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高等教育的雜談

之前簡要談了下德國的基礎教育,那麼德國的高等教育又是怎樣的狀況呢?

德國的教育最著名的是其中學階段的職業教育,而高等教育最有名的無非就是其難以畢業的學習期限和嚴格要求。

德國高等教育的雜談

一、德國大學的歷史

德國的大學許多擁有者古老的歷史,在14世紀就建立的海德堡大學、科隆大學、萊比錫大學等今天仍然存在的學校。中世紀之後的大學一般被稱作中世紀大學,發源於意大利和法國,中世紀大學是現代大學的雛形。中世紀大學分為先生的大學和學生的大學,先生的大學主要是教師負責管理學校事務,學生的大學主要是學生管理學校事務。傳統的大學有四個學科,分別是文法神醫,神學系地位最高,文學系是進入法學、神學、醫學的預備階段。文藝復興和近代科學的興起使得中世紀大學逐漸邁入近代大學階段,這個過程持續了三百年左右,從16世紀到19世紀。

德國高等教育轉向近代最開始是哈勒大學的建立,被認為是“普魯士振興的基石”,既是德國也是歐洲第一所現代大學,為什麼會把哈勒大學稱為現代大學?主要在於在授課中採用本國語言授課,之前的大學都是拉丁語授課;重視科學知識的運用;哲學系的產生並獲得同神學一樣的學術地位;採用現代知識、科學、哲學進行教學。哈勒大學奉行思想自由和教學自由的原則,影響深遠。從哈勒大學之後,其他大學紛紛向其學習,其中德國最傑出的代表是另外一所大學——哥廷根大學。哥廷根大學的輝煌可以說是德國高等教育的輝煌,這所大學湧現了許多傑出的人物,其中有高斯開創的數學領域的哥廷根學派,此後陸續有黎曼、狄利克雷、雅可比、希爾伯特和克萊因等等延續著學派的輝煌;其他領域的如胡塞爾任教於此,叔本華、韋伯和哈貝馬斯都是畢業於此。哥廷根的的傑出在於向現代大學走的更遠,有鼓勵科學研究、學術無異端、德語哲學講座、改革教學方法,自然與人文並重等等,可以說18世紀是哈勒大學和哥廷根的時代,他們引領了高等教育的發展。

德國高等教育的雜談

在19世紀,德國最著名的大學應該算是柏林大學了,柏林大學是在洪堡主持下進行的改革,因此又被稱作洪堡改革,洪堡改革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教學與科研並重,大學的職能不僅僅在於教學,還在於進行科學研究,洪堡對柏林大學的改革拉開了研究型大學建設的序幕,柏林大學也成為了研究型大學的開端,正如這句話“柏林大學的創辦像一個燃燒點發出的光芒,一切光線全都從這裡出發”。當然,洪堡的改革還有諸多方面,比如學術自由、大學獨立等等,為了紀念洪堡,今天德國的大學中還有一種稱號叫做“洪堡學者”,也別認為這個學術稱號,也不像我們國內的長江學者,它就是個簡單的名字,主要是洪堡基金會提供給其他國家的年輕學者到德國學習的基金,相當於一種獎學金,獲得這個獎學金的人就可以被稱為“洪堡學者”。

德國的大學不僅僅是像柏林大學一樣的研究型大學,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新的工業大學隨著時代而出現,所以現在德國有研究型大學、工科大學和專門學院類型的大學。對於德國高等教育在20世紀的歷史,因為有著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帶有極大的變化性和複雜的性。

二戰後,德國高等教育逐漸恢復,也新成立了一些大學,管理體制也恢復了州一級的管理體制,並經歷的一個漫長的發展期,到東西德的統一,才開始了今天的教育模式。德國的高等教育一般分成學術性大學和非學術性大學,在德國的《高等教育總綱》中認為大學主要是進行專業教育,力求培養專業人才。對於德國的大學,在今天來看,其實並不如美國和英國大學有名,原因在於什麼?一方面是教學力量的下降,也就是科研的衰落,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因為畢業太難。還有一個方面就是科研機構的崛起,大學人才的大量流失。所以我們不得不說一下德國高等教育中研究機構

二、實力強大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

最為著名的應該算是馬普研究所,馬普所是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MPI)的簡稱,是德國聯邦和州政府支持的一個非營利性研究機構,其研究領域的成績享譽世界,當然,還有幾個類似的不同研究領域的研究所,但影響力不如它。馬普所由近80個科研院所組成,涵蓋了各方面的研究,包括自然科學,生命科學,社會科學,藝術和人文學科基礎研究。馬普所前身是德國的威廉皇帝研究院,因為馬克斯-普朗克對德國科研的貢獻,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研究所。如果國內的看法來看就是德國的馬普所就是德國的中科院和中科院的結合,擁有下面的分支機構,組成了實力強大的研究機構。馬普的發展還在於擁有充足的經費和自由研究,這樣就能夠能夠去德國高校“挖人”,很多德國大學苦不堪言,辛苦培養的學術苗子可能就被馬普所挖過去了。所以不要以為,我們國內由於雙一流之類的建設,各校對優秀人才瘋狂出價,德國也是如此。馬普的發展這樣就會對德國的大學不利,但是德國的大學也有諸多的限制,無法向這種獨立的研究機構一樣發展,雖然馬普所很多時候進行的更多的是前沿的基礎研究,對應用研究進行較少。

