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替代的愛

18歲的女孩蘇菲,由於從小患有先天性疾病,兩條腿不一邊長而無法正常行走。

“媽媽,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小時候,蘇菲總是這樣問。

“乖,等你長大就好了。”看著女兒可愛的小臉,媽媽安慰著,心裡卻是默默在滴血,因為她知道,要讓女兒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走路、奔跑,可能會很困難。

無可替代的愛

蘇菲出生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運動障礙疾病,這種病會影響小孩的發育,特別是走路,只有經過手術和艱苦的後期康復訓練才可和正常人一樣。

“蘇菲,我們試著左腳往前,好不好?”媽媽耐心的引導,蘇菲卻依然站在原地,表情痛苦,挪不了步。三歲的小孩,正是滿地撒歡,到處奔跑的年齡,蘇菲卻只會站。由於疾病影響,她比同齡的孩子發育慢了一大截,而且站一會就可能摔倒。為了治好蘇菲的病,名醫專家都尋遍了,得到的答覆都只是一聲嘆息。蘇菲的媽媽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但她的爸爸想再要個孩子與媽媽產生了分歧,最終留下了她們母女二人,與別的人結婚了。

看著別的孩子去遊樂場、去野營,自己卻不能,蘇菲哭鬧過、埋怨過,但是她發現,其實媽媽比她更傷心、無助。多少次睡夢中,她聽見在媽媽在啜泣,但卻從未在自己面前表現出來過。

小小年紀的蘇菲似乎比別的小孩更懂事,總是不停地練習著走路,跌倒一次就爬起來。她不想被別的小朋友稱作“殘疾人”、當做另類,更不想媽媽擔心難過。

也許,是母子倆堅強、執著的信念感動了上天,終於,10歲的時候,經醫院檢查身體狀況良好,可以接受手術了。

短暫的欣喜過後,母女倆又陷入了憂愁。這些年,為了給蘇菲看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親戚朋友的錢也都借了一個遍,現如今,做手術幾十萬的醫療費對於她們一家來說,就好像個天文數字。可即便如此,媽媽還是鼓勵蘇菲要勇敢,要有信心,一切都會解決的。

蘇菲知道這些年媽媽的辛苦,為了自己能早日治好病,到處尋醫問診,白天在工廠裡打工,晚上兼職在餐廳洗碗,節假日去景區門口發傳單......想著想著,眼淚再也控制了,滴答滴答的落了下來,蘇菲快速用手抹去,她怕媽媽看到。

眼看著手術的日子就要到來了,手術費卻依然差很多。就在她們焦急萬分的時候,醫院打來電話,特意免去她們醫療費的一半,剩餘部分可以後分期慢慢還上。聽到這個好消息,蘇菲媽媽感動的哭了,不停地說著“感謝感謝”。

第一次手術,蘇菲心裡很害怕,手一直在發抖。“媽媽就在你身邊。”握著蘇菲的手,媽媽輕輕地安慰著,直到蘇菲露出了堅強的微笑。手術結束後,麻藥散去,蘇菲腿部的骨頭好像被拉伸過一般,疼痛順著全身的毛細血管蔓延,她疼滿頭大汗卻始終沒有哭,倒是媽媽不時地擦眼淚。

“手術很成功”,醫生告知她們,一定要按照要求做術後康復訓練,這樣才會更好的恢復。蘇菲點點頭答應。

康復訓練過程中,蘇菲每天早早起床,剛開始,腿會不受控制,每邁開一步都無比艱難;逐漸地,可以連續邁步了,可以走穩了......這期間,蘇菲胳膊被摔骨折過,門牙也被摔斷過,但她從來沒有哭,一直堅持訓練。

18歲的時候,蘇菲已經做過3次腿部校正手術,2次腳部修復手術,她勇敢的承受著生活給她的所有考驗,嚐盡所有的痛苦,但始終沒有放棄。終於,在生日這一天,她像正常人一樣走在了大街上,並且穿著夢寐以求的高跟鞋,她想要去幫媽媽買件像樣的衣服,然後回家,好好擁抱那個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媽媽,告訴她“我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