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20種途徑,你適合哪一種?

為什麼要求學

如果說社會選擇權就是一種資源,那麼求學就是掠奪這種資源的必經之路。求學本身就是幹掉身邊小夥伴的一個門檻而已。舉例來說,一個初中畢業就到建築工地做力工,的確不需要什麼學歷,但是工作久了,身體吃不消了,想考公務員不可以,想做老闆,可以,成功的概率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意味著向上浮動的選擇權關閉了。

求學的高度怎麼判定

三級學位制度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規定,我國實施三級學位制度,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博士三級。我國的學位分級與高等教育的不同階段相聯繫。學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授予;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對各級學位的授予標準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分別具體規定了各級學位獲得者應具備的學術水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各級學位的授予標準如下:

求學20種途徑,你適合哪一種?

學位類型

我國學位類別分為學術型學位與專業學位。學術型學位按照學科門類授予,分別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專業學位雖也分為學士、碩士和博士三級,但一般只設置碩士一級。各級專業學位與對應的我國現行各級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專業學位按照專業學位類型授予,專業學位的名稱表示為“××(職業領域)碩士(學士、博士)專業學位”。

求學20種途徑,你適合哪一種?

求學20種途徑,你適合哪一種?

大學的求學的途徑

小編整理了常見的五大類共20小類升學途徑,僅供參考(具體報考信息以各省市及院校發佈的消息為準)

第一大類:普通類招生

1、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高考,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或實行自主命題的省級考試院命制試題。是我國高校最重要的入學考試。參加全國統一高考是其他各項升學途徑的基礎(除保送生)。

2、綜合評價錄取

綜合評價錄取是未來高考招生錄取的模式,目前在部分高校試行。指在錄取新生時,高校綜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績、高校考核結論、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以及高校自身培養特色要求等維度內容,對考生綜合評價,擇優錄取。(浙江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其實質是將成長性評價和一次性評價相結合,融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高考三方面評價要素為一體的多元化招生考試評價體系。)實行高校綜合評價錄取,是為了避免單純憑高考成績錄取的弊端,是對“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考試招生模式的積極探索。

綜合評價的成績由三部分構成:高考成績+面試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另外還要參考考生高中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

考生先參加高考,再通過學校自己劃定的高考面試線後參加各大高校的特色面試。最終得出成績排名,高校再綜合各省市招生計劃和志願投檔情況錄取。(通常高考成績佔60%,面試佔30%,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佔10%)。

3、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我國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對現行統一高考招生錄取的一種補充,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偏才怪才”。

學生只要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就可以參加自主招生。另外還有一部分考生,或許他們的文化成績不算突出,但是卻在某些科技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具備潛在的創新潛質,比如科技發明、專利技術、計算機特長等,這類考生也大有機會。

考生可自行向試點高校提出申請。另外,考生所在中學(單位)或原畢業中學、社會團體或專家個人等均可實名提供推薦材料並對其真實性負責。

報名自主招生的考生除了參加6月全國統一高考外,還要參加高校自主設計的考核。通過考核的考生可以獲得所報高校降分錄取的優惠,錄取分數原則上不應低於考生所在省市有關高校同批次同科類錄取控制分數線(大多為一本線)。

適合人群:

1高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秀、品學兼優、綜合實力強或取得優秀榮譽稱號的的高三畢業生;

2在一定領域具有學科特長,在各類比賽及競賽中獲得獎勵的考生;

3高中階段在科技創新、發明方面有突出表現並獲得獎勵的考生。

報考流程:

13月初,高校發佈招生簡章。

23月,考生提交申請材料。

34月,高校審核考生材料。

44月底前,高校公示初審通過考生名單。

56月7-8日,考生參加高考。

66月10-22日,高校考核。

7高考出分前,高校確定並公示資格名單。

8高考出分後,考生填報志願,高校錄取。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按所在省市的志願設置進行填報即可。

4、三大專項計劃(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

三大專項計劃是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招生的: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三大專項計劃有不斷擴大招生規模的趨勢,2016年三大專項計劃共錄取學生9萬餘人,較2015年增長20%以上。

1)國家專項計劃

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又被稱為“國家專項計劃”,國家專項計劃定向招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學生……

報考學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條件:

符合統一高考報名條件;本人具有實施區域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具有當地戶籍;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  

報考國家專項計劃考生均須參加當年全國統一考試。錄取分數原則上不低於招生學校所在批次科類錄取控制分數線。

同批次內生源不足時,高校應通過公開徵集志願方式錄取。經徵集志願仍未完成的計劃,應適當降分錄取。有政審、面試、體檢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或專業可安排在提前批次錄取。

2)地方專項計劃

地方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簡稱“地方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定向招收各省(區、市)實施區域的農村學生,安排招生計劃原則上不少於有關高校年度本科一批招生規模的3%。

報考地方專項計劃的考生均須參加當年全國統一考試。具體報名要求、錄取辦法、填報志願方式考生可詳細閱讀各省招生考試單位下發的地方專項計劃相關規定。

3)高校專項計劃

農村學生單獨招生簡稱“高校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主要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具體實施區域由有關省(區、市)根據上述要求確定。

招生任務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承擔,安排招生計劃不少於有關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規模的2%。2016年,全國共95所高校具有高校專項計劃招生資格。

報考學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條件:

符合高考報名條件;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在實施區域的農村,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

