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聯盟:從5家運營商到12家運營商的蛻變

C114訊 7月3日消息(張海龍)從今年MWC巴塞羅那到MWC上海,四個月時間,ORAN聯盟實現了從五家運營商到十二家運營商的蛻變。

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表示:“自巴塞羅那MWC2018以來,ORAN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發展,也受到各方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僅是行業傳統領軍企業,還有很多初創公司和SEM也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成功舉辦此次成立大會後,我相信ORAN‘車輪’將全力加速,為下一代無線通信網絡發展聚集更多力量,促進產業繁榮,並在未來幾年對5G的部署做出至關重要的貢獻。”

ORAN聯盟:從5家運營商到12家運營商的蛻變

ORAN獲認可 不斷有企業加入

事實上,在ORAN聯盟成立之初便確立了開放、開源、智能等目標。而隨著ORAN聯盟四個月的努力,這些目標得到了越來越多運營商認可,參與的運營商也在中國移動、美國AT&T、德國電信、日本NTT DOCOMO以及法國Orange五家基礎上新增了印度Bharti Airtel、中國電信、韓國SKT和KT、新加坡Singtel、西班牙Telefonica和澳大利亞Telstra七家運營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運營商,目前已經有十多家設備/硬件/芯片廠商參與到ORAN工作當中。

對此,中國移動研究院綠色通信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春風曾對C114表示,ORAN不僅改變傳統業態,而且讓行業更具競爭力,這讓企業紛紛認可ORAN模式。

崔春風認為,ORAN帶來的改變在三個方面,一是ORAN將細化無線設備研發的產業分工,提高行業整體效率和競爭力。由於引入了大量的標準化接口,廠商可挑選自己最擅長的部分聚焦研發。軟件模塊、硬件模塊、NFVI平臺等幾個方面都將更加專業,分工也更加明確。由於這類分工,單一設備廠商參與無線設備的研發,將不需要從軟件到硬件的全方位研發能力。通過多廠商協作與集成,最終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

其次,通過軟件開源及硬件參考設計的複用和共享,降低參與公司的研發投入。各成員很容易基於開源軟件及硬件參考設計進行二次研發,形成最終的產品。利用聯盟的力量將最基本的功能和流程實現,而各成員可以聚焦在核心能力研發上,資源投入更加有針對性,並縮短設備的研發週期。

最後,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設備對複雜環境的適應性。ORAN的一個重要研究點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無線資源管理和無線傳輸技術的環境適應性。可利用機器學習讓無線設備在不同的場景下更好地適應環境需要,提升網絡性能的同時,更好地滿足未來5G複雜的應用場景需求。

更加明確未來發展方向

在上海展上,ORAN聯盟進一步明確了ORAN聯盟的目標、任務和原則。Orange實驗室網絡高級副總裁Emmanuel Lugagne Delpon表示,ORAN聯盟將補充3GPP 在5G標準化中的缺口,並將推動接口和無線子系統API 的開放部署及虛擬化演進。

據悉,未來ORAN聯盟的工作包括實現開放接口和API能力,以支持更加靈活的組網和更豐富、優質的業務;引入虛擬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基於大數據的智能無線網絡; 積極研究開源、白盒化解決方案,提高聯合創新能力,降低產業成本。

基於此,O-RAN聯盟設立7個工作組,內容涵蓋了網絡智能化、接口開放化、硬件白盒化和軟件開源化四個方向。ORAN聯盟歡迎產業各方積極加入,共同打造開放智能的新型無線網絡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