是在一些現場音樂中,低頻烘托出的臨場感會比較好。W860NB在中頻人聲部分的表現也是不錯的,歌者的位置居中,聲音的密度和細節有著較好的呈現,同時中低頻的銜接自然,在配樂較複雜的歌曲中,飽滿的低頻並不會對人聲的演繹產生影響。

高頻部分的表現算不上飄逸,但貴在紮實有質感,特別是在電子樂中,能很好地和中低頻配合帶來有勁道的聽感。W860NB的聲場規模中規中矩,在聆聽大編制音樂時會感覺不同樂器間的位置有些近,小編制音樂中則更顯遊刃有餘。

降噪體驗

在看過了三款產品從設計到功能,從佩戴感受到音質表現之後,我們再來集中看看它們在主動降噪方面的表現如何。

FIIL隨身星Pro

FIIL隨身星Pro採用的是AMS的降噪芯片,並配合FIIL ANC專業算法實現降噪效果,它主要消除的是大部分低頻噪音。一鍵開啟其降噪功能後,環境噪音瞬間消失。FIIL隨身星Pro主要消除的是低頻噪音,像辦公室中中央空調所發出的聲音、戶外環境下的各種噪音以及交通工具上的噪音都有著明顯的消除。

同時,像人聲、鍵盤敲擊的聲音並不會消除,這也是為了保證其與外部溝通的順利。在開啟降噪功能前後,FIIL隨身星Pro聽音樂時的音質變化不明顯,同時在不聽音樂時開啟降噪功能,並不會對耳朵帶來明顯的壓迫感,底噪在可接受範圍,適合在休息時使用。MAF開放模式是FIIL隨身星Pro的一個特色,它適合用戶在室外環境下,需要通過耳朵捕捉周圍環境狀況時開啟。這樣即便在室外活動,特別是過馬路時,也能通過環境音保持對周圍情況的判斷,保證安全。

1MORE E1004

E1004採用的是1MORE自主規劃的Tiinlab A2主動降噪芯片,並通過全時降噪技術實現降噪效果和音質的平衡,以寬頻EQ調整針對降噪的頻段進行補充。據悉Tiinlab A2除了可以搭配E1004上的Lightning接口,也可以匹配USB Type-C接口,說不定未來1MORE也會推出適合Android智能手機、平板的這類耳機產品。開啟降噪功能後也是能馬上感覺到周圍環境瞬間安靜下來。由於其對降噪頻段有擴展,因此在互相比較下,可以感覺到E1004對於一些更低頻率的低頻噪音有著更徹底的過濾,單獨試聽下感覺倒不會太過明顯。

另一方面,和前一款產品一樣,它在開啟降噪功能後對於音質的影響以及耳朵的壓迫都不大,因此不光能適應各種環境下聽音樂的需要,也適合不聽音樂時使用。值得留意的地方是E1004自身沒有內置電池,而是通過Lightning接口供電,因此開啟降噪功能後對於移動設備的電量消耗速度是有影響的。

漫步者W860NB

漫步者W860NB也是採用的AMS降噪新品,配合反饋式和前饋式複合降噪技術,同時應用的多層PCBA設計,能提升電路的抗干擾性,確保整個降噪系統能從多個角度,更加全面的抵消噪音。其實在我戴上W860NB並開啟降噪功能之前,就能感覺到頭戴式設計其實已讓它具備了不錯的被動降噪能力,此時已經能感覺到周圍環境噪音的降低。

而開啟降噪功能後,剩餘的噪音自然也就隨之消失了。其降噪能力適應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使用情境都是沒問題的。相比兩款入耳式產品,W860NB在開啟降噪功能之後耳朵對於這種變化所帶來的感覺會更敏感一些,有些類似QC35,但壓迫感沒有那麼強,底噪則控制得比較好。

還在買QC35?這三款價格不到它一半的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瞭解一下

小結

如果單從降噪能力來看,三款產品相比QC35這類市場標杆性的產品,會稍稍弱一點。這主要表現在消除環境噪音的徹底性上,跟消除頻段的範圍無關。但其實從實際應用角度來看,在不AB對比的情況下,用戶並不會感受到它們與價格更貴產品在降噪能力上的差異,那種開啟降噪功能後周圍瞬間安靜下來的感覺是一樣的,不論是在降噪耳機常常出現的飛機、火車環境下,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景中。

同時在不聽音樂,只開啟降噪功能時,它們對於用戶聽感感受的壓力普遍較輕,這種特質更適合用戶在休息時,只需要單純降噪來創造一個較為安靜的環境時的需要,長時間使用會更為舒適。

寫在最後

在試用過三款耳機後,我覺得在千元內它們單靠其設計、做工、功能乃至音質,其實都具備了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的能力。是否值得選擇?我覺得是毋庸置疑的。當然具體到三款產品的選購,我覺得其實它們的涇渭還是挺分明的。如果首先對於耳機的佩戴方式有偏好,那麼W860NB必然是千元內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的不二之選,如果偏好入耳式,那麼在FIIL隨身星Pro和1MORE E1004之間要如何挑選則需要考慮自身更多的需求。它們之間無線與有線的區別應該就能將主要消費群體劃分開來。

而E1004採用的Lightning接口專為蘋果用戶打造,相比傳統3.5mm接口的主動降噪耳機其便攜性更好,因為它靠移動設備供電,沒有體積較大的降噪盒,只是把降噪電路整合在線控中。FIIL隨身星Pro其實光在降噪功能上多出來的MAF開放模式就在同類產品中具備了一定特色,更不用說它還提供的計步、心率等運動手錶才有的功能,可玩性是三款中最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