與國家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不同的是,高校專項計劃:4月份,有關高校公佈招生簡章,考生完成報名申請。高校專項計劃單報志願、單獨錄取,在本科一批開始前完成錄取,錄取分數原則上不低於有關高校所在批次科類錄取控制分數線。

由於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的招生院校、報考條件、錄取優惠等方面各有所不同,因此針對的範圍和對象都不同,考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填報相應的專項計劃。可以選擇其中某一項或數項專項計劃報考。 

第二大類:特殊類招生(藝術、體育、保送)

5、藝考

藝術聯考,就是指目前國內各大藝術類院校,或者各大院校的藝術系對於高中三年級藝術類考生在高三第一學期末舉行的一次綜合的專業考試。專業考試包括校考和省級統考兩種形式。取得藝術專業考試合格證的考生還須參加高考,按藝術類院校的錄取原則錄取。通過高考招收的藝術考生,進入大學以後專門學習藝術專業。藝術類專業考生一般還可兼報除提前批次外的其他批次的普通類專業。

適合人群:

具備美術、聲樂、舞蹈、器樂、書法、播音主持、編導、表演等特長,且大學專業仍選擇藝術類的學生。

一般情況下,藝術類專業學費比普通專業高一些。

錄取方式: 

1)文化課過關,按專業成績從高到低錄取

在藝考改革實施前,大部分院校都會採用這種錄取方式,這種錄取方式拼的就是考生的專業課。

如果考生專業課素質過硬,文化課能過省提檔線,選擇使用這種錄取方式的院校報考,錄取率會更大一些。

2)專業課和文化課均過線,各取一定比例按綜合分從高到低錄取

這是目前最為常見的藝術類錄取方式,是藝考改革的指導性錄取方式。綜合性大學使用較多,一般是專業課乘以40%+文化課乘以60%或者是專業課乘以60%+文化課乘以40%。

3)專業課過關,按文化課成績從高到底錄取

採用這類錄取方式的院校非常少,一般是個別專業,如果文化課特別好,專業課較差的考生,可以報考這類院校,錄取率會大一些。

4)按統考成績從高到低錄取

現在,很多院校已經不單獨組織校考,而是直接採用各省統考成績,一般是文化課過線後,按照統考成績從高到低錄取。報考這類院校時一定要注意查看前幾年的錄取線作為參考。

6、高水平藝術團(藝術特長生)

高水平藝術團招生是指部分高校為活躍校園文化、豐富校園生活而招收具有藝術特長的考生。考生參加藝術測試合格後,可在高考中享受降分錄取的優惠政策。報考高水平藝術團的考生,被高校錄取後進入普通專業學習,如計算機、法學等,並利用課餘時間參加文藝排練和演出。

適合人群:具備音樂、舞蹈、戲劇、書畫等藝術特長但大學專業想學習普通專業的同學。

報名:關注省市及各校發佈的招生辦法和招生簡章。

藝術測試:分為省統測和高校測試兩大類。各省市規定可能有差異。

簽訂協議:測試合格的考生要與學校簽訂協議,錄取時享受相應優惠。

名單公示:測試合格的考生名單集中在陽光高考平臺上公示。

高考:參加全國統一考試

填報志願:一般要選擇簽訂協議的高校作為第一志願學校。(或根據省級招辦及高校的要求填報在相應的批次、志願欄內)

藝術類專業招生和高水平藝術團招生有哪些區別?

第一,藝術類專業招生和高水平藝術團招生是兩種不同的招生類型。

第二,報考專業不同。藝術類招生中,考生報考的是普通高等藝術院校或普通高等院校的藝術類專業(如動畫、美術、表演等)。高水平藝術團(即以前的藝術特長生)招生中,考生報考的是高校的普通專業(如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第三,考核方式不同。報考藝術類專業,考生須通過藝術專業考試,專業考試包括省統考和校考兩種形式。報考高水平藝術團,考生需要參加省招辦組織的統測和學校組織的校測。藝術類專業考試和高水平藝術團測試的內容、形式、評分標準等都有不同。

第四,錄取標準不同。取得藝術專業考試合格證的藝術類考生要參加高考,按藝術類院校的錄取標準錄取。取得高校的高水平藝術團資格的考生,也要參加高考,並享受相應高校降分錄取的優惠,但仍需達到學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最後,全國只有53所高校招收高水平藝術團,且招生計劃只佔學校當年總計劃的1%。藝術類招生高校和招生計劃相對較多。

7、三個體育類招生

符合普通高校招生報名條件且具有一定體育專長的考生,可報考體育類招生。體育類招生主要有三種類型:體育專業招生,體育單招(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和高水平運動隊招生。

體育單招,經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部分院校可以對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注:原名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實行單獨招生。

體育專業招生和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招生屬於純體育專業,入校後按教育部有關規定不得轉入文理科專業。高水平運動隊招生錄取的專業一般為文理科專業,所有考生入校後均須參加運動隊教學訓練和競賽活動,錄取高校與考生簽訂協議,明確入校後參加運動隊的義務和責任。

1)體育專業招生

報考體育專業的考生,須分別參加省體育術科考試和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文化考試(簡稱文化考試);部分省市還有體育特招生計劃,報考特招生的考生,還須參加全省特招生專項測試。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教育學門類下設體育學類,其中包括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注:原名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人體科學等5個基本專業,還有運動康復(可授教育學或理學學士學位)和休閒體育兩個特設專業。

此外,在管理學門類的工商管理類下設有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有些高校還開設了新聞學專業(體育新聞方向)。

