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風水其實很簡單——其實就是控制空氣的流通

風水一詞最早出自晉朝郭璞所著《葬書》中 “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可見風水之術也即相地之術,核心即是人們對居住或者埋葬環境進行的選擇和宇宙變化規律的處理,以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居家風水其實很簡單——其實就是控制空氣的流通

風水往往給我們普通人的感覺是玄之又玄的事情,充滿了神秘感,那麼有沒有什麼理論可以讓我們普通人更容易的理解風水,能在居家生活中應用到風水知識呢?其實理論很簡單,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到底什麼是風水。簡單的說“風”就是指空氣、氣息、磁場,“水”也就是指流動。也就是說“風水”其實就是控制空氣的流動以達到磁場的合理運轉。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要想生存,就要呼吸空氣,因而空氣的流動循環則會無時無刻的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及我們的思維。舉個例子,一間沒有任何傢俱的空房和一間擺放有合適傢俱的房間,哪一個我們在裡面生活會更舒服呢?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待在有傢俱的房間裡才會感覺有安全感和舒適感,當然也肯定會有人說我喜歡常年待在沒有任何傢俱的房間裡, 如果是這樣,我建議你去看下心理醫生,開個玩笑。

居家風水其實很簡單——其實就是控制空氣的流通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就是因為風水的原因,空曠的房間裡空氣流通過於直接,且不會流轉到房間裡所有的角落,因此人在這樣的房間裡待著,無論在什麼位置,時間久了心裡都會感覺缺乏安全感進而產生心理或身體問題。而在擺放有適當傢俱的房間裡,因為傢俱的擺放,進而影響了空氣的流動,使其能夠到達更多的地方,因此我們居住在裡面也會感覺到更為舒適。再有另外一個相同的例子,一間只有門沒有窗戶的房間,和一間有門有窗戶的房間,那個更適應居住呢?答案很明顯,有窗戶的房間更適宜居住。因為沒有窗戶的房間空氣缺乏流通,進而就會滋生很多細菌,因此人們的身體健康上也就會經常出問題。

居家風水其實很簡單——其實就是控制空氣的流通

還有一個例子,我們都見過古時的那種老房子吧,入大門之後都會有一個石質的迎賓牆,也叫風水牆,甚至現在很多地方的農村家中也會有這樣的風水牆,這有什麼用呢?其實很簡單,也就是為了控制空氣的流通,有了這個風水牆之後就可以使從大門進來的空氣向左右分散進而流通到家裡的更多區域。因為在古人的觀念中,從外面溜進來的空氣也是財氣,這樣就可以使財氣流通到家中的每一個角落,當然如果從外面進來的空氣是煞氣的話,也不至於直接衝撞了主人(我們都知道很多古建築中會客廳都在正對著大門)。

氣場的流通,可以給我們的家庭帶來財氣、好運,同樣的,家庭空氣的流通也能帶走我們家中的煞氣與黴運,因此,居家生活中好的風水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空氣的流通要順暢且能到達大部分的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