四、寬入嚴出,德國大學的畢業困難

德國大學入學比較容易,但是畢業非常困難。德國大學中公立大學是免費教育,通過中學會考就可以申請讀大學,讀大學也是年輕人的一種權利。德國大學學風嚴謹,也保持著良好的學術誠信,這和德國人的社會性格是有關的,條件都是硬指標,沒有什麼人情之類的就忽略這些條件,在他們看來,關係是私下的,公事是公事。在德國認看來,非常忌諱用精英一次來評價一所大學,但是21世紀德國大學實力的衰落,也不得不進行精英大學計劃。雖然今天德國也沒有非常著名的世界性大學,德國人看大學的實力主要是藏書量、教學型還是研究型大學、教授和學生數量比、學校對學生的方面以及生活是否便利等一些方面,但德國在21世紀也提出了自己的“精英大學”,希望建設10所精英大學,名單是不斷變化的,試圖在高等教育競爭的世界性浪潮中佔有更大的地位,但目前的結果卻是不如人意,比如這個計劃提供的經費總量還是比較客觀,但分攤到不同的學校就太少了,怎麼個少法,就是一個學校獲得的總經費還不如馬普所一年的研究費用,所以實力也難以提升。

德國大學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於自由的精神,德國大學沒有年級和班級的概念,當然也不可能有班主任,幾乎所有的東西都由學生去打理,完全自己負責,所以必須自己負責自己選什麼課、選哪些課和考試時間等等,並且德國大學不注重對學生的就業教育,不會有什麼教授給學生出主意畢業之後去做什麼的情況,一切都是靠自己的選擇,教授對學生唯一的責任就是教學。況且,在經歷過德國中等教育分流的情況下,願意就讀高等教育的人就代表著你放棄了職業教育,有著自己的人生規劃和理想,老師不會進行干預。

德國現在的學位分為學士和碩士,在1999年的“博洛尼亞改革”中,這個改革主張建成歐洲統一的大學教育區,使46個國家之間擁有統一的學制和互相承認的學位,德國高等教育從傳統的Diplom/Magister(相當於工科 / 文科碩士)本碩一體的學位制,逐漸向與英美學制接軌的Bachelor(學士)與Master(碩士)雙級學位制過渡。德國大學上一門課只要有5個人上課就可以開設,國內很多情況也是這樣,最低開設人數為5人,課程之中主要是老師給出閱讀書目,上課就是討論,很多時候,課程最後就是提高教授提出討論的問題的相關論文,按論文水平給出成績,德國是5分制,1分為優秀,5分為不及格。當年季羨林先生在德國讀博士的論文是關於吐蕃語的語法方面的論文獲得的成績就是1分,也就是優秀。德國學生要向畢業要通過課程考試,這裡的考試不是我們所說的專業課背誦之類的考試,課程有提交論文的,也有開放性的論述的,這樣更容易考察出一個人的真是水平。並且要想畢業,還必須要有實習經歷,這個實習是學生自己去尋找的,大學不會給學生聯繫實習,需要學生自己解決。當然,僅僅是嚴格的高質量的考試和實習並不能成為德國高等教育難以畢業的原因,德國大學難以畢業主要在於高淘汰率。就是德國的大學為了保證畢業生的質量,都會有一定的淘汰率,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拿到規定的學生、單科考試幾次不通過還有提交的論文不合格,都可能會成為被淘汰的理由。

我們在來看一看德國的博士怎麼畢業。

德國高等教育的雜談

根據DAAD(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提供的畢業率來看,畢業率不到50%。畢業要求方面,主要是教授說了算,教授說你可畢業了,申請博士論文答辯吧,就可以準備論文答辯了,很多學校也有要求,就是3篇SCI論文,文科類的還有要求寫一本書的,當然這種應該是文章不夠,這裡最終重要的是要怎麼通過答辯,要知道德國的博士論文要求有一手的資料,獨創性的研究,這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對於語言還存在障礙的來說,更加不容易。所以,德國規定博士3-5年,5年畢業算很厲害的,7年8年很正常,雖然時間長,但含金量確實高。反過來看國內的許多出國讀博士的,很少有選擇去德國的,甚至我們每次看大學教授的簡介都很難見到有在德國經歷過博士教育的,大多都是美國、英國、澳洲等。在德國讀博士,據不完全統計,有20%的學生會因為太難而主動放棄,還有其他畢不了業的加起來看,只有入學的一半的學生能夠順利拿到畢業證書也就不足為奇了。德國的博士論文是在漫長而艱難的修改中完成,沒有十次八次的修改都不叫修改的次數多,在完成博士論文後提交給導師,導師會用幾個月時間審讀,覺得沒有問題會給另外的教授審閱,打分,一般不容易拿到1分,也就是有,良這個時候可能就是最好的成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