在這些專業中,報考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閒體育等專業的考生,除了參加普通高考文化課考試外,一般還要參加所在省(市、區)組織的體育類專業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體育類專業考試一般包括身體素質考試項目(100米跑、原地推鉛球、800米跑等)和專項技術考試項目(田徑、籃球、排球、足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體操、武術、游泳等)。

部分省市還會組織面試。報考運動人體科學、體育經濟與管理、新聞學(體育新聞方向)等專業的考生一般不必參加體育專業考試和麵試,但須具備一定的體育運動基礎。詳見各省(市、區)當年體育類招生規定、辦法等。

報考體育類專業的考生,要按生源所在省級招辦要求參加高考報名、考試、填報志願等工作。體育類本科專業一般在提前進行錄取;體育類高職(專科)專業一般在高職(專科)提前批中進行錄取。

(各省批次設置有差異)報考運動人體科學、體育經濟與管理、新聞學(體育新聞方向)等專業的考生要特別注意這些專業所在批次。(以生源所在省級招辦公佈的當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為準。)

省級招生委員會劃定並公佈當年體育類專業最低文化控制分數線。

2)體育單招

報考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的考生,可參加單獨招生考試。考生須符合高考報名條件;且具備上述所列項目之二級運動員(含)以上運動技術等級資格。按往年政策,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招生實行文化考試和體育專項考試相結合的辦法。

文化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政治、英語四科,各科試卷滿分為150分,總分600分。試卷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命題印製;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負責試卷接收。

考生均須參加戶籍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組織的文化考試。體育專項考試滿分100分,考試由招生院校負責組織實施,執行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體育專項考試方法與評分標準》。

另外,根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等六部委《關於進一步做好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工作的意見》(體人字〔2002〕411號)和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優秀運動員仍然可以按照有關程序免試進入高等學校學習。

運動訓練專業所設項目為:

田徑、足球、籃球、排球、沙灘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手球、壘球、棒球、曲棍球、游泳、跳水、花樣游泳、水球、賽艇、皮划艇、帆船、帆板、體操、藝術體操、蹦床、技巧、舉重、柔道、跆拳道、拳擊、摔跤(古典、自由)、現代五項、鐵人三項、自行車、馬術、擊劍、射擊、射箭、高爾夫球、橄欖球、花樣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跳臺滑雪、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冰球、冰壺、冬季兩項、圍棋、國際象棋、登山、滑水、摩托艇、蹼泳。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所設項目為:武術套路、散打、中國式摔跤。

考生必須參加生源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組織的高考報名。並依據各院校招生簡章要求,統一在“中國運動員文化教育網”(www.ydyeducation.com)體育單招考試系統中進行考試報名。

文化考試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由各招生院校根據當年招生計劃及生源情況確定,報院校所在地省級招辦備案。具備一級運動員等級資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試成績可在原始分基礎上增加30分;具備運動健將技術等級資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試成績可在原始分基礎上增加50分。

在文化考試成績達到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基礎上,各招生院校根據考生的文化考試成績(摺合百分制)30%及體育專項考試成績70%進行綜合評價,按照項目擇優錄取。

3)高水平運動隊

高水平運動隊是普通高校為了活躍校園生活,提高體育競技水平,並滿足大學生運動會的組隊需要招收的具有體育方面特長的考生。因此他們的報考科類為文科類或理科類,錄取到高校後就讀於文科類或理科類專業,在學習本專業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學校的體育訓練。

符合普通高校年度招生工作規定的報名要求、年齡不超過22週歲且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方可參加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考試報名:

(1)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證書且高中階段在省級(含)以上比賽中獲得集體項目前六名的主力隊員或個人項目前三名者;(2)具有高級中等教育畢業同等學力,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含)以上證書者,或近三年內在全國(或國際)集體項目比賽中獲得前八名的主力隊員。

這些考生需要通過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統一測試,測試包括體育專項技術測試和專項素質測試兩部分。被高校認定為高水平運動員的考生在錄取時將享受優惠,文化課由報考學校單獨組織考試。

高水平運動員報考科類為文科類或理科類,錄取到高校後就讀於文科類或理科類專業,在學習本專業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學校的體育訓練。

如何報考:

報考高水平運動員的考生,要參加各省市組織的統一體育測試,在規定時間參加招生學校組織的體育專項測試。獲得高水平運動員資格的考生,還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

獲得一級運動員、運動健將、國際健將及武術武英級(或以上)稱號之一的考生,可申請參加招生院校組織的文化課單獨考試,也可選擇參加全國統一招生考試。

招收高水平運動員的院校的招生簡章大多在10月中旬隨各院校自主招生、保送生等招生信息同時發佈,考生及家長應密切關注。

8、保送生

保送生無需參加高考,經學校推薦,即可進入大學就讀。不同省份的保送生政策略有區別,一般省級優秀學生、高中階段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級賽區中獲得獎項以及獲得全國決賽獎項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以及一些外國語學校的學生都是保送的對象。

保送生也需要參加測試,高校會對擬錄取的保送生進行文化測試及相關考核,以保證保送生生源質量。

保送生人數非常少,全國不到3000人。

適合人群:

教育部批准的16所外國語中學的應屆高中畢業生(2016年起逐步減少外國語中學保送生名額);

獲奧賽一等獎、並被選為奧賽國家隊集訓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省級優秀學生;

符合保送要求的退役運動員;

