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故宮中從未對外開放的祕密之地


說到國內的建築,最宏偉壯闊的就數紫禁城了,它更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建築之一,而不管是它的建築風格還是歷史文化都吸引了不少的人。

儘管作為一個著名的歷史景點,但人們參觀到的,都是能對外公開的,然而當中還有一些卻是未公開的。像圖中的建福宮,雖然有關建福宮的說法也是多種多樣,但也只是一處在1923年被燒燬的花園。

未對外公開的開有其他的一些宮殿,圖中的養心殿內掛有光緒帝寫的又日新的牌匾,這三個字出自《禮記大學》,激勵人棄舊圖新。

還有的就是,冷宮也是不對外開放的,紅色的床榻,華麗的地毯以及邊上同樣赤紅的柱子,卻是襯托出了一副只聞新人笑,不聞舊人哭的情境。

而另一處,殘舊的床幔,落了厚厚灰塵的被褥上還有舊主留下的雜物,不知它的主人是怎樣的一位的佳人,又是怎樣在這宮牆內待紅顏老去。

又或者是已經破舊不堪的宮殿,遍佈的灰塵讓整個宮殿都透露著一股濃重的歲月感,未加修繕使得它和公開的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了,除卻這些特殊的宮殿院落外,其他未公開的部分大多都是一些經歷了歲月沉澱的角落過道,連內裡的一座銅像都飽受風霜。

兩面紅色宮牆中間空出的小道,已經是雜草叢生,一入宮門深似海,這寥寥的一生也變得如此繁長。

還有已經荒廢到看不出原本面貌的一些建築,只見破舊的木柱,松塌的房簷以及褪落的牆體。

不管是公開的部分還是未公開的部分,它們都是一個整體,一個承載著深厚文化歷史的載體,鏈接了過去記憶的同時也彰顯了積沉著的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