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翅膀的蜘蛛能「飛」數百公里,研究稱靠地球電場

據大西洋月刊報道,1832年10月31日,年輕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走到英國皇家海軍“貝格爾”號(HMS Beagle)的甲板上,並意識到這艘船已經被成千上萬的“入侵者”充當寄宿之地。幾乎到處都是微小的紅色蜘蛛,它們的體長只有1毫米。這艘船離海岸96公里遠,所以這些生物肯定是從阿根廷陸地漂過來的。達爾文在書中寫道:“所有的繩索都被蛛絲包裹著。”

沒翅膀的蜘蛛能“飛”數百公里,研究稱靠地球電場

圖:正準備飛航的蜘蛛

雖然蜘蛛沒有翅膀,但它們依然可以飛到空中。它們會爬到露天的地方,把腹部抬向天空,擠出絲線,然後隨風飄走。這種行為叫做“飛航”(ballooning)。這種本領不僅能幫助蜘蛛躲避捕食者和競爭對手的攻擊,還能帶它們前往資源豐富的新領地。但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飛航顯然是一種有效的旅行方式。在距地面4000米的高空和1600公里外的海面上,都發現過蜘蛛的蹤跡。

人們普遍認為,飛航的工作原理是蛛絲迎風飄揚,並將蜘蛛拖在風中。但這並不是完全合理的,特別是因為蜘蛛只在微風中飛航。蜘蛛不會從腹部吐出蛛絲,這種溫和的微風似乎也不太可能有足夠的力量把蛛絲拉出來,更不用說讓最大的蜘蛛物種飛到高處,或者產生讓蛛形綱動物起飛的高加速速度。達爾文自己也發現蜘蛛飛行的速度是“完全無法解釋的”,其原因同樣“無法解釋”。

但是埃裡卡·莫利(Erica Morley)和丹尼爾·羅伯特(Daniel Robert)找到了合理解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這對搭檔已經證明,蜘蛛能夠感知地球的電場,並利用它將自己發射到空中。每天,全球約發生4萬次雷暴,把地球的大氣層聚集成巨大的電路。大氣的上層有正電荷,而地球表面有負電荷。即使在晴朗無雲的天氣裡,空氣的電壓在地面上每升高1米就會增加100伏左右。在霧或風暴天氣下,這種梯度可能增加到每米幾萬伏。

飛航的蜘蛛在這個行星電場中活動。當它們的蛛絲離開身體時,通常會帶上負電荷。這就能在蜘蛛所處的表面產生類似的負電荷,產生足夠的力量將它們拋向空中。蜘蛛可以通過爬上樹枝、樹葉或草葉來增加這些力量。在地球上,植物和它們生長的地面有同樣的負電荷,但它們卻突出到帶正電荷的空氣中。這就在它們周圍的空氣和它們的葉子與枝幹之間產生了大量的電場,同時蜘蛛也從這些頂端飛航起來。

這個想法(即靜電排斥飛行)最早是在19世紀初提出的,也就是在達爾文航行的時候。物理學家彼得·戈漢姆(Peter Gorham)2013年重新提出了這個想法,並證明它在數學上是合理的。現在,莫利和羅伯特用蜘蛛進行了測試。首先,他們證明了蜘蛛能探測到電場。他們蜘蛛放在塑料盒子中間的垂直硬紙板上,然後在地板和天花板之間產生電場,強度與蜘蛛在戶外所經歷的類似。這些區域促使蜘蛛腳上的細小感知毛trichobothria豎起。莫利說:“就像你摩擦一個氣球,然後把它舉到你的頭髮上。”

作為回應,這些蜘蛛會做出被稱為“踮起腳尖”的動作,它們用腿的末端站立,腹部懸在空中。莫利說:“這種行為只有在飛航之前才會出現。”許多蜘蛛實際上成功地起飛了,儘管它們被關在封閉的盒子裡,裡面沒有氣流。當莫利關掉盒子裡的電場時,處於飛航狀態的蜘蛛掉了下來。

田納西大學的安吉拉(Angela Chuang)說,尤其重要的是要知道,蜘蛛能夠察覺身體周圍環境的靜電變化。她說:“這是許多有趣研究問題的基礎。各種電場強度如何影響起飛、飛行和著陸的物理特性?蜘蛛是利用大氣條件的信息來決定什麼時候破網,還是創造新網?”氣流在飛航過程中仍可能發揮一定的作用。畢竟,同樣的毛髮可以讓蜘蛛感知電場,也可以幫助它們測量風速或方向。來自柏林科技大學的趙文勝(音譯)最近表示,蜘蛛通過把前腿伸到風裡來準備飛行,這大概是為了測試風的強度。

然而,莫利和羅伯特的研究表明,靜電力量本身就足以將蜘蛛推向空中。戈漢姆稱:“這真的是最頂級的科學。作為一名物理學家,我很清楚電場發揮了核心作用,但我只能推測生物學如何支持這一點。莫利和羅伯特已經為這個問題提供了近乎可確定的答案,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我認為達爾文讀到他們的發現時,肯定也和我同樣感到激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