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無人貨架半年2輪融1億:朱嘯虎也押注 他爲5萬企業供鮮食

新型無人貨架半年2輪融1億:朱嘯虎也押注 他為5萬企業供鮮食

考拉便利想要用團餐的方式,解決辦公室人群的午餐需求。

幾乎所有的無人貨架都在下行時,考拉便利卻在半年內先後完成了天使輪和A1輪兩輪累計1億元融資,其投資方有金沙江創投、晨山資本、DCM中國等。

不同之處在於考拉便利依託於考拉先生此前服務的40多萬實體商戶(涵蓋便利店、餐飲等)打造了一條去中心化的供應鏈,而並非自建供應鏈。貨架提供零食、午餐、下午茶三類產品,樓下的便利店為樓上的貨架提供運營服務,周邊的餐飲商家和飲品店為白領提供午餐和下午茶服務。

同時,考拉便利提供一套運營管理體系,樓宇的運營則交給合夥人負責,雙方按照收入分成。未來,考拉便利將會發展廣告業務,這將成為他們的核心收入來源。

目前,考拉便利已經鋪設了 8000 個貨架,包括鮮食服務在內,已經入駐 500 棟寫字樓、覆蓋近 5 萬家企業。創始人沈宇翔打算七月底將業務擴展到1000棟寫字樓。

麥當勞地產模式

“那個東西你別碰,死得快,零售行業不是這些公司融點錢就能做出來的。”當沈宇翔(考拉先生北京分公司總經理)說自己正在做無人貨架,且已經鋪設了100個點位的時候,電話那頭,考拉先生董事長的語氣有些激動。

去年9月,無人貨架激戰正酣。阿里系、美團系紛紛入局。但更多人覺得這是考驗人性的生意,商業模式根本不成立。

沈宇翔進一步解釋,他是用麥當勞的商業地產模式來做,先把地拿下來,然後把點位的運營包給便利店老闆。他將位於公司內的貨架、冷櫃租給樓宇附近的便利店,每天收取10元租金。對於便利店的老闆來說,與一月3萬多的房租相比,節約了不少成本。

對於考拉便利來講,便利店是現成的資源。這源於考拉先生此前的業務——為實體商家(便利店、餐館等)提供一整套免費的SaaS系統,截至目前考拉先生已經有40多萬實體商戶,這其中12%是便利店。

打法和市面上不同,並非自建供應鏈,而是另外一種模式。

考拉先生董事長並沒有直接拒絕。他給了沈宇翔更多機會,半小時後,電話再次響起,“他讓我去一趟廣州”。沈宇翔回憶。

二人都是《大創業家》的忠實粉絲,因此對於麥當勞商業地產的模式,他們都熟稔於心。沈宇翔覺得這種模式很好,“我只要用系統負責維護就好了”。

考拉先生董事長內心看好這樣的模式,但他清楚沒有資金很難做起來。“你只能做成一個生意,要是當成項目來做的話,必須通過資本助力。”沈宇翔對鉛筆道表示。

新型無人貨架半年2輪融1億:朱嘯虎也押注 他為5萬企業供鮮食

起初,團隊將考拉便利稱為:辦公室2平方米新零售。

在廣州逗留的五天,考拉便利確立了最初的規劃:一擴展點位,先做零食;二當點位足夠多時,引入鮮食。前期規劃好了商業模式,去年10月28日,考拉便利正式發佈。

引入午餐+下午茶

時間剛剛好。

彼時,無人貨架正經歷亂戰。考拉便利卻迎來了好時節。今年1月,考拉便利獲得金沙江創投的天使輪融資。這輪融資算得上是“意外收穫”。去年11月,他們帶著兩頁PPT想請朱嘯虎幫忙參考一下商業模式是否可行,卻沒有想到不到短短十分鐘,朱嘯虎就敲定了投資。一切辦妥之後,融資於今年1月到賬。

