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人生哲學:真正快樂的人,往往都經歷過慘痛的人生

聽說最近很多人擠著上天台,我敢打賭這些人都沒讀過蘇東坡,不然抗挫能力不能這麼差!

蘇軾同學命運慘到北宋無人能敵,但愣是把半生貶謫路,過成了人生教科書的典範!苦中作樂的本事,中華上下五千年無一人可與之匹及!

所以哦,那些動不動就要上天台的人啊,想不開時就讀一點蘇東坡,快樂的人生沒有那麼難!

\蘇軾的人生快樂哲學/

1

只有看不開的人,沒有甩不開的鍋

因為總在官場無端被黑,蘇軾就在日記裡反省,經過一番分析,最後把鍋甩給了星座。。。。

《書上元夜遊》:吾平生遭口語無數,蓋生時與韓退之相似。吾命在鬥間,而退之身在宮焉……今謗吾者,或雲死,或雲仙。退之之言,良非虛耳。

我這輩子受的罪,都是因為別人誹謗我,我命苦啊,我和韓愈一樣,

星座不好,摩羯座的人命不好,果然是啊......

2

沒有交不到的朋友,只有不會捧的場

雖然貴為北宋第一大kol,話題熱度不亞當今小鮮肉,但蘇軾童鞋一點都不高冷,不管被貶到哪,都把異鄉認故鄉,讚美的好話說也說不完!

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黃州:長江繞廊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即使到了在當時看來是鳥不拉屎的海南,蘇軾也說:“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詩一寫出來,當地老百姓就爭先開始狂抄,可惜那時候沒有版權,更沒有稿費,不然蘇軾賺的稿費可能一輩子都花不完。

3

貧窮限制快樂的想象力?不可能的

蘇軾被貶,薪水入不敷出,吃不起牛羊,只能買豬肉吃!但是豬肉沒有牛羊肉好吃啊,成天吃根本吃不下啊,怎麼辦?

蘇軾同學發揮吃貨的想象力,苦心研製,自創了留香千古的東坡肉,順便賦詩一首,向後世傳授一下燉豬肉的正確操作

《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鍋刷乾淨,少放水,文火煮,不要急,慢慢燉,火候到了,自然鮮味四散!黃州的豬肉真是好吃又便宜,我早上起來幹上兩碗,真是人生巔峰時刻啊!

4

我慘?那是你沒見過比我更慘的

雖說蘇軾少年得志,人生一度開掛,後來也曾官至外交部長。

但蘇軾童鞋朋友多,又好喝酒吃肉,根本攢不住錢,加上屢遭貶謫,薪水低得可憐,所以總的來說,大半輩子都沒啥錢

蘇軾有一好友,名叫馬夢得,放在今天也是副省長級別,但也是個窮鬼。蘇軾在日記裡經常提到這位窮朋友:

馬夢得與僕同歲月生,少僕八日,是歲生者,無富貴人,而僕與夢得為窮之冠;即吾二人而觀之,當推夢得為首。

馬夢得和我同年同月生,小我八天。據我觀察,這一年出生的,都沒什麼錢。

不過,相比較而言,我和夢得絕對是窮得找不到對手。如果非要決一勝負的話,那我可能還是敵不過他。

這麼一想,蘇軾內心甚是滿足。

5

大哥別動手,我自己滾

大家知道,因為總被人黑,東坡兄的官運出了名的悲慘!被貶黃州、被貶惠州、被貶密州、被貶瓊臺、被貶儋州......

以至於到了後來,別人還來不及動手黑他,他就主動認輸,退避千里!

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御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軾的過失。蘇軾得知,不等對方出手,就主動請求出京任職!後來被派去杭州當了通判。

蘇軾的人生哲學:真正快樂的人,往往都經歷過慘痛的人生

廣闊天地,太有所樂,聰明如蘇軾,才不會在權力鬥爭的漩渦裡找罪受!

6

勇敢做自己,保持中二本色

蘇軾有兩句詩,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兩句詩,光是讀起來就浪漫得一塌糊塗,但其實這首詞的前面還有一句背景介紹: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啥意思?三月七號,我們哥兒三跑去沙湖玩耍,結果走到半道,趕上大雨,傘被僕人拿走了,大家都淋了個落湯雞,哥幾個甚感狼狽,

而我則獨立細雨,感受大自然的饋贈......

大家想象一下那個畫面,天下暴雨,大家都急著躲雨,有一個人卻靜立雨中,沉醉的不行不行。

我想,如果你是蘇軾的朋友,一定會在人群中笑彎了腰,然後還不忘告訴身邊的人:我不認識那個傻子哦

但是,你看那個傻子,他是不是笑得比你還開心呢!

7

人生如夢,認真你就輸了

蘇軾寫了很多關於夢的詩句: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事事如夢,了無痕。

世事一聲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是夢。

繁華真一夢,寂寞兩榮朽。

.......

蘇軾的人生如夢,不是虛無,不是消極,而是超脫!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顛沛流離,但不管身在何處,處在何種位置,都能以隨緣自適的態度打量這個世界,看到常人難以看到的自然之美、人事之美。

這和他對人生如夢的體會分不開,是非成敗,不過歷史長河中的滄海一粟,人生悠悠幾十載,也終不過夢一場,又何必把一時得失看太真,更何必為離合悲歡兀自傷感。

正所謂“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