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吃」的不是「喝」的,你還在給寶寶喝果汁?

果汁甜甜的、酸酸的,自己鮮榨營養健康看得見,放在學飲杯、吸管杯裡面,不髒衣服、不髒手,順便也解決了部分寶寶不愛吃水果的難題,確實俘獲了不少寶寶的胃、媽媽的心。

但媽媽們不知道的是這樣會無形中增加了糖分的攝入,成為寶寶“體重超標”的隱患,還會讓寶寶依賴上“甜甜的口味”,干擾寶寶正常營養元素的攝取,還可能影響到寶寶牙齒的健康。

不要給6個月以下的嬰兒飲用果汁,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果汁沒有任何營養益處。6個月以後的孩子,可以每天喝限量的果汁。但是對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果汁的營養益處仍然比不上真正的水果,因為水果還可以提供纖維和其他營養成分。不要在睡前給孩子喝果汁,也不要將果汁作為脫水和腹瀉的補充劑。對1-6歲的孩子而言,每日的果汁飲用量也要限制在120-180毫升。

(以上內容摘自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水果是“吃”的不是“喝”的,你還在給寶寶喝果汁?

《紐約時報》總結說,新鮮水果比果汁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更少的熱量和糖分,因而更不容易導致兒童肥胖和齲齒。

這份指南還提出以下建議:

1.不要給孩子用瓶子或者便攜式吸管杯裝果汁喝,這樣會讓他們一整天都在喝果汁。

2.睡覺前也不要喝果汁。

3.家長應該讓孩子養成吃新鮮水果的習慣。

4.不管哪個年齡層的孩子,強烈建議別喝未經高溫消毒的果汁產品。

5.身體脫水或腹瀉時,也不適合飲用果汁。

6.服用一些特定藥物的兒童不能喝西柚汁,可能會影響藥物的藥性。

7.不要誤以為不喝果汁會有損孩子的膳食營養。液體的攝入,對嬰幼兒來說,母乳或配方食品就足夠了。對大齡兒童來說,低脂/脫脂牛奶和水也就足夠了。

水果是“吃”的不是“喝”的,你還在給寶寶喝果汁?

為什麼不要給寶寶喝果汁呢?

1、會影響母乳及配方奶的正常攝入

過早添加果汁,會影響嬰兒對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的接受度及攝入量,導致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鐵、鈣和鋅)的攝入量減少,部分嬰幼兒及兒童的營養不良(包括肥胖和消瘦)和身材矮小,正是與過量攝入果汁有關——畢竟寶寶的胃容量就那麼點兒,吃了這樣就容不下那樣。

2、果汁中營養素流失

許多人以為喝果汁等於吃水果,習慣以果汁取代新鮮水果,不過,營養是表示,喝果汁不但無法完全攝取天然水果的營養素與膳食纖維,若每天都以果汁取代水果,不但容易使血糖升高,還可能會因為攝取過多熱量,造成體重暴增。

新鮮的水果打成果汁,維生素C、膳食纖維還會跑光光。

水果是“吃”的不是“喝”的,你還在給寶寶喝果汁?

此外,榨好的果汁若沒有馬上喝掉,與空氣接觸的時間越長,越容易被氧化,營養素流失的越多。

3、喝果汁容易蛀牙

即使對年紀稍大一點的孩子,我們也是建議少喝果汁,多吃新鮮水果。

有些孩子對果汁情有獨鍾,水果一定要榨成汁才能喝,不然一點水果都不吃。這個習慣不好,一定要改。

孩子自己能嚼東西儘量多給他自己嚼,不要吃流食,這是我們的原則。

多吃新鮮水果不僅能攝入膳食纖維,更重要的是還能鍛鍊咀嚼能力。

不久前,媒體曾經報道過這樣一則新聞——

一位武漢的男孩從半歲開始,每天喝杯鮮榨果汁(從不喝碳酸飲料)。孩子長到11歲,在醫院查出“蛀牙前期”。醫生認為,與他每天喝鮮榨果汁有關。

果汁壓榨後會釋放出更多的糖分和果酸,軟化牙釉質,時間長了這層保護層就會脫落,當口腔裡的細菌遇上高糖,也會發酵產酸,加速牙釉質脫礦溶解。

水果是“吃”的不是“喝”的,你還在給寶寶喝果汁?

果汁的定義,值得是100%滅菌的純果汁。注意,不是家庭鮮榨的,更不是那些勾兌的果汁以及用香精、色素、甜味劑等調兌出來的郭偉飲料,對於不滿一歲的嬰兒,果汁沒有任何營養優勢,即使寶寶滿了1週歲,果汁也只能作為均衡營養膳食中的“小幫手”,而非主角,也是要限量的。

新鮮的水果的營養價值,毫無疑問高於任何形式的果汁。不要認為添加了某些營養素的果汁就是“特有營養”,它們完全沒有辦法跟新鮮水果媲美。

小貼士:

只要吃當季新鮮的水果,並注意吃水果的量、時間、注意事項,寶寶便能從水果中攝取到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媽媽無需花大點錢買進口水果,進口水果不一定比國內水果更有營養。水果要清洗乾淨,在清水中浸泡30分鐘或用淡鹽水浸泡20分鐘,再用流動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