公安英烈子女。

如何報考:

第一步:在各地規定的高考報名時間內,學生參加高考報名。

第二步:高校制定招收保送生計劃、專業、辦法和簡章,並通告省級招生辦(或教育考試院)及有關中學。

第三步:相關中學將推薦考生材料寄送有關高校。

第四步:每年4月10日前,高校對學生進行資格審查、測試,確定擬錄取名單,並將有關數據上報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同時報送省級招生辦(教育考試院)。

第五步:每年4月20日前,省級招生辦審核、公示擬錄取名單,並辦理錄取手續,4月30日前將保送生錄取名冊寄至相關高校。

第六步:每年9月1日前,省級招生辦(或教育考試院)將有關高校招收保送生名單報教育部備案。

第三大類:軍事公安類

報考此大類的考生,需要通過嚴格的政治審查、體檢和體測。

9、軍校生、國防生

國防生是指根據部隊建設需要,由軍隊依託地方普通高校從參加全國高校統一招生考試的普通中學應屆高中畢業生中(含符合保送條件的保送生)招收的和從在校大學生中選拔培養的後備軍官。取得畢業資格和相應學位後,按協議辦理入伍手續並任命為軍隊幹部。

軍校生,亦稱為軍校學員。不論是在解放軍軍事院校還是武警軍事院校中學習的學員,只要是在部隊院校中就讀的學生,皆稱為軍校學員。軍校生是指根據軍隊建設需要,由軍隊院校從參加國家統一招生考試錄取或保送入學且畢業後由軍隊統一分配的學生。

適合人群:

參加高考的普通高中應屆、往屆畢業生均可報名。年齡不低於17週歲,不超過20週歲(截至8月31日);政治條件符合《關於軍隊院校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和軍隊院校接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政治條件的規定》;

身體條件達到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有關標準;高考成績達到省教育考試院公佈的本科第二批省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及以上;未婚。報考機要、潛艇、飛行、刑偵、藝術類專業的,還應符合相關專業政治條件、身體條件方面的特殊要求,院校招生簡章中會作出具體明確。

如何報考:

國防生:1、填報志願 2、政審體檢 3、投檔錄取 4、複審複查 5、簽訂協議

軍校生:1、報名 2、面試、政治思想考核 3、體格檢查選對象 4、文化科目考試 5、錄取 6、報道 7、複查和複試 8、辦理入伍手續

錄取方式:

軍校生和國防生安排在提前批本科錄取,錄取執行院校所在批次線。軍校生和國防生錄取時,省級招辦將該院校合格生源中的第一志願考生檔案投給院校,由院校從高分到低分審錄;當第一志願生源不足時,將以該校為後續志願的合格考生按比例補投;

第三志願投檔後生源仍不足時,省級招辦向院校提供軍檢合格生源信息,由院校將同意調劑到本校的考生名單報省招辦,省招辦審核後投檔。錄取時間一般在7月上旬,具體時間詳見當地的高考招生錄取安排。

軍校新生入學後,軍校在3個月內進行政治複查和身體檢查,合格者,即取得軍籍和學籍,享受部隊供給制學員待遇,學習和生活費用由軍隊承擔,其家庭享受軍屬待遇,學員每月按標準領取津貼費(現行標準約700元/月)。國防生入學後生活費和學費自理,享受國防獎學金(現行標準10000元/年)。

除正常學習外,還需參加軍隊組織的軍政訓練、當兵鍛鍊和見習代職等活動。達到相應培養目標,取得學歷、學位證書後,由軍隊辦理入伍手續並任命為軍隊幹部。考生除報考前體檢外,入學後還需參加複檢,複檢不合格將退學,調劑到省屬普通高校就學(一般為二本以下)。

10、公安院校招生

公安普通高等院校、公安現役院校在各省的招生。

報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南京森林警察學院、鐵道警察學院、新疆警察學院和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以上院校簡稱公安普通高等院校)、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公安海警學院(以上兩所院校簡稱公安現役院校)的考生必須符合相應的政治、身體條件。

達到報名條件且政審合格的考生憑準考證、身份證、登記表和政審表參加面試、體檢和體能測試。志願報考公安普通高等院校的考生先面試(無須空腹),後體能測試,不參加體檢。志願報考公安現役院校的考生上午空腹體檢,下午面試,不參加體能測試(以具體規定為準)。面試、體檢和體能測試時間地點以各省市發佈為準。

錄取方式:

公安普通高等院校、公安現役院校根據招生層次分別安排在提前特殊類型批、本科提前批(A、B)和專科提前批錄取,均不實行平行志願投檔。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在本科提前批A,執行本科一批錄取控制線;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治安學(文、理)、禁毒學(文、理)、警犬技術專業(文、理)和偵查學(俄語,文、理)專業,公安海警學院、鐵道警察學院本科專業、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在本科提前批B,執行本科二批錄取控制線。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鐵道警察學院專科專業在專科提前批,執行專科批錄取控制線。

省教育考試院將第一志願報考該院校的面試、體檢和政審均合格且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的考生,依據考生分數,按照招生計劃的120%投檔,招生學校負責審查錄取。當每批次一志願線上生源不足時,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佈缺額計劃,組織二志願徵集,並按照計劃缺額數量的120%向招生院校投檔。招生錄取工作要堅持“擇優錄取”的原則,確保生源質量。

