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專稿|范勃:混合小組是一個多重的實驗室

雅昌专稿|范勃:混合小组是一个多重的实验室

雅昌专稿|范勃:混合小组是一个多重的实验室

展覽海報

2018年3月30日,一場匯聚了隋建國、展望、黃永砯、沈遠、混合小組、Antony Gormley、Jim Lambie、Sarah Lucas、Tony Cragg、Eva Rothschild等10位來自中英頂尖藝術家的雕塑展在海南開幕,把這種頂尖級藝術家的作品放到一個公共環境裡展出,在中國還未有過。他們的作品分佈在海口城市中的不同區域,想要觀看這些作品,觀眾需要穿行城市去尋找,這點非常像“明斯特雕塑展”,“明斯特雕塑展”的作品分散在整個城市的各個角落,並且與城市、自然、建築融合的天衣無縫,一不小心就會措施掉觀展的機會,此次展覽給人的感覺也同樣如此。

比如分佈在海口綠地公園“萬綠園”當中的藝術家混合小組的作品“遊戲通道”,在公園中央的一塊草坪中,遠遠看起來像是一塊二維碼,走進之後是一個迷宮,公眾可以走在其中,甚至是可以閉著眼睛在上面行走,因為作品的表面設計的是“盲道”,具有很強的互動性。

雅昌专稿|范勃:混合小组是一个多重的实验室

展覽英方策展人諾曼與藝術家範勃合影

這件作品是藝術家在考察了海口這座城市特有的歷史文化之後,結合展示環境進行的在地性創作,可以說是為海口這座城市量身打造。混合小組成員,藝術家範勃對雅昌藝術網講到:作品的內容來源於在海口所進行的田野調査,通過對數個盲人家庭的瞭解,提取他們紀錄曰常生活的內容和形式,諸如菜譜、歌詞、地址、電話號碼、信仰、詩歌等被"書寫"於各種印刷品上——不同傳播目的的商業廣 告、人文雜誌、政治單張、地產推銷書等。這些內容製成圖像,運用絲網印刷技轉印於不鏽鋼板上,再製成盲道、組合成迷宮形式的平地界限,成為公共空間一個開放的遊戲點。

“今天當我們面臨現代性改造的時候,需要一種新的立場和態度來應對,因此,我們亟需調整和轉換以往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並以此來面對和討論更加複雜和多樣化的問題。”這也是藝術家選擇用“混合小組”的方式來創作作品的原因。

雅昌专稿|范勃:混合小组是一个多重的实验室

遊戲通道

雅昌专稿|范勃:混合小组是一个多重的实验室

遊戲通道

雅昌藝術網:首先請您介紹下此次參展作品“遊戲通道”。

範勃:作品《遊戲通道》的靈感來源於範勃2016年的作品《世界³》,內部信息來源於在海口所進行的田野調查,提取盲人紀錄日常生活內容的載體,諸如菜譜、歌詞、地址、電話號碼、信仰、詩歌等被“書寫”於各種印刷品上——不同傳播目的的商業廣 告、人文雜誌、政治單張、地產推銷書等。這些內容製成圖像,運用絲網印刷技術轉印並腐蝕於不鏽鋼板上,再製成盲道、組合成迷宮形式的平地界限,成為公共空間中盲人與常人相遇的一個開放的遊戲點。

作品的內容上存在著兩個交錯的系統:盲人的文本信息與常人的視覺信息間的交錯。兩個系統在感知作品時會 採取不同的身體機能來獲取信息,而這一切都可同時存在於一個場域內——有邊界的"遊戲通道"。

雅昌专稿|范勃:混合小组是一个多重的实验室

遊戲通道

雅昌专稿|范勃:混合小组是一个多重的实验室

作品局部

雅昌藝術網:此次參展的作品也有一定的互動性,關於作品與公眾、環境的關係,您是如何看待的?

範勃:公共藝術發展至今,多作為衡量文明的一種尺度而存在。而現在,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公共藝術不僅是在當代文化的意義上與社會公眾發生關係的一種方式,同時,公共藝術也作為提供討論問題的一種介質存在於公共空間裡,這個場域亦成為藝術家、民眾、城市、社區之間的“聚合點”,從而製造了作品與作品之間,作品與民眾之間,作品與社區、城市之間,藝術家與藝術家之間,藝術家與民眾之間,藝術家與城市、社區之間的諸多相遇。

雅昌藝術網:這也是一件“地創性”創作,在您看來“地創性”創作最重要的是什麼?

範勃:作品本身要與所在的城市、社區以及公眾發生關係。

雅昌专稿|范勃:混合小组是一个多重的实验室

現場觀眾與作品互動

雅昌专稿|范勃:混合小组是一个多重的实验室

現場觀眾與作品互動

雅昌藝術網:此次展覽您選擇用“混合小組”的方式來創作作品,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種方式?

範勃:法國知覺現象學哲學家梅洛·龐蒂說過:“視覺經驗越來越將我們引離自身的認知,意義就在視覺遊戲中被操控、消解。我們如何從以往的視覺創作中跳出,從而進一步反思“視覺”本身的性質。”

今天當我們面臨現代性改造的時候,需要一種新的立場和態度來應對,因此,我們亟需調整和轉換以往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並以此來面對和討論更加複雜和多樣化的問題。而這個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的轉換首先就體現在一種新的工作室式的組合。而我帶領的混合小組的形態,更接近於建立一個實驗的機制,形成一個多重的實驗室。去踐行具有實驗精神的作品。

雅昌专稿|范勃:混合小组是一个多重的实验室

現場觀眾與作品互動

雅昌专稿|范勃:混合小组是一个多重的实验室

現場觀眾與作品互動

雅昌藝術網:此次展覽的水平非常高,展示了中國和英國最頂尖藝術家的作品,我們想到了明斯特雕塑展,在您看來,此次展覽能否成為像明斯特雕塑展那樣的展覽?

範勃:從2017年第五屆明斯特雕塑展回溯,至今已有41年的歷史。如今,10年一屆的的明斯特雕塑展常被稱作“世界上最頂尖的雕塑展”。明斯特也漸漸成為世界聞名的雕塑展示聖地。回想1977年舉辦的第一屆明斯特雕塑展,僅有9個藝術家參展;從這一點來說,我們不僅要感謝海航集團立足於高遠的文化視野出資舉辦了這次“海口公共藝術計劃-來自中英的藝術家雕塑展”,同時,我們未來也對海口這座城市以及海航集團充滿了期待。

雅昌藝術網:您心目中比較理想的公共藝術展覽的狀態是怎樣的?

範勃:理想化的公共藝術展覽就好像前科隆路德維希博物館館長卡斯帕·科尼希所說的可以讓展覽所在的城市、或社區變成一個“讓人反思藝術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地方”,我想它更加有可能改變和塑造展覽所在的城市、社區的生態和調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