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億媽媽都在收藏:懲罰孩子的3個絕招,巧妙又不傷感情!

數億媽媽都在收藏:懲罰孩子的3個絕招,巧妙又不傷感情!

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孫雲曉)

孩子越長越大也會變得越來越淘氣,怎麼說都不聽,但又打不得罵不得!

一來,打罵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不說,還容易讓孩子變得更難管教;二來,你膽敢打孩子?哼哼,先問問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同不同意!

但是,好像不給孩子立規矩又不行,如果小時候沒點規矩,到了青春期你就更掌控不住了。所以,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一定的懲罰手段還是必須的,家庭教育專家孫雲曉說過: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不過懲罰不是目的,讓孩子知錯改錯才是目的。那麼,什麼樣的懲罰才有用呢?

01、面對一個打架的孩子,首先要查清事實,才能不冤枉他,讓他心服口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數億媽媽都在收藏:懲罰孩子的3個絕招,巧妙又不傷感情!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長時,一天,在校園裡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磚頭砸另一個同學。陶行知及時制止同時令這個學生去自己的辦公室。

在外瞭解情況後他回到辦公室,發現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顆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很準時,比我先到了。”

接著又掏出第二顆糖:“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說明你很尊重我。”該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據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

這時那名男生已經已經泣不成聲了:“校長,我錯了。不管怎麼說,我用磚頭打人是不對的。”

陶校長這時掏出第四顆糖:“你已經認錯,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男孩拿著四塊糖果,帶著感動離開了校長辦公室。

孩子是一個“矛盾體”,他可能會成為一個有純正品質的人,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

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就象四份愛心,讓小男孩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愛,什麼才是真正的勇氣。

02、面對一個犯了錯誤的孩子,批評是必要的,但有時寬容效果更佳。

數億媽媽都在收藏:懲罰孩子的3個絕招,巧妙又不傷感情!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

有一次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然而父親並沒有對他進行打罵,而是把他關在了個書屋裡讓他反思。

書屋裡的萬斯同又氣又惱,開始一直表現的很拒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萬斯同開始找到了讀書的樂趣。並在無意之中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

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看著成長的兒子父親也很是欣慰,也原諒了他以前的種種頑皮事蹟。而萬斯同通過讀書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後來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家教也是如此,一味的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家長要善於運用寬容的力量,讓孩子從內心深處去明白自己的錯誤,才能獲得前進的力量。

而寬容的力量,往往會帶來一個圓滿的結果。

03、讓做錯事的孩子,自己承擔後果,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數億媽媽都在收藏:懲罰孩子的3個絕招,巧妙又不傷感情!

有個小男孩在馬路上和同伴們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路邊一戶人家的窗玻璃,戶主怒氣衝衝地問:“這是誰幹的?”男孩愧疚的承認錯誤,請求原諒。

可是戶主堅持要求男孩按價賠償20美元。男孩哪有那麼多錢!

自知闖了大禍的男孩哭了,只好回家向父親求助。父親沒有大發雷霆,也沒有跟著男孩去戶主家賠償,而是借給男孩20美元,並與男孩約定一年後還清。

此後,男孩一邊讀書一邊利用課餘時間辛勤打工掙錢。他在街頭擦過皮鞋、早起去送報紙,還到餐廳裡洗盤子……

一年後他終於掙到了20美元,自豪地交到父親手上。父親欣喜地對他說:“能為自己過失負責的人,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

果然,這個男孩長大後成了美國政壇上的風雲人物——曾連任美國兩屆總統的里根。

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多麼有效的方法。不用打罵的方法,只用讓孩子知錯改錯的行動,就足以讓孩子受到教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