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錦城學院到哈佛大學 看她是如何做到的

錦城學院08級學子鍾雨霄夢圓世界頂尖名校 母校校長鄒廣嚴攜全體師生表示熱烈祝賀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2008級學子、首位哈佛校友鍾雨霄返校,受到了師生的熱烈歡迎。校長鄒廣嚴親切接見了鍾雨霄,向她表示熱烈祝賀,希望她繼續努力奮鬥,在學業上再攀高峰,爭取成為世界頂尖的教育學專業人才,大步走在學術研究的前沿,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錦城人的貢獻。

從錦城學院到哈佛大學  看她是如何做到的

在今年年初,鍾雨霄分別向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以及哥倫比亞大學四所學校遞交了求學申請,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是她收到的第一份offer。出於對教育行業的熱愛,她在專業選擇上填報了教育學專業,專業方向選擇了課程設計,她今年9月即將赴哈佛大學深造。鍾雨霄告訴記者,哈佛大學對申報學生的GRE成績以及本科階段的綜合成績等非常在意。在這方面,她除了有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研究生期間學到的翻譯能力和學習、研究能力外,在錦城學院的專業成績以及本科期間積累的寫作能力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學習和工作期間,她曾獨自遊歷過美國、東亞、東南亞等多個國家,提升和拓展了她的眼界和思想,獨自去印度給貧民窟小孩支教的經歷也成為她申請文書中的亮點。“我在文書中表現了自己對學習的激情、對工作的領悟以及自己的思想體會等,綜合各方面的表現,這是哈佛大學最終向我伸出橄欖枝的原因。”

此次返校,她先後拜訪了校長鄒廣嚴,副校長王亞利,校長助理、學工處處長馮正廣,文學與傳媒學院院長毛建華,原輔導員、校辦公室秘書科科長溫晶晶,原輔導員、團委副書記、校友辦副主任李靜嫻,並向恩師們獻上了鮮花。領導與老師們紛紛向她表示了祝賀,對其未來的發展給予了鼓勵,提出了期望。鍾雨霄深切表達了對母校辛勤培育的感激之情,祝福母校越來越好。

文/甘雨絲

攝影/謝汶岐


“哈佛”女孩鍾雨霄採訪全紀實

從錦城學院到哈佛大學  看她是如何做到的

3月3日,“錦城學院首位哈佛校友誕生”的喜訊席捲了“錦城”朋友圈。故事的主人公,是來自文學與傳媒學院2008級對外漢語專業的校友鍾雨霄,她當天剛剛獲得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專業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她在校期間就是一名“英語達人”,積極參加各項英語競賽並斬獲佳績。本科畢業後,她以雅思7.5的高分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後一直從事著她所熱愛的英語教學工作。半年前,她萌發了繼續求學的衝動。於是,她開始著手準備申報哈佛、斯坦福、哥倫比亞、賓夕法尼亞等四所常青藤高校。經過不懈努力,她最終以GREverbal全球排名前4%的成績拿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其他幾所高校的錄取結果將在3月底發佈,而不管結果如何,她已選擇就讀哈佛)。

3月6日,鍾雨霄帶著滿滿的感恩之情回到錦城,與母校恩師共同分享這份喜悅。當日,鍾雨霄也接受了記者採訪,訪談內容如下:

記者:首先要恭喜你如願獲得哈佛的錄取通知書。作為08級學子,你周圍應該有很多同學已經選擇結婚、生子、工作,生活慢慢穩定下來,但你為什麼還選擇出國深造、繼續求學?

鍾雨霄:我覺得學習這件事不是說畢業就停止了,它應該是一直要堅持做的一件事情。也就是之前在我去香港中文大學讀書的時候,我在那邊學了非常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要成為一個“Lifelonglearner”,就是“終生學習者”,我現在雖然已經結婚了,但這不影響我的職業規劃與學術追求,學習不是某一個階段的事,而是所有階段都要做的一件事。

記者:據我所知,您不止申請了哈佛一所世界名校?

