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米:我不是完美父母,你也不必是完美小孩

童書每週推薦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幾米:我不是完美父母,你也不必是完美小孩

還沒翻開正文,就被這本書封底的一個對話吸引了:

——說謊的人,會被月亮割舌頭哦!

——真的假的啊?

這讓我想到林宥嘉的那首《說謊》,mv在音樂響起前只有一行字幕:說謊的人,要吞一千根針。

據說這種說法源自日本童謠,但背後的故事我並不是很想知道(顫抖)。幾米把懲罰說謊人的工具換成了月亮,乍一看很可愛很俏皮,細思幾秒還是不寒而慄——我想起自己之前曾經把彎彎的月亮比作大鐮刀。

幾米:我不是完美父母,你也不必是完美小孩

《真的假的啊?》,圖文作者 / 幾米,

大塊文化,2013

說實話,我沒看太懂這本書。如果碎碎念可以分級,這本書可能比家裡最嘮叨的外婆還要瑣碎。如果世界上只剩最後兩本書:意識流鉅著《尤利西斯》和《真的假的啊?》,我可能會在猶豫五秒後含淚翻開前者。

為了離“看懂”更近一些,我硬是翻了好幾遍,且不自覺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文本上。書裡反覆出現這個句式:______是真的,______是假的。

幾米:我不是完美父母,你也不必是完美小孩

如果把我的壞記憶比作伏地魔,那麼,這些句子就是它的魂器。

比如:

許願是真的,實現是假的。

“長一歲,瘦十斤!”我鬆開了許願時交叉的手指,拿起刀叉,怒吃三大塊生日蛋糕。

臉書是真的,讀書是假的。

在社交軟件上曬過一百次書,其中的九十次,緊接著都會去忙著收割點贊和留言。剩下十次繼續看書的,大概是因為手機沒電了。

破壞是真的,建設是假的。

我的小學被推倒了,原地重建;我的初中在小學對面,也被推倒了,建起了商業廣場和樓盤;我的高中搬進了郊外的新校址,我的初中搬進了我的高中原址——其實它們原本都在各自的地兒呆了百餘年。飛散的不止校魂,還有我的青春。

加班是真的,上班是假的。

三年前我和年輕時的幾米一樣,都是在廣告公司賣命的苦逼設計師。甲方永遠都會在距離下班時間還有五分鐘的時候,發來足以讓我和同事伏案到天亮的修改意見清單。

視訊是真的,視覺是假的。

友人小A每天和在外地工作的男友視訊聊天,卻不知大部分時間,鏡頭外的沙發上都坐著男友的劈腿對象。

……

文思枯竭是真的,靈感源源是假的。

看完這本書的第一遍,感覺自己(短暫的繪本解讀)寫作生涯就要結束了。

幾米:我不是完美父母,你也不必是完美小孩

看完第一遍,腦袋開花的我本人。

後來突然意識到,懂沒懂其實並不重要。好作品能說出人們心中的想法,人們的反饋也成了創作者的新觸發。

這本書的珍貴之處在於,它給我的壞記憶提供了一個不帶成見的懷抱。所以,真不真假不假也不重要了。生活是最好的編劇,我無力也不想還手,只能小聲嘟囔一句:“真的假的?”(使用臺灣腔效果更佳)然後該哭哭,該笑笑。

當時的那些笑聲或眼淚也都不重要。因為後來有更多的笑聲和眼淚列隊等著我呢。

但還是很想知道,像封面女孩那樣、能隨時隨地噗呲一下使出來的“看穿一切balala視線”,我活到幾歲才配擁有?

如果說《真的假的啊?》是一個受傷大人的碎碎念,那《我不是完美小孩》就是一個受傷小孩的碎碎念。

幾米:我不是完美父母,你也不必是完美小孩

《我不是完美小孩》,圖文作者 / 幾米,

大塊文化,2010

看過這書的人應該不少吧,反正就是一份圍繞“我不是完美小孩”主題展開的大型申訴/主題演講。當成現代詩來讀也未嘗不可。

翻牆看到了一篇八年前(恰好是這本書首次出版的年份)的專訪,裡面有幾段來自作者本人的“官方解讀”,非常值得分享。(搬運文字的過程中努力地避免了斷章取義的狀況!)

