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召開文藝精品創作生產視頻會議,王燕文要求「五抓五提升」

江苏召开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视频会议,王燕文要求“五抓五提升”

7月5日下午,江蘇省召開文藝精品創作生產視頻會議。會議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文藝思想為指引和遵循,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關於“文化建設高質量”部署要求,總結交流經驗,分析存在問題,深化責任擔當,進一步推動江蘇文藝精品創作邁上新臺階。

江苏召开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视频会议,王燕文要求“五抓五提升”

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出席會議並講話。王燕文全面總結了近年來江蘇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取得的成績,指出了江蘇文藝繁榮發展存在的不足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以習近平文藝思想為指引、不斷推動江蘇文藝邁上新臺階、文藝創作攀登新高峰的工作要求。

一是以習近平文藝思想引領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牢牢把握住文藝工作者的歷史使命,正確認識擔負的歷史責任;牢牢把握文藝工作的時代要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把社會效益、社會價值放在首位;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切實解決好為了誰、我是誰、依靠誰這個根本問題、原則問題,把功夫用在以文藝表現人民上,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二是以高質量發展標準抓好文藝精品創作生產。要按照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有關新時代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部署,把高質量作為標準和追求,把創作生產高質量作品作為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最顯著標志,下大力氣、花真功夫抓好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努力推動江蘇文藝創作“高原”出“高峰”。要切實做到“五抓五提升”,即:抓謀劃規劃、提升引導力,抓編劇劇本、提升原創力,抓名家英才、提升支撐力,抓品牌平臺、提升影響力,抓宣傳推介、提升傳播力。

江苏召开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视频会议,王燕文要求“五抓五提升”

三是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加強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組織領導要有新加強;文藝批評要有新氣象;獎勵激勵要有新力度;群眾基礎要有新開拓。

會議強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傳達貫徹這次會議精神,結合省委“文化建設高質量”部署要求,結合各自的實際,研究制定具體的貫徹落實措施。要以這次會議為新起點,不斷繁榮江蘇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推出一批精品力作、高峰之作,為江蘇文化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會議設省委宣傳部主會場和各設區市分會場。省文化廳、省廣電總檯、省演藝集團、蘇州市委宣傳部、鹽城市文廣新局、常州金壇華羅庚藝術團、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及編劇代表、網絡作家代表分別從不同角度作了交流發言。省及各設區市宣傳文化系統有關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省及各設區市宣傳文化系統有關單位職能處室負責同志,省演藝集團和各設區市相關院團代表,影視劇生產單位代表,新文藝群體代表,藝術家、評論家代表等參加了會議。

以下為部分代表交流內容:

江苏召开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视频会议,王燕文要求“五抓五提升”

“精品力作異彩紛呈,名家大師不斷湧現,是新時代江蘇藝術創作繁榮的重要標誌,也是新時代江蘇文化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應有之義。”省文化廳廳長楊志純表示,省文化廳接下來將圍繞推動藝術精品創作生產,打好“組合拳”,抓好創作引領、抓好源頭工程、抓好現實題材創作、抓好項目扶持、抓好環境營造。創新工作思路,完善政策舉措,紮實抓好藝術精品創作生產,用新擔當新作為助力江蘇文化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儘管近年來江蘇湧現出像羅周、徐新華等一批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劇作家,但名家大師數量還不夠多,尤其是有影響的中青年劇作家偏少。針對這種情況,省文化廳將深入實施藝術創作源頭工程,一方面加強劇作家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在全國有影響的戲劇編劇“蘇軍”,另一方面每年推出一批優秀劇本,並從中遴選一批重點劇本,推薦給相應劇團,通過組織深度加工打磨,使之更具思想性、藝術性,能夠成為舞臺藝術精品。

省文化廳將圍繞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事件,組織開展舞臺藝術和美術創作。用生動的筆觸、優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抒寫新時代的壯美畫卷,謳歌江蘇大地的發展變遷。

此外,江蘇省文化廳實施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每年遴選10部優秀劇目給予資金扶持,並從中遴選3-5部具有較好基礎和提升空間的優秀劇目實行重點投入。

江苏召开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视频会议,王燕文要求“五抓五提升”

