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高招錄取防騙提示,6招教你辨別錄取通知書真假!

2018高考結束,各地填報志願也落下帷幕,錄取工作緊鑼密鼓進行,這個時間段也是涉高考招生類詐騙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花式騙法已經在路上。教育部、各地教育廳等部門幾乎每年在高招季都會發布相關注意事項,提醒考生和家長。

教育部表示,隨著技術發展,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一些招生詐騙披上信息化外衣後又捲土重來。因此列舉了詐騙分子常用的伎倆,並針對性地給出防範提示,希望考生和家長們認真查看,謹防被騙。

教育部發布高招錄取防騙提示,6招教你辨別錄取通知書真假!

提示1

助學金正規申請 個人信息別外洩

2016年,山東臨沂的高三畢業生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績被南京郵電大學英語專業錄取。當年8月21日,剛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徐玉玉接到詐騙電話,被陳文輝等人以發放助學金的名義,騙走了全部學費9900元。隨後,徐玉玉在報警回家的路上猝死。

2017年9月15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陳文輝、黃進春、陳寶生的上訴,維持被告人陳文輝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等判決。

教育部提醒考生,當接到自稱教育、財政等部門工作人員的電話,要發放“國家助學金”、“返還義務教育費”、“助學扶助款”等時,考生及家長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繫求證。不要隨意透露家人姓名、電話、職業等相關信息,堅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也發佈預警強調,無論是哪個單位、個人提供資助,都不應要求學生在電話中告知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驗證碼等信息,也不會要求繳納任何費用或在ATM機和網上銀行進行操作。如有類似要求的,學生和家長可先向學校老師和當地教育部門諮詢,千萬不要擅自按照對方要求操作,以免上當受騙。

提示2

提前錄取莫輕信 官網查看最保險

小王收到自稱某大學招生辦的電話,稱因藝術類院校提前招生,小王的錄取狀態為“自由可投”,如果想被學校錄取,需提前交納學費,否則有退檔無法錄取的風險。信以為真的小王向對方支付了8000元。

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表示,高招提前批次錄取主要針對的是軍事、國防、藝術類院校考生,錄取工作全部實行異地遠程網上錄取,由專門的計算機系統按志願和投檔規則投檔,不受任何人為因素影響。對於收到的任何以招生為由的電話短信,不要相信,考生可通過教育考試院官網查詢錄取信息,切不可“病急亂投醫”,以免上當受騙。

提示3

內部指標空虛有 軍校招生標準同

小劉一心想報考軍校成為國防生,可分數還差一點,此後他收到自稱為某軍校招生辦主任的電話,稱學校有“內部招生指標”,如果小劉想上軍校,得先交保證金。為打消小劉顧慮,對方還通過QQ給小劉看了學校的招生公文,小劉對此深信不疑,當即交付保證金5000元。

教育部發佈防範提醒指出,軍校招生與其他地方高校招生相同,有嚴格的程序和規定。軍校招生沒有“內部招生名額”的說法,軍隊和武警部隊不允許任何個人私自攜帶招生公文,招生過程也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長展示公文這一環節。詐騙的最終目的是繳費,考生及家長不要上當受騙。

提示4

培訓補課要分清 實地查看最重要

唐女士收到女兒娜娜老師的QQ信息,稱可讓其女兒報名上某大學的學前培訓班。唐女士向對方轉賬1200元,後電話聯繫女兒老師,對方稱QQ被盜並未發送此信息,才發覺被騙。

教育部表示,不少學生家長會提前為準大學生做足準備,但一定要選擇合格規範的培訓機構,如果招生廣告打著與名校合辦的名義,家長要主動證實培訓班的資質,最好實地查看了解,要保證教學質量,不花冤枉錢。

提示5

高招會應接不暇 若要收費需警惕

陳同學高考結束後,參加了大大小小很多場高招會,但對於錄取環節和步驟還一知半解,他在某網站諮詢“網上專家”,告知要交納800元諮詢費,小陳為了聽所謂“名師”的一對一輔導,把錢轉賬給對方。

教育部表示,考生參加志願填報指導諮詢活動一定要認清主辦機構,學校會有專門的活動通知,考生及家長要按照學校的通知前往。對於社會舉辦的收費性質的志願填報諮詢輔導活動要提高警惕,所有的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佈為準。

教育部發布高招錄取防騙提示,6招教你辨別錄取通知書真假!

