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入伍簡辦或不辦,你贊成嗎?宣城宣州區出台移風易俗倡議書

婚禮宴席不超過10桌,隨禮金額不超過200元;滿月週歲、升學入伍等不辦或簡辦……宣城市宣州區近日出臺《關於在全區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的實施意見》,其中引人關注的是,在開展喜事新辦方面,該《意見》對宴席數量、隨禮金額、車隊數量等提出了較為細緻的標準。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昨天從宣州區文明辦瞭解到,這一實施意見中還要求黨員幹部嚴格落實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備案制度,今後可能會要求黨員幹部依照上面倡導的標準操辦。

從簡辦婚禮標準很具體

“堅持從簡操辦婚禮,倡導婚禮車隊規模不超過8輛,婚禮宴席不超過10桌,菜金標準不超過 1000 元/桌,隨禮金額不超過200元/人。”

今年 6 月,宣城市宣州區出臺了《關於在全區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的實施意見》。其中對堅持從簡操辦婚禮提出了具體的倡議,引發關注。“現在送禮都送不起了,關係稍微好點的,結婚最少五百。新人結婚都講究排場,大酒店、幾十桌,累人得很。”宣城市民劉琳對記者說,除了結婚要送禮,生孩子要送禮,孩子週歲也要送、搬家也要送、開業也要送,隨禮的壓力很大,對於政府出臺的意見她很贊成。

記者注意到,該《意見》中明確指出,除了提倡從簡操辦婚禮,還提出了抵制高價彩禮、惡俗鬧婚,並提倡滿月週歲、升學入伍、喬遷新居、開業店慶等不辦或簡辦。

在喪事簡辦和文明祭祀方面,該《意見》提出引導城區群眾不在小區裡辦喪事、到2020年實現每個鄉鎮至少建設一座農村公益性公墓、清明冬至期間在小區統一設立祭祀區、在農村成立紅白理事會等。

對黨員幹部不只是倡導

“雖然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從簡操辦,但對普通群眾來說,這只是一個倡導。”宣州區文明辦思想道德科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意見發佈後,他們已經通過幹部入戶走訪的方式進行宣傳,預計走訪超過一萬戶居民,向大家宣傳移風易俗的新觀念。

雖然對群眾來說是倡議,但記者注意到,意見中要求黨員幹部起到示範引領作用,對他們的要求都用了“嚴禁”一詞,包括嚴禁大操大辦、嚴禁在小區內搭設靈堂等。還明確提出,“嚴格落實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備案制度,事前(後)要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或本單位黨委(黨組)備案。”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昨天從宣州區文明辦瞭解到,該區接下來可能會對黨員幹部操辦婚禮的標準提出要求,應該不會超過《意見》中倡導的標準。

婚宴不超過10桌,菜金不超過1000元/桌,隨禮不超過 200 元/人……宣州區出臺的《意見》可謂細緻入微。相比於外地“隨禮不超過 50 元”之類的倡議,宣州區出臺的《意見》明顯更現實,也更容易為大眾所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官方提出的倡議,而非要求全體市民必須執行。雖然說“法無禁止即可行”,政府不應該過多幹涉民間合法行為,但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從這個角度來說,《意見》的出臺無可厚非,“倡導”而非“強制”的定位也很正確。

其實,“隨禮”早已讓很多中低收入者不堪重負。拋開極個別想通過“辦酒”撈點錢的人,大部分的“辦酒”都是受面子驅動。在不少人看來,婚喪嫁娶,對主人來說,辦不辦是面子問題,辦多大也是面子問題;對客人來說,隨不隨禮是面子問題,隨多少禮也是面子問題。最終,死要面子活受罪,主客雙方都苦不堪言。

當然,人情往來是中國人久而有之的傳統,也在一定程度上維繫著倫理關係。要想在移風易俗上一蹴而就,恐怕也不可能。《意見》的推行,政府還得多樹典型,尤其是能影響大眾價值觀的公眾人物、知名人士,需要在移風易俗上先行一步,為大眾起到榜樣和標杆作用。

讓人情往來回到“人情”的本意上來,不再成為拼面子的負擔,這恐怕就是此次宣州區出臺《意見》的善意所在。

蒙國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