鍾雨霄:對,當時選擇了四所學校,這四所學校是我覺得我要去追尋第二個碩士文憑的話會去選擇的幾所學校,就包括哈佛,斯坦福,賓大和哥大這四所。

記者:都是世界頂尖的高校啊!您擇校的標準是什麼呢?

鍾雨霄:首先源於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其次是學校本身的實力。我鎖定了全美或者是全球排名前幾名教育學院,但每個學校申請的專業都不太相同,每個學校特色的地方不一樣,我都是有所考慮側重的。

記者:就您的求學經歷而言,你對錦城學院怎麼評價?

鍾雨霄:錦城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也是讓我自己有所反思,然後再去追尋夢想的一個地方。我在這裡收穫很多,勇氣、友誼、關愛與指導。所以錦城對我的人生來說是非常特別的一個學校,可以說是一流學校。

記者:這次回學校發現“錦城”的變化大嗎?

鍾雨霄:我覺得錦城的變化還挺大的,新修了體育館了,和平大樓等,學校的硬件設施越來越好。還有老師這一方面,在之前和輔導員及一些老師的交談中我也能看出錦城的軟實力有非常大的提升。

記者:可否分享一下您在錦城四年時光中最美好的經歷?學校最讓您難忘的地方是哪裡?

鍾雨霄:其實大學印象深刻的地方太多了,我覺得能算是我人生最開心的時光了。大學的時候,首先朋友是在這邊,我們當時所有的同學都非常團結,一個專業裡面同學關係都特別好,尤其是寢室裡面的同學,每天一起上課,一起自習,都非常的要好。還包括在大學裡面參加的一些比賽,還有跟老師的一些交流,我覺得印象都非常深刻。在錦城,所有回憶都很美好。

記者:小考一下:您還記得錦城的校訓和理念嗎?

鍾雨霄:嗯,我記得校訓是“止於至善”,印象非常深刻,然後學校的教育理念:“三講三心、三練三創、一體兩翼”,這些至今都深深的影響著我。

記者:感謝分享,我們聽說您這麼年輕已經獨自走遍了很多國家,讓人非常羨慕,您是怎麼計劃自己的時間呢?這些經歷對你的人生產生哪些影響?

鍾雨霄:規劃時間這一塊我覺得不僅是學生,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非常重要,我現在跟很多的朋友交流,發現他們的生活狀態都是和時間規劃有所聯繫的。尤其是在工作後,下班之後晚上的時間必須要安排利用起來。有一段時間,我為了在GRE上有一個很高的分數,選擇了放下工作,去實現這個目標。我總覺得為了實現一個更重要的目標而去放棄一些東西是值得的,而且我認為什麼時候都可以從頭來過。

記者:所以你認為這些經歷也是哈佛最終錄取你的主要原因之一嗎?你認為自己哪方面的條件(或者說長板)是最吸引哈佛的呢?

鍾雨霄:當然我無法輕易揣測面試官的想法,但除了這幾所學校的硬指標外,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對信息數據的把握。就像我之前報學校的時候,就專門花時間去分析過這幾所學校的信息,比如哈佛最硬的指標就是成績,當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成績後,哈佛會看你是否有與他相同的理念。哈佛的理念就是“你是否改變過世界”。這裡“改變世界”不是說你一定對這世界有所什麼大的作為,也可以是對你周遭環境,周圍人事的改變,要體現自己有一顆想要改變世界的心並突出自己為之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當然,前提條件是你的硬指標必須達到。

記者:那您在申請的過程中有遇到過什麼困難嗎?可想而知其實這個階段非常糾結,您一次也沒有想過要放棄嗎?