公安部所屬各院校國家專項計劃和新疆警察學院等特殊專業招生,安排在提前特殊類型批,國家專項計劃招生執行本科一批錄取控制線,新疆警察學院等特殊專業招生執行院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在本科提前批A一志願發檔前一志願錄取結束。

一志願生源不足時,省教育考試院公佈缺額計劃,組織二志願徵集,徵集時間與本科提前批A二志願徵集同期進行,在本科提前批A二志願發檔前錄取結束。

招生院校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及其它遺留問題的處理。已被錄取的考生入

學後,由學校進行復檢,對不符合條件的考生予以退回。

11、航海類專業招生

在提前批次的填報中,除了考生和家長比較關注的軍校生、國防生、免費師範生等類別,航海類專業也是其中之一。

航海類專業主要包括航海技術、輪機工程和船舶電子電氣工程三個專業。航海類專業主要設置於海事類院校。

航海類專業與普通本科專業在報考方面有一些特殊要求,主要體現在:對身體條件要求極高,不適宜女生報考,只招少量女生。航海類專業並不適合所有學生報考,還請有意向報考的考生根據專業的工作性質,分析自身情況,合理選擇。

航海類專業的報考大部分設置於本科提前批次填報,具體分數線可參考往年錄取情況。其中武漢理工大學在其招生章程中說明:由於對報考這兩個專業的考生身體條件要求較高,若合格生源不足,經有關省(區、市)招辦批准可放寬至本科第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下20分(不低於本科第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擇優錄取。

目前國內開設航海類專業的高校較之過去開始增多,但是隻有具有優勢專業的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集美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等幾所專業發展歷史悠久、積澱深厚的高校其就業情況良好。  

12、三項招飛(空軍、海軍、民航)

空軍招飛

空軍招收飛行學員,是軍隊院校招生和軍官培訓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從1989年開始,招收飛行學員工作正式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計劃後,考生必須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

空軍招飛屬於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體系,是軍隊院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招收的飛行學員入空軍航空大學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雙學籍”飛行員班學習。

參加空軍招飛的考生要參加兩次招飛選拔。第一次是招飛預選初檢,檢測時間約為半天,通常在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是招飛全面檢測,檢測時間大約4天,通常安排在春節之後,就是高三下學期開學之初。

符合年齡和身體條件的男生,應屆、往屆均可報考。

通常每年的9月-10月報名,10月-11月初選,12月至次年5月複選,6月-7月定選。

高中生飛行學員入空軍航空大學後,實行3個月考察期,合格者取得學籍、軍籍。具體採取兩種培養模式:“四年一貫制”培養模式和“3+1”軍地聯合培養模式。

四年一貫制

飛行學員在空軍航空大學全程培養4年,主要進行基礎教育和初級教練機飛行訓練。達到培訓要求的,獲得大學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定為副連職軍官,授予空軍中尉軍銜。

如因身體或技術原因不適合繼續學習飛行的,轉入空軍工程大學等軍隊院校學習航空管制、機關參謀等地面本科專業,總學制4年。

“3+1”軍地聯合

飛行學員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習3年,在空軍航空大學學習1年。

①選拔程序。

根據教育部、總政治部下達的聯合培養計劃,空軍按照計劃數的1.5倍左右,從招收的高中生飛行學員中遴選確定預選對象,組織到空軍航空大學進行軍政基礎集中訓練和體驗飛行,擇優錄取高考成績優異、體驗飛行合格的學員,於9月上旬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培養。聯合培養對象高考成績不得低於三所地方高校各省統招線60分(以高考總分 750分的省份為基準,其他省份按照比例折算)。

②相關待遇。

聯合培養飛行學員註冊空軍航空大學和地方高校“雙學籍”,學歷本科。在地方高校學習期間,享受軍隊院校飛行學員相關待遇。畢業考核合格的,頒發空軍航空大學和地方高校同時具印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並按規定分別授予相應學士學位。

飛行學員的培訓

高中畢業生飛行學員培訓分基礎教育和飛行專業學習兩個階段。基礎教育時間為二年六個月,開設大學本科基礎、軍事理論、政治理論、航空理論、體育訓練等課程共40餘門,學員要打下良好的思想政治、科學文化、軍事專業、領導管理和身體、心理等方面的基礎。

飛行專業學習時間為一年六個月,學習訓練初級教練機和高級教練機飛行基本技術。畢業時,達到熟練掌握飛行基本駕駛技術的水平,獲得大學本科學歷,授予軍事學學士學位。任職副連職飛行軍官,授予空軍中尉軍銜。

飛行學員的待遇

飛行人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享有較高的政治待遇和社會榮譽。由於飛行工作的特殊需要,飛行人員除享受現役軍宮的待遇外,還按照有關規定享受飛行人員特有的待遇。

飛行學員取得學籍後,從開學之日起計算軍齡,家庭享受軍屬待遇,學習期間一切費用由國家提供,同地方院校和部分軍隊院校相比,家庭可節省經費6-7 萬;

飛行學員在校學習期間的第二學年安排探親假;飛行學員畢業後任飛行軍官,授予空軍中尉軍銜,享受優厚的工資待遇,不需要考慮就業問題,解決了後顧之憂;根據個人飛行技能,享受飛行等級補助金和飛行小時補助金;飛行人員的行政職務,根據飛行年限一般均可由連職逐級晉升至師職。

為了保證飛行人員有強健的體魄,國家規定飛行人員有較高的伙食標準,學員在校學習期間享受學員津貼,畢業後按任命的職務、級別、軍銜發給相應的工資;每年可享受身體健康療養一個月;