沈宇翔不認可無人貨架的商業模式,但無人貨架的亂戰卻切切實實培養出了辦公室需求。按照團隊預設好的路線,當用戶數量足夠多的情況下,他們將啟動第二條產品線:鮮食。在沈宇翔看來,如果只賣零食和飲料類的標品,利潤空間並不大。相較之下,午餐既是剛需,又有較高的毛利空間。

高毛利意味著高貨損,團隊決定啟用拼團預訂的模式來減少貨損。C端用戶通過考拉便利小程序下單,下單時間截止到每日10點半。點位附近的商家在收到訂單後,在閒時加工餐品。

在配送流程上,商家把餐品送到寫字樓一層即可。隨後,由運營人員(大多是合夥人)負責將餐品送到每一家訂餐的公司,一份餐品1元費用。“我們有物流集約化的優勢。”沈宇翔坦言。

上線午餐的同時,考拉便利還上線了下午茶。在沈宇翔眼中,下午茶在中國是一個未被完全開墾的市場,客單價高利潤高,“很有意思”。

非剛需的產品,白領需求如何?考拉便利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下午茶產品線上線之初,團隊尋找了園區外100米內的一家奶茶店合作。第一天,在優惠活動的加持下,園區內有400人點了奶茶,佔整個園區人員的三分之一。第二天,雖然活動不再繼續,但復購率有60%。

截至今年3月,考拉便利累計覆蓋100棟辦公樓。此後,他們開始大規模擴張,而人則是第一位因素。

城市合夥人計劃

中午十一點,考拉便利的一層大廳內人頭攢動,幾百個樓宇合夥人前來參加為時一小時的培訓。

這是考拉便利從今年6月1號開始啟動的計劃。“我們以前100棟樓全都是自己員工運營的,但最後還是希望考拉便利能夠做成開放性的社會化平臺。”沈宇翔對鉛筆道表示。

這是考拉便利面臨的核心問題——規模性擴張。啟動合夥人計劃之初,公司僅有五六十人,短短兩個月,公司人數翻了幾番,如今已有200人。

沈宇翔表示,步入6月,考拉便利每天從全國邀約1000多人,篩選下200人,參加5個城市為期四周的培訓。沈宇翔設置的規則是寬進嚴出,經歷四個周的考核,培訓成功率僅有30%。

他對這個數據並不滿意。考拉便利希望提高培訓的效率和成功率,為此,核心管理人員正在不斷推敲細節,將培訓細化成標準流程,已達到“大家可能不用理解,就可以直接運營”的程度,這也是眼下考拉便利面臨的最大挑戰,而制定這一系列規則的是一幫90後。

盈利模式上,除去和合夥人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外,考拉便利想要開展廣告業務。商家每週繳納一定費用,考拉便利負責廣告宣傳,如果產生了到店服務,考拉便利可獲得用戶消費金額10%的提成。

融資方面,繼天使輪融資後,考拉便利在2今年3月完成由晨山資本、DCM領投,壹號資本、中通快遞、啟賦資本、馮侖等跟投的A1輪注資,兩輪融資累計1億元。

經過市場的烈火烹油,無人貨架紛紛轉型。考拉便利的發展卻意外順利,目前考拉便利已經鋪設了 8000 個貨架,包括鮮食服務在內,已經入駐 500 棟寫字樓,覆蓋近 5 萬家企業。

今年7月底,沈宇翔想將點位擴展到1000棟樓。這需要合夥人的幫助,因此,眼下考拉便利正在不斷招人。“我們換了新的滲透方式,如果僅僅是貨架的話,速度太慢,不是剛需,現在就直接問用戶要不要吃午餐,很快70%就滲透了。”沈宇翔對鉛筆道表示。70%是一條合格線,是考拉便利認為一棟樓是否已經攻下的標準。

眼下,正是考拉便利的擴張期。沈宇翔和他的90後戰友們還將繼續奮戰。平日裡,他們互相調侃,幾乎沒有禁忌。但話題都會回到商業本身,比如談到擼貓,他們會把話題延伸到寵物市場。這或許是創業在他們身上烙下的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