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是部省共建的國家級園區,江蘇影視產業發展重點基地。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主任施娟表示,園區將搶抓影視科技元素,建立現代影視工業化發展體系,持續推進影視精品項目在江蘇的創作、生產,為江蘇從文化大省邁向文化強省不斷貢獻力量。

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區運營四年來,通過技術引領、服務創新,推進電影工業化發展,現已成為中國重要製片基地、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園區已累計集聚國內外知名影視公司500餘家,立項影視劇項目360餘部,承接影視劇拍攝、製作、出品超500部,產業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施娟介紹說,園區已建成包括水下特效棚、國際標準棚、1.2萬平米超大影棚等在內的15座專業攝影棚,為影視科技拍攝提供堅實的載體;此外園區承建的國家科技部重點創新項目“影視雲平臺”,為影視後期製作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撐。目前園區年招引劇組80餘個,承接影視項目拍攝製作近200部,生產出了一批弘揚主旋律、展現時代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品影視劇,如電影《西遊記系列》《捉妖記系列》《長城》《紅海行動》《邪不壓正》等,電視劇《父親的身份》《誓言》《脫身》《那年花開月正圓》等,一批影片獲得了五個一工程獎、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等獎項。

江苏召开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视频会议,王燕文要求“五抓五提升”

作為全省編劇的代表,羅周在會上進行了交流發言。她創作的十餘部作品獲國家藝術基金各年度各類項目資助。

羅周筆下的作品,《衣冠風流》《張謇》關注中華文化偉大的擔當品格,《丁香》《卿卿如晤》謳歌為理想堅貞不渝、勇於犧牲的精神,《史可法——不破之城》張揚精神之城、節氣之城、文化之城不破,都是在用戲曲體現中華文化精神方面做出的實踐與努力。羅周表示,在劇目創作的過程中,她深深認識到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重要性,認識到堅持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的重要性,認識到把創新精神貫穿於創作生產全過程的重要性。“中國戲曲有著悠久的歷史,存世文本與表演藝術為後來者提供了精彩的典範。只有堅守戲曲本體,充分認識與汲取其精粹養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完成文化世代的有效積累,我們才有可能完成對過往的超越,創作出無愧於新時代的精品力作。”

羅周認為,江蘇眾多具有代表性的劇種都有著豐厚底蘊與傳承創造、提升發展的廣大空間。以發源於江蘇的全國性劇種“崑曲”為例,目前全國共有8家專業崑曲院團,其中3家在江蘇。打造全國標誌性的崑曲藝術高地,是江蘇藝術工作者的職責所在。“在文化的高原上,我們應積極樹立文化的高峰。所期待的,又不僅僅是一座兩座高峰,更是連綿的峰巒。”

江苏召开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视频会议,王燕文要求“五抓五提升”

近年來,隨著網絡小說的影響力不斷的發展和加強,網絡小說已經從一個單純的“文學“概念,漸漸的轉化變成,往人們的業餘娛樂生活的各個領域進行擴張。如何創作文藝精品,江蘇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陳彬(筆名跳舞)認為有兩個關鍵詞:人民和責任。

陳彬說,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網絡小說的讀者的年齡群體,大約集中在15-35歲這個區間。我國目前的電影市場的總票房裡,根據文學IP改編的電影作品,大約佔據了目前中國電影總票房的25%。每年的電視劇的收視排行榜上,網絡小說改編的作品佔據了80%以上。

“當一個作家,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偶像的時候,那麼這個作家,就不再是單純的一個創作者了,他就必須肩負到正確引導年輕人價值觀的責任!”陳彬表示,現在很多網絡作家,在主動積極的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比如說,創作關於“大運河文化帶”主題的作品、創作主旋律題材的影視劇。

陳彬認為,不管是傳統文化,還是新興文化,我們中國的文藝創作者,都該擁有足夠的自信和驕傲。他透露,網絡小說已經以流行文化的方式,輸出了海外。北美和歐洲都出現了以轉載翻譯成英文的中國網絡小說為主的網站,並取得了驚人的流量和影響力。甚至引起了好萊塢各大巨頭公司的關注,積極的試圖購買中國網絡小說的影視版權。中國網絡小說改編的動漫作品甚至打入了動漫王國日本,並在日本本土取得了驚人的銷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