飛行人員結婚後,配偶即可隨軍,隨軍後優先安排住房和工作,沒有隨軍的每年安排探親休假一次;單身的飛行員住飛行員公寓,房間設備齊全;飛行人員的子女參加地方高考、中考,凡符合空軍院校招生條件的,優先錄入空軍院校學習。

飛行員具體報名辦法等招生政策請關注空軍招飛網。

海軍招飛

海軍航空兵作為海軍五大兵種之一,伴隨著建設強大海軍的鏗鏘步伐和航母部隊的快速發展,正大踏步地由陸基躍向艦載、由近海駛向遠洋。航空兵部隊建設發展需要大批精英人才,海軍每年的9月份到12月份在全國普通高中招生飛行員。

報考考生預計高考成績能夠達到本省一本線左右,外語限考英語,數學、英語單科成績不能過低,綜合素質特別優秀的可加分錄取。

海軍飛行員需要通過嚴格的報名條件篩選,政審、體檢以及心理品格測評。海軍航空兵學院系一本院校,預計高考成績能夠達到本省二本線以上(外語限考英語),且數學、英語單科成績不能過低者方可報名。

高考成績優異者可推薦至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行軍地“雙學籍”聯合培養。

報考海軍飛行學員的基本流程是:

報名、初檢預選、全面檢測、定選錄取。一般從9月開始到第二年7月結束。報名工作由學校組織,考生在所在學校報名即可。

1)初檢預選:

一般在9-12月份實施,檢測站設在各地市。考生持由校醫和學校負責人簽字蓋章的《海軍航空兵學院考生報名表》、本人身份證、本人及父母戶口簿按規定時間、地點和要求,以學校、縣區為單位組織上站,主要進行體格檢查、政治考核和文化測試。

2)全面檢測:

一般於第二年2-5月份實施,檢測站設在指定城市。對初檢合格考生身體、心理品質、政治條件、文化成績等進行綜合檢測、考核,由海軍招飛辦提供食宿,核銷往返路費。

3)定選錄取:

一般於高考成績公佈後(6-7月份)實施,檢測站設在北京海軍招飛檢測站。考生須將“海軍航空兵學院”作為第一志願填報。海軍招飛辦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心理品質成績相加後的總成績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各省招飛計劃數130%-150%的比例,確定各省參加定選人員名單,依次進行體格檢查、心理品質檢測和政治考核。

由海軍招飛辦提供食宿,核銷往返路費。定選複查結束後,按合格學生高考成績、心理品質成績相加後的總成績由高到低排序確定錄取名單,報批後於當年7月中旬發放錄取通知書。

“3+2”模式培養

海軍飛行學員目前為5年全日制教育,按“3+2”模式培養,即前3年在山東省煙臺市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雙學籍”學員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完成大學基礎課程、航空理論和軍政基礎等教育訓練內容,第4、5學年在遼寧省葫蘆島市海軍航空兵學院完成初教機、高教機飛行訓練。

特別提醒:

考生須將海軍航空兵學院(航空飛行與指揮專業)作為高考第一志願填報,海軍航空兵學院屬最提前批次錄取的一本院校,不影響學生報考其他院校。

聯合培養(雙學籍)

海軍從每年招收錄取的普通高中畢業生飛行學員中,選拔部分高考成績優異、體驗飛行合格、符合普通高等學校錄取要求的學員,送入相關地方普通高等學校學習,同時註冊軍隊院校、地方普通高等學校學籍(簡稱“雙學籍”)。

地方普通高等學校負責文化基礎知識及相關專業理論教育,海軍航空兵學院負責飛行專業理論及實踐教育,時間分配由軍隊院校與相關普通高等學校根據教學需要確定,學制4年,學歷本科。

教學、訓練和管理等工作由軍隊院校與普通高等學校共同負責;學員畢業考核合格的,頒發軍隊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同時具印的畢業證書,並按規定授予相應學位,分配到海軍部隊從事飛行工作。

目前,海軍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招收培養“雙學籍”飛行學員。“雙學籍”飛行學員錄取分數線可下調一定幅度,其中北大、清華在考生所在省該校錄取線基礎上降60分(750分制)錄取,北航按考生所在省一本線以上錄取。學員在地方高校學習期間,享受軍隊院校飛行專業學員相關待遇。

民航招飛

民航招飛即民用航空公司(如國航、東航、南航等)委託高校(如中國民航大學、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航空運輸學院等)培養飛行學員,學習飛行技術專業。

報考民航飛行員的學生入學後所學專業為飛行技術專業,全國有12所院校開設了飛行技術專業(本科)。該專業需要學習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飛行性能與操縱原理等方面的知識,培養的是能在民用航空公司從事民航航線飛行駕駛,並且符合國際民航航線運輸機駕駛員執照標準和營運管理的高級飛行技術人才。

飛行技術專業基本學制四年,飛行學員完成全部課程,經過考核合格,可獲得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符合國際標準的商用駕駛執照、儀表等級資格等相關資質證書。

飛行技術專業屬提前批錄取專業,考生應根據各省各校要求填報志願。如本人未被飛行專業錄取,不影響考生填報的其它院校、專業的正常錄取。

飛行學生實行公費培養,學生在校理論學習期間只需按照國家教育部標準繳納學雜費等相應費用,飛行培訓費由民航公司承擔。如學生在國外航校進行學習訓練,民航公司承擔在國外航校學習期間食宿等相關費用。學生畢業時取得畢業證、學位證及相應資格證書後,分配至相關航空公司從事民航飛行工作。