Q:女兒國中了,你會擔心她的功課嗎?

A:曾經擔心,但是又何奈?她還OK,還可以應付。我女兒從小就不是一個你叫她做什麼,她就願意去做的小孩。我就很訝異,其他的小孩為什麼願意去補習,願意去學鋼琴、學跳舞……,我們家都沒有這回事。

我女兒做什麼事都是她決定,我們附和。我再這樣講下去,發現我們家好糟糕啊……(哈—哈—哈),好糟糕啊!

我們家就是那種會陪她去買很多書,還會陪她去漫畫店看漫畫的爸爸媽媽。因為我太太覺得漫畫很好,有些漫畫真的很贊。雖然我有點羞於啟齒,但當別的同學去補習的時候,她是去看漫畫,我們是去漫畫店接小孩。

Q:所以你們可以接受這樣?

A:這跟我的創作歷程也有關,因為我的創作也是胡亂走過來的。我從小也沒有設定要創作,胡亂的就走到這條路了。我看過很多導演,也是從小都在看漫畫或一直在看電視。

我覺得這樣也很棒,如果他一直看電視,有一天變成很棒的導演,這樣總比去上班好吧。我身邊有很多做創作的朋友,他們成長學習的過程也都很另類,但是都可以活下來。

我一方面擔心女兒,一方面也會自我催眠,告訴自己每個人都不完美。我在這本新書裡面就列了很多名人,有些人老師說他很笨,像是莎士比亞。我就告訴自己,好吧,有些人會念書,有些人會快樂。

我希望我女兒有很大的幽默感,還有彈性,去面對她的未來,縱使遇到困難也可以幽默。

人成長的過程,就是要學習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但可以頑強的面對未來的人生。

(摘自人物專題《幾米:我不是完美父母》,作者許芳菊,《親子天下》雜誌,2010年7月)

2017年,幾米出版了新書《同一個月亮》。同一本雜誌的同一個作者又給他做了個專訪。

Q:7年前採訪你的時候,你談到女兒很喜歡動漫(還有聲優,幾米幫忙補充),你說她可能會朝這方面發展。那時她讀國中,一直吵著要休學,現在呢?

A:她後來考上北一女(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把我們嚇壞了。接下來又說她不要念了,又把我們嚇壞了,然後她就去英國唸書了。我女兒現在在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學物理,讀大二,真的很不可思議。

我有個朋友說,我們家是負負得正,因為我和太太兩個人數理都很爛,應該說是極爛!她現在還是愛看漫畫,她好愛《彩虹小馬》。

(摘自《幾米專訪(下):媽媽離開後,沒有人煮飯給我吃了》,作者許芳菊,《親子天下》雜誌,2017年10月)

所有事看起來都很酷的樣子,但我也沒法提煉出什麼育兒知識點。完美值得期待,但不是非得達成。大概那些放棄了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才有力氣和心思去找到命運之神早就藏好了的禮物。

幾米:我不是完美父母,你也不必是完美小孩

專訪的最後非常復古地附贈了一則幾米小簡介。其中一項,年齡:20年前40歲。

什麼?!2017年就六十了?!我腦海裡的幾米一直只有背影,大概是一個被色彩環繞但又孤獨的文青。是時候更新成一個讓人感到溫暖和治癒的笑嘻嘻老頭了。

幾米:我不是完美父母,你也不必是完美小孩

2018年2月的臺北國際書展,他出席“幾米創作20週年:謝謝你,這麼多年來一直陪伴著我”主題活動。看見沒,創作使人年輕!

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

過去我創作是在慰藉自己,現在我希望有那個可能,可以慰藉別人。

-End-

幾米:我不是完美父母,你也不必是完美小孩

一直很喜歡看幾米的書,和蝦球醬這個童書迷聊起來,發現她也是。

於是又燃起了她重看幾米的熱情,還很高產地又寫了一篇文章給我。看來我要多和蝦球醬聊聊童書,這樣她的創作熱情就猶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啦。

不過我也想說,蝦球醬把幾米的書寫出了全新的理解,我肥腸驚訝地發現,她是這樣看待這兩本書的。果然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幾米。

最最驚訝的是,幾米居然已經60歲了,但他的照片,卻一點也看不出來。畫童書的人,是不是都保有一顆童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