鍾雨霄:分分鐘都想放棄,因為遇到太多困難了,但如果努力堅持過來的話,那就是“應該的事”。在前期申報的時候,那些成績,申請文書,包括自己的一些軟實力,背景,都是需要自己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查詢資料必須去完成的,而這個過程非常磨人,需要足夠的耐心去完成。不過好在我身邊有家人、朋友的支持,最終我還是堅持了下來。

記者:據我所知你全靠自己獨立去完成了一系列繁瑣的申請流程,這讓人非常佩服!在錦城和哈佛之間,我們知道您曾憑藉雅思7.5的高分獲得了香港中文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錦城、港中大、哈佛,您能用三個詞語或者三句話來形容一下您這三個人生不同階段的變化嗎?

鍾雨霄:是的,如果你連求學申請都搞不定,你有什麼能力完成繁重的學業,你用什麼去扛起你的夢想呢?所以這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它是“應該的事情”。要形容不同階段:首先,我覺得錦城是我尋求知識,為我打下基礎的地方,我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和方向,我有通過看書去積累了知識和奮鬥的力量;港中大是確定人生目標的地方,因為在那裡讀書的時候,我有機會結識更多來自不同地方人,這幫助我構建了新的認知體系;現在到了哈佛,我認為它將成為我尋求人生意義的一個階段,你會想你為什麼要去做、要不要去做、怎樣才能做好。

記者:我們知道您在畢業後曾多次返校為學弟學妹做英語學習的講座,您對母校的情懷讓我們非常感動,是什麼讓您時刻不忘母校、願意反哺母校呢?是愛、責任心還是主人翁意識?

鍾雨霄:我認為是“主人翁意識”,愛和責任這兩個詞都比較大,我認為錦城教會我更多的是“分享”精神。在學術領域每個人都有版權,有維護自己信息的權力,大多數人不會去分享,要想得到這些信息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是對我來說,我更願意去分享我的經歷,讓學弟學妹們能有所收穫有所瞭解。

記者:在本科學習期間您是否參加過學校的第四課堂活動?這些經歷和活動對你有什麼樣的影響嗎?

鍾雨霄:在學校大部分時間都選擇參加校內外比賽,比如演講比賽、雙語演講比賽、情景劇比賽等等。參加這些有意義的“第四課堂”活動都讓我在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等能力上不斷提升、收穫頗豐。

記者:不知道您是否關注,學校提出了“未來型人才”培養,您眼中的未來型人才是什麼樣的人才?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鍾雨霄:我認為學校在這一塊走在很多大學的前面。關注未來才能更加了解人類發展的方向。在我看來“未來型人才”首先需要非常強大的信息收集能力,因為新時代就是信息碰撞的時代,我們所有要去做的事或要完成的一些目標,都是必須經過自己努力收集和篩選才能為我們打好墊腳石。從我留學來說,現在有許多的中介和機構為你做好留學規劃,以此來取得不菲的報酬,這些都因為他們掌握、獲取信息的渠道比我們更豐富。我相信在未來,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所以我認為信息收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想如果我自己沒有信息收集能力的話,我自己也不足以被這些學校所錄取。再者就是對新事物的學習能力,很多工作了的朋友都一致認為進入了“舒適區”,好像沒有什麼精力去學習,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狀態,即使是工作非常好的程序員,他們也需要不斷地去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他們才能保持好狀態。所以我覺得這兩點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信息收集的能力,二是對新事物的學習能力。

記者:可以分享一下您在哈佛學什麼專業嗎?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專業的學習呢?

鍾雨霄:我在哈佛學習的專業英文叫“learningandteaching”,我在裡面有個細分的方向是“課程設計”,因為我本身也是從事教育行業,這有助於我以後的工作,當然我本身也喜歡不斷地去學習一些新鮮事物,所以我會選擇去學習“教育信息技術”相關課程。

記者:所以對於學弟學妹,您有什麼建議嗎?

鍾雨霄:就像之前講到的“未來型人才”,希望大家能多多努力,往“未來型人才”的方向發展。

記者:今天非常榮幸採訪到您,在採訪的最後,您有什麼話對母校說嗎?

鍾雨霄:我相信母校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就像那句話說好:“就讀錦城,錦繡前程”!

採訪/陳凌充 李紅雨 攝影/汪雨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