高招詐騙六大套路

1

利用虛假招生網站詐騙

不法分子自稱是高校或招生辦某領導的熟人,有“內部指標”等名額,通過索取活動費、學雜費等名目實施詐騙。

2

辦理“特殊類型”加分優惠誘騙

不法分子冒充教育局、學校領導,自稱能幫未上線考生獲取降分優惠或加分福利,以通過特殊關係或渠道幫分數不夠的考生以“特殊生”錄取為誘餌進行詐騙。

3

發送鏈接植入木馬誘騙

不法分子向考生及家長髮送帶有鏈接的“服務短信”。一旦點擊鏈接,手機立刻被植入木馬病毒,進而綁定的銀行卡賬戶、密碼等資料被竊取,錢財也被轉走。

4

“高考補助金”轉賬詐騙

考生信息洩露,不法分子冒充政府部門工作人員,通過電話準確報出考生姓名、學校等信息獲取考生信任,然後通知考生可領取“高考補助金”,誘騙考生或家長在ATM機上操作進行轉賬。

5

偽造錄取通知書詐騙

不法分子故意混淆不同招生類型,拿自考助學班、網絡教育班的入學通知書矇騙考生及家長;或按照招生學校的網站製作假網頁發佈虛假錄取信息,並寄送假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費轉入指定賬號。

6

假冒軍校招生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偽造軍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矇騙考生和家長,以“內部招生指標”、“計劃外招生指標”、“軍校擴招”等為幌子,向考生及家長寄發通知書,伺機詐騙錢財。

一些高校錄取通知書也開始發放了。關於錄取通知書,有哪些常識,要怎麼樣辨別真偽呢?一起來看!

錄取通知書哪些常識要知道?

教育部發布高招錄取防騙提示,6招教你辨別錄取通知書真假!

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中一般包括通知書、入學須知(注意事項)、資助政策簡介、學校簡介等,有的學校還配有銀行卡等。

注意事項:

拿到通知書,當場打開,根據清單,詳細檢查裡面的物件,以防誤領。同時,考生根據錄取通知書中的入學須知準備物件和學費等大學報到所需用品。如有疑問,都可以撥打錄取通知書裡面提供的電話諮詢。

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

錄取通知書是根據批次和院校來確定發放時間。一般7月是提前批和本科批次的發放、接收時間。8月是高職專科批次的發放和接收時間。

錄取通知書如何辨別真偽?

教育部發布高招錄取防騙提示,6招教你辨別錄取通知書真假!

第1招:查錄取真假

考生應通過本省教育考試院(招生辦)公佈的正規渠道查詢自己的錄取信息。如查詢到的信息與錄取通知書一致(包括錄取學校名稱、專業和層次),就是經教育考試院辦理了正式錄取手續,否則,就不是普通高校正式錄取的通知書。家長和考生也可登錄報考學校網站查詢學校的新生錄取名單。

第2招:查學校真假

考生收到的錄取通知書必須由教育部公佈的具有普通高等學校學歷教育資格的並且當年在本省招生的學校發出。這些學校的名單可在教育部網站、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本省教育考試院網站或發放的招生資料上查到。另外,考生填報的志願是高考錄取的依據。如果考生根本沒有報考某一大學,卻收到了該校的“錄取通知書”,那麼就十分可疑。

第3招:看錄取日程

高考錄取通知書的投送工作隨每批次錄取進程陸續進行,將在7月中下旬進入高峰期。有的非法組織或個人,會搶在正規通知書發放之前,發放所謂的“錄取通知書”,以搶佔生源。考生可以根據本省錄取日程來判斷錄取通知書的真假。

第4招:看郵件

正規通知書是通過郵政快遞送到考生手中的,使用的是錄取通知書專用信封,接收此類郵件需要現場出示准考證、身份證、戶口簿等有效證件。很多省市還和郵政部門合作,開通了“高考通知書查詢”功能,輸入准考證號或考生號,即可查詢高考錄取通知書的寄送狀態和位置。

第5招:看校長簽名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各普通高校錄取通知書除加蓋高校章外,還由校長簽發錄取通知書,並對錄取結果負責。考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可以查看校長的簽名對不對,如果沒有簽名,或者簽名不對,則要小心了。(注:高校錄取通知書簽發人詳見各高校網站)

第6招:查學籍真假

學信網是高等學校學生學籍學歷電子註冊信息查詢的唯一網站。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相關機構按照國家招生規定審核考生錄取數據,將審核通過的數據報送教育部彙總複核後作為高等學校新生入學資格複查和學籍電子註冊的依據。高等學校對報到新生進行錄取、入學資格複查,對複查合格的學生予以學籍註冊,複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學資格;對放棄入學資格、保留入學資格、取消入學資格的學生予以標註。新生入學後,可登錄學信網實名註冊,然後查詢、核實本人身份信息和學籍註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