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高中畢業會考改革的風波

2018年2月14日,法國教育部長布朗蓋公佈了高中畢業會考(BAC即“高考”)改革計劃,這項計劃將於2021年起實施。法國的高中畢業學生將獲得業士學位,所以這次改革又被稱為業士學位改革。


這次改革在法國引起了重大的反響,有贊成者,也有反對者,我們看看究竟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改革吧。

在改革計劃中,新的高中畢業會考總成績將由四項筆試,分別為法語、哲學和兩門專業課,此外再加上一門口試構成,此外,現行的普通類(General)高中畢業會考的文科、科學科和經濟社會科(L、S、ES)的分科將被取消。高中畢業會考的最終分數計算方式將改為如下:口試與四門筆試佔60%,其他40%由兩個部分組成,公共基礎課平時考試(contr.le continu)成績佔30%,高二和高三成績單(bulletin scolaire)分數佔10%。此次高中畢業會考改革涉及普通類(General)和科技類(Technologique)考試,約涉及70%的考生。

目前高中畢業會考有十幾項考試,從2021年開始只有四項筆試和一項大型口試(grand oral),佔會考總成績的60%。

法國高中畢業會考改革的風波

還有40%為平時成績,其中30%的成績來自三次模擬會考(bac blanc)形式的抽查測驗(épreuveponctuelle),其中包括學生自己所學的全部科目,時間在高二年級的1月和4月,以及高三畢業班的12月。試卷將隱藏姓名進行判卷,並且不會由本班的老師判卷;10%的成績來自高二和高三的平時成績單(bulletins scolaires)以促進學生平時有規律的學習。

規定的高考時間為:高二學期期末進行法語考試,法語考試以筆試和口試的方式進行;在高三年級的春假後,根據學生所選的專業科目進行兩項考試;在高三畢業期的6月底進行哲學考試和口試。

之所以選擇哲學作為最終考試項目之一,法國教育部認為這與法國對青少年一直強調的批判精神息息相關。在法國,其實是一個比較注重批判的國家,在20世紀中,法國名家輩出,代表人物有著名的思想家福柯、哈貝馬斯和布爾迪厄,當然在批判領域享有盛譽的還有著名的法蘭克福學派,法國思想的繁榮不得不說也是一種哲學的發展。

這次改革除了改革考試內容,還結束分科的歷史。此次改革,教育部特別取消了普通類高中畢業會考文科、科學科和經濟社會科(L、S、ES)的分科,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必須接受公共基礎課程學習。布朗蓋解釋說:“我們想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避免過早分科時人為地設立分類層次與等級。”改革後,學生在高中接受的公共基礎課包括法語、哲學、歷史-地理、道德教育與公民教育、第一外語、第二外語、體育、以及命名為“科學與數碼人類學”的新課程。考試將分佈在高二和高三兩個學年,通常是在高二學年1月和4月以及高三學年12月舉行。此外,學生在高三時,還需另外增加高二選修但高三沒有繼續攻讀的那門專業課考試。為了保證不同學校考試和評分的公平性,教育部門會建立“考試題庫”,所有考題將從題庫中選取。另外,學生考卷必須匿名批改,且批卷教師不能是該學生的授課教師。每學年結束,學生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績。

那麼,考試沒有通過的學生如何進行補考呢?

計劃中如果滿分20分的BAC學生最終只獲得8分,他可以參加補考。教育部長布朗蓋提議學生可進行兩項選擇:一是在兩門專業課、哲學或法語課程中選擇一門進行重考;一是申請“審核學業手冊(livret scolaire)”,考官將重新審核考生在高二和高三的成績,如果學業手冊上的記錄足夠令人滿意,考官可以對最終BAC成績進行調整。在這個計劃中,還不斷強調四個原則:1、BAC成績為20分制,學生獲得10分以上即可獲得BAC文憑。2、不存在大學錄取淘汰分或最低分。3、現有成績等級(Mention)和分數補償體系不變。4、法語考試的口試補考制度不變,這可作為學生第二次機會。

雖然有原則的強調,但法國的部分學校和學生並不認可。從3月份開始,法國不斷髮生學生遊行事件,意圖在於阻止這個新法案的實施。

從報道來看,在3月22日,法國南部的蒙彼利埃大學發生了一樁暴力事件加劇了緊張的局勢,學生和學校之間的對立也發生在更多的地區,這些人認為新的大學入學制度正在設置門檻,賦予大學對於學生的選擇權,這對於學生入學會帶來不公平,大學對於學生的這種相當程度的“篩選權”就是學生反對的主要原因。

法國高中畢業會考改革的風波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法國的大學入學不設置門檻,現行的制度下的結果是學生擁有平等的大學入學機會,但是教育質量,或者說大學生培養水平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人才培養的不達標使得馬克龍政府希望通過考試改革來培養人才,為成功的高等教育做準備,並且消解短期內難以令人滿意的大量考試。

法國的中學畢業會考已經有200多年,最開始是由拿皮侖一世創立,在發展過程中也不短進行了改革,比如1974年、1985年都進行了改革,最近的一次則是2010年的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改革。到了2018年,法國政府希望進行這次新的改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府決議推行,但面對不小的社會阻力,接下來就是二者博弈的過程。如果學生運動更加猛烈和頻繁,可能會導致改革計劃的破產。學生運動依舊不瘟不火,小打小鬧,改革還是能夠成功的推行下去。

從這次法國的改革情況來看,任何國家的教育改革都必須處理不同的利益群體,也都會有反對的力量,改革能否成功,就要看雙方之間力量的博弈,我還是期待法國教育改革的推行,多一種教育改革的嘗試,對世界教育發展還是具有借鑑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