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康星理念——大學職能的第三次突破

在高等教育中有一個著名的威斯康星理念,是形成於1904年威斯康星州立大學校長範海斯擔任校長時期提出的改革計劃的指導理念,主要是指地方的學校要為地方區域培養人才,服務於本區域的發展,所以是指學校的地方服務功能。

威斯康星理念——大學職能的第三次突破

在大學理念的發展歷史上,有兩種著名的思想,一種是英國大主教紐曼的通才教育思想,培養年青年各方面的知識,成為一個具有責任感的公民,這種思想在後來的通識教育中體現得比較明顯。另外一種是洪堡的思想,洪堡思想貫穿在1810年柏林大學的創辦中,這種思想認為大學應當是進行研究的場所,從教育理念上來講就是大學要進行研究和培養學生對某個研究領域的研究能力,側重於專業的研究。兩種理念互相併存,受到不同學校的重視,比如美國最早的研究型大學是霍普金斯大學,就是按照德國大學模式創辦的。從美國來講,最早的大學是1636的哈佛學院,創辦後的幾百年都是一種宗教形式的大學,受到教會控制,學校幾乎與世隔絕。學校人才的培養是有學校自己的方向,和社會的需要並不能夠完全接軌。美國在獨立戰爭後為了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就必須要設立更多的學校來培養人才,於是在1862年出臺了著名的《莫雷爾法案》,這個法案規定,按各州在國會中人數的多少分配給各州不同數量的國有土地,各州應當將這類土地的出售或投資所得收入,在5年內至少建立一所“講授與農業和機械工業有關的知識”的學院,後來這類學院被稱為“農工學院”或“贈地學院”。這個法案也被稱為“贈地法案”。有一些州創辦了新的大學,比如今天著名的康奈爾大學就是這樣創辦的,所以直到今天,康奈爾的農學也是世界一流水平。還有一些州就扶持原有的學校或者在以有學校開設農工課程。贈地法案的主要意義在於使得這些大學的功能擴展到服務社會。原來的傳統大學無法按照社會要求培養人才,政府就通過設立這種農工學院來培養急需的人才,促使大學教育需要為社會培養適用的人才,打破原來的大學只是培養通才和進行學術研究的兩種職能,使得現代大學找到了發展的另一個方向—產學研。

威斯康星理念——大學職能的第三次突破

威斯康星大學創辦於1848年,比莫雷爾法案更早,是一所公立大學,在1848年威斯康星州成為美國的第三十個州的時候,州議會就提出建立一所州立大學來增進人民福祉。公立的州立大學和仿照英國建立的私立大學不同,州立大學帶有濃厚的北美殖民地的特徵,開設更多的是學術性和應用性相結合的課程,還具有服務社會的理念。威斯康星首任校長拉託普就認為威斯康星大學應該是“這個年代智力財富的存放處和發送員——是對過去的繼承和對現在的探尋——財富通過溝通和交流的特殊過程得以增加——財富必須通過大學分配而得以集中”,溝通和分配的過程會導致“人類智力的土地變得營養豐富,並且使它的生產力維繫千年之久” 。1874-1887年的校長約翰·巴斯科姆也繼承了這一理念。他認為理論、教育和道德責任之間的交互連接對於一所大學使命的形成至關重要,威斯康星理念也在他的任內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他在1880年的演講中提到:“教學過程的結束以及受教育者擁有知識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這些知識要隨著大學的影響而釋放給所有的公民,併成為威斯康星州最重要的資源”。1887-1892年的校長錢伯林則進一步綜合,在“州立大學的未來時代”演講中強調“這將會成為完美大學的一個與眾不同的特徵,即它將直接作用於每一個人的全部。對於獨立機構來講,選擇它自己的領域和工作是一個優先目標,作為公立機構的威斯康星大學沒有其他選擇——因為它受到人們的支持,因而必須為所有人貢獻自己的一切”。

威斯康星理念——大學職能的第三次突破

在威斯康星大學發展的過程中,最初並沒有形成一種系統的理念,學校的原則就是參與州的發展和進步,通過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進行,多任校長都在進行這樣的工作。直到1904年,這種為州服務的思想才被提出來,在當時校長範海斯的一次演講中他表達出了這種理念,這也是被認為是威斯康星理念的最早提出,也就被流傳為“大學的邊界就是州的邊界”。直到1912年出版了《威斯康星理念》一書,才標誌著威斯康星理念正式成為威斯康星大學的特徵描述。在威斯康星理念形成的過程中其實是一種社會環境和人為的造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價值,也帶有一定的不可複製性的因素。後來,威斯康星理念逐漸得到擴展,特別是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如果一所大學僅僅著眼於本州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威斯康星理念也不斷進行變革。所以威斯康星理念通過發展已經成為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的一種理念,大學職能的擴展實際上也是一場學術中心的轉移,最早的大學職能是培養人才,以中世紀大學為代表,代表國家是法國和英國;然後德國大學出現了大學的第二個職能——學術研究,使得德國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成為世界的科技中心,德國的大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大學;而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出現在美國意味著大學功能在美國大學得到了拓展,也使得美國把握住了機會,成為了20世紀後的世界大學中心,影響持續至今。

如果嚴格的按照理念來說,大學的理念不止之前提及的三種,除了紐曼、洪堡和威斯康星理念,還有比如雅斯貝爾斯的大學理念、弗萊克納斯的大學理念以及科爾的大學理念,但我認為前面三種具有更重要影響力的原因就是帶來了大學職能的拓展,具有更加普遍性的意義。

威斯康星理念——大學職能的第三次突破

威斯康星大學產生了著名的威斯康星理念,今天來看,美國的州立大學中威斯康星大學實力仍然強勁,當然美國實力最強大的州立大學集團還是加州大學,包括了10所學校,加州大學系統包括了伯克利分校、洛杉磯分校、戴維斯分校、聖芭芭拉分校等。威斯康星州立大學系統中中今天最有影響力的是位於麥迪遜的威斯康星大學,一般稱作威斯康星麥迪遜分校,是整個威斯康星大學的旗艦校。在中部地區,麥迪遜的威斯康星大學和安娜堡的密歇根大學應該算是最強的兩所公立學校,可以匹敵美國東部的私立名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