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就是給他溫柔去愛,給他利劍去抵抗

養孩子,就是給他溫柔去愛,給他利劍去抵抗

這幾天21歲花季少女慘遭殺害的新聞震驚國民。兇手如此之殘忍,生命如此之凋零,讓人憤怒,讓人痛心疾首。也不禁讓父母寒顫的反思,我該如何做,才能保護好我的孩子。

孩子在0-3歲,基本上是和父母寸步不離的,他們的世界就是父母。嬰幼兒心理專家早已給出建議,這個時候是父母和孩子建立鏈接的好時機。這個時候的孩子需要父母,依賴父母。那就儘管把父母之愛淋漓的表達出來,讓他去依賴。

他們雖然什麼都不懂,但是和父母的眼神交流,感到不舒服就有父母的保護,這會讓初來到這個世界的他們更感覺到溫暖和力量,也更有利於他們小小人格和情感的建立。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得到了足夠的保護和依賴,成年後,更有愛,獨立。所以,不要急急的就斷奶,就放托兒班,就讓他們自己睡,就讓他們學著去獨立。這個時候的他們不需要這些,他們需要被保護感,有依賴感,這樣才能走好成年後的世界。

3-6歲的孩子,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這個世界太形形色色,作為父母,我們要時刻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他們的後盾,無論遇到什麼事情父母都會給你保護,護你周全。

想起來小時候,自己被告訴說是父母垃圾桶撿來的,別人送的等等,我害怕了好幾天,就怕自己犯錯,爸爸媽媽不要我了。雖然長大後會明白這只是一個玩笑,但那時,是真真切切的害怕,所以我長大後,一直都在懷疑自己特別在乎別人的看法,是不是跟這有關。

看吧,小時候的不安全感會隨著長大,在記憶裡越來越深刻,甚至影響成長。

所以,如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他們的堅強後盾,那就眼帶溫柔的告訴她/他,他/她是你的天使,是寶貝,極盡的去表達你的喜愛,去傳達父母對子女的愛。愛,會讓他們更堅強,勇敢。

但是,也就是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並不都是像父母這般愛你。畢竟,我們細心愛護的孩子,怎能讓一些成年變態損耗一分毫毛。

他們開始接觸外界了,要告訴他們,受了委屈和欺負要告訴父母,不要一個人躲在角落偷偷哭泣。要告訴他們,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傷害你,包括身體和心靈。

對於父母,很容易忽視的地方就是性教育的引導。要告訴他們,你身體哪些部位不要讓別人觸碰,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可以因為糖果或玩具而答應陌生人的要求。你永遠都想象不到一些成年變態會怎樣傷害到你的孩子。

6-18歲,按照中國父母的模式,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最容易被溺愛的時期。如果你給孩子的是一腔溺愛,允許她/他無法無天,過於自我,這真的不會帶來好的結果。

這個時候的父母狠狠心,讓孩子去吃些苦吧,開始嘗試著讓他們去接觸這個真實的世界。除了學業安排,在你可以監視安全的範圍,鼓勵他/她去打工,儘可能的去多參加活動,去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在你可以保護的情況下吃些苦,吃些虧,才可以減免,當他/她真的去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帶來的大小傷害。

18歲後,上大學的他們開始長時間的離開你了,他們開始真正的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他們的感情觀開始確立。父母的任務依然艱鉅。你當然希望,兒子勇敢,陽光,善良;女兒,獨立,堅強,不容易被誘惑。這個時候,你前面做的努力都會得到想要的效果。

他們在學業上努力上進,也會渴望美好的感情,但已經學會了擦亮眼睛,去真誠的愛一個對的人。

父母所有的愛與忍耐,都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有能力去愛人,也有本事去抵制傷害,學會自我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