目前,國內航空公司招收飛行員的主要方式是委託培訓,委託培訓的飛行學員分為兩種:養成學員和大改駕學員。

養成學員,是指民航公司招收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通過高考錄取在相關培訓院校(一般為中國民航大學或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完成四年本科學習,並完成初始飛行駕駛技術培訓。期間,安排部分學員到國外航校進行飛行技術訓練。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後進入民航公司。

大改駕學員,是指從大學生轉為飛行員,一般又包括“2+2”和“3+1”以及“4+1”三種,“2+2”是指接受兩年普通大學課程教育後,再接受兩年飛行駕駛專業教育,“3+1”是指接受三年普通大學專科課程教育後,再接受一年飛行駕駛專業教育,“4+1”是指大學本科畢業後,再接受一年飛行駕駛專業教育。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後進入民航公司。

第四大類:其他類

13、免費師範生

免費教育師範生是指報考教育部六所直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南大學)之一後有條件地接受免費師範教育的學生。

教育部六所直屬師範大學師範專業在各地都安排提前批次錄取,凡是達到以下三條的畢業生都可以自願報考:

一、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達到部屬師大在本地區的錄取分數線;

二、符合《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規定》,熱愛教育事業,畢業後願意長期從教;

三、身體健康,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有關規定。免費師範生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就業有保障。

免費師範生入學前需要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師範生免費教育協議書》,畢業後一般回生源所在地省份從事中小學教育十年以上。

到城鎮學校工作的免費師範畢業生,應先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服務二年。在畢業前及在協議規定服務期內,一般不得報考脫產研究生。

免費師範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

在相關省級政府統籌下,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落實免費師範畢業生的教師崗位,確保每一個免費師範生畢業後在中小學任教有編有崗。

在協議規定服務期內,可在學校間流動或從事教育管理工作。

到中小學任教滿一學期後,可申請免試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14、免費醫學生

國家在高等醫學院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重點為鄉鎮衛生院及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才。

免費醫學生分5年制本科和3年制專科兩種,以5年制本科為主,培養專業主要是臨床醫學和中醫學,經過5年或3年的培養後應按規定獲得相應的學歷、學位,不能正常畢業的要按規定退還已享受的減免教育費用。

免費醫學生主要招收農村生源,在獲得入學通知前,須與培養學校和當地縣級衛生部門簽署定向就業協議,承諾畢業後到有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6年。免費醫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生活費補助標準由各省結合實際確定,原則上不低於國家助學金補助標準,所需經費由省級財政在醫療衛生支出中統籌落實。

中央財政對中西部5年制免費醫學生按照每生每年6000元的標準予以補助。

2016年,國家招收5000名免費醫學生。

農村免費醫學生僅招收農村生源,報考學生須報名參加統一高考,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須在農村,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農村戶籍。

如何報考:

報考免費醫學定向招生計劃的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實行單列志願、單設批次、單獨劃線,在本科提前批次錄取。

免費醫學生定向招生計劃面向培養高校所在地全省(區、市)招生,原則上只招收農村生源,在符合投檔要求的考生範圍內,優先錄取定崗單位所在縣生源;生源不足時,未完成的計劃可在院校所在同批次補徵志願時重新公佈剩餘計劃,並按補徵的考生志願及錄取要求,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直至完成計劃。

免費醫學生錄取後、獲得入學通知書前,須與培養學校和定向就業所在地的縣級衛生計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簽署定向就業協議。

農村免費醫學生安排在本科提前批錄取,實行單獨劃線,原則上不低於招生學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按考生志願,從高分到低分投檔。計劃未完成時,可在招生學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下20分內按考生志願從高分到低分投檔。

農村免費醫學生在校期間,不得轉校或轉專業學習,學生戶籍仍保留在原戶籍所在地,畢業後可按有關規定遷入定向就業所在地。

15、港澳高校招生

香港和澳門高校是高考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熱點之一。2016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有12所高校在內地招生,澳門特別行政區6所院校在內地招生,除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兩所高校納入統招範圍外,其餘港澳地區高校在內地均實行自主招生。

各大港校報名申請日期一般從3月份開始,6月份截止。澳門高校多在5月-6月間報名。

16、民族班和民族預科班

面向少數民族考生的招生,錄取過程中都享受一定的加分優惠。

民族班是指導性定向招生,鼓勵畢業後回生源地就業,不需要多讀一年的預科,學制與正常的本專科相同。民族預科是在正常的本科教學或者專科教學前,被錄取考生要多讀一年高中的文化課,就讀院校一般是被錄取院校委託培養的其他院校。

民族班招生的相關專業,在批次線上完不成計劃,可降分投檔,降分幅度一般在40分左右。

少數民族預科若在批次線上完不成計劃,可在規定的降分範圍內降分投檔(本科降分幅度在80分左右,專科在60分左右)。

報考民族班的考生不需要單獨填報志願,在同批次相關院校中正常錄取。

民族預科錄取是在相應批次院校錄取結束後單獨進行,考生需要在相應批次後面單獨填報少數民族預科志願。

17、中外合作辦學

中外合作辦學是指中國教育機構與外國教育機構依法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教學活動。

按辦學主體分為兩類,一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如寧波諾丁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等大學;二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如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班戈學院、湖南農業大學國際學院下屬的所有專業屬於這種情況。

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勢主要集中在課程優勢、語言優勢、就業優勢和費用優勢四個方面。

適合人群:

適合有良好英語基礎,且有意向出國留學,家庭經濟能力較好的學生。

如何報考:

一、到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網上確認。在監管網上,會明確標明是辦學項目還是辦學機構。需要指出的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是國家近幾年重點鼓勵和支持的一類中外合作辦學方式。

二、考生首先要關注在入學時是否能夠同時取得兩校學籍。能夠同時取得兩個合作學校的學籍說明這個合作辦學機構的生源質量、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質量是得到兩校共同認可的;

證明兩校已經確立了堅實的、實質性的合作關係;學生實實在在地可以享用兩所合作大學的教育教學資源。這對保障學生入學後的權益是至關重要的。

三、要有良好的英語基礎,切忌為了進某所大學而忽略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所開設專業對學生英語有較高要求這一基本事實。

不論學校對考生及入學後的英語水平是否提出了具體要求,由於英語是唯一的學習、獲取知識和溝通交流的語言,學生入學後都必須過英語關。而且畢業後,如學生想到國外繼續深造,國外好的大學都會對英語有非常具體的高要求。

四、要有接受和適應多元文化的能力和基本素質。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的授課老師,甚至學生,都來自世界各地,有著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學生能夠快速適應、接受並融入這一多元的文化環境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摒棄用陳舊傳統方式方法解決學習問題的心理準備。

五、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學習,更多地是靠學生自身的約束力和努力。這裡不是保險箱,這有激烈的競爭、嚴格的學術要求和管理規定,也有較為繁重的課業壓力,達不到設定的學術標準和要求就有可能被淘汰。所以,學生應該具有敢於直面挑戰、承受重壓的堅強意志,不怕困難和克服困難的心理準備。

六、家庭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支持學生完成學業,甚至是為將來的出國深造做準備。

18、定向招生

定向招生是指在招生時就明確畢業後的就業方向的招生辦法。其目的是為了鼓勵學生到農村及比較艱苦的地區工作,“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考生自願填報有關高校定向就業招生志願並按有關政策錄取,一旦被錄取為定向生,須在入學註冊前與高校及定向就業單位簽訂定向就業協議。

關於定向招生,有一個誤區,很多人理解為指定在某個省招生或者指定招收某些學生,類似“點招”。實際上,此處的定向生指的是畢業以後必須到指定的地區或者行業就業。“定向”定的是就業。

適合人群:

畢業後有意向在艱苦地區、艱苦行業就業的同學。

定向生一般可以獲得降分錄取,和減免學費的優惠。目前,多數高校已基本停止招收定向生。

如何報考:

1、填寫《定向生志願表》。高校應根據考生填寫的定向志願錄取定向生,並在錄取通知中註明定向地區或部門。

2、定向就業招生與非定向招生應同時進行投檔錄取。

19、高職院校單招單考

高職單獨招生以前指的是面向中專、技校、職高畢業生考試和錄取都單獨進行的高考,現在普通高中畢業生也可報考高職單獨招生。

普通高考高職和單考單招高職的考試科目均為“3+X”,“3”同樣包括語、數、外三科,均實行統考,各科滿分都為150分,只是考試試卷不同。“X”也有不同。

普通高考的“X”指文綜(史地政)或理綜(物化生),單獨招生的高職考試中的“X”指的是一科綜合專業課或專業基礎課、職業技能課兩科,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題和考試。

適合人群:

職高、中專、技校學生或掌握專業技能的學生。

如何報考:

文化課語、數、外的考試時間與普通高考一致,在6月7日和8日進行,但考試內容和要求一般會簡單一些。專業課加試一般在高考之後進行,由招生學校負責組織。

錄取方式:

高職單考單招實行單獨錄取,根據考生語文、數學、外語考試成績,按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劃定統一的錄取控制分數線。招生院校在控制分數線以上,結合考生綜合專業課或專業基礎課、職業技能課成績,按志願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第五大類:成人類

20、成人類

主要有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廣播電視大學、網絡教育等。適合高考落榜或因為其他種種原因喪失學習機會的社會人員,和需要提高學歷層次的在職人員。

成人高考

成人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的簡稱成人高考,是我國成人高等學校選拔合格的畢業生以進入更高層次學歷教育的入學考試,屬於國民教育系列,列入國家招生計劃,參加全國招生統一考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組織錄取。

成人高考分為專科起點升本科(簡稱專升本)、高中起點升專科(簡稱高起專)和高中起點升本科(簡稱高起本)三個層次。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就是我們所說的“自考”,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通過國家考試促進廣泛的個人自學和社會助學活動,貫徹憲法鼓勵自學成才的有關規定,造就和選拔德才兼備的專門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廣播電視大學

電大即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以及地方各級廣播電視大學,簡稱“電大”。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是採用計算機網絡、衛星電視等現代傳媒技術,運用印刷教材、音像教材、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等多種教學媒體,面向全國開展遠程教育的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

網絡教育

也稱遠程教育,是成人教育學歷中的一種。是指使用電視及互聯網等傳播媒體的教學模式,通常是業餘進修者。由於不需要到特定地點上課,因此可以隨時隨地上課。

學生亦可以透過電視廣播、互聯網、輔導專線、課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種不同管道互助學習。招生對象不受年齡和先前學歷限制,為廣大已步入社會的群眾提供了學歷提升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