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草莓與食用菌立體高效套種栽培

高架草莓與食用菌立體高效套種栽培

架子上面摘草莓,架子下面採蘑菇,這是江蘇省濱海縣近年來引進推廣的高架草莓與食用菌立體高效套種栽培新模式。這種利用栽培草莓高架下的空間,採用圍簾保溼、遮光等措施栽培食用菌,是一種一舉多得的技術創新。一是降低了草莓栽培過程中人工翻地、栽苗、除草、打葉、採果的勞動強度,還可有效地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二是草莓和食用菌兩者還是“和諧相處的好鄰居”,草莓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食用菌生長需要充足氧氣而釋放二氧化碳,使溫室內部形成氣體的良性循環。既減少了溫室的放風時間,最大限度地利用溫室空間,又提高了生產效率,兩者形成互補,相得益彰。三是適合觀光采摘,充分利用溫室空間,節省了土地資源,增加產出,提高效益,草莓畝產相比傳統種植模式翻了一番。這裡特將高架草莓與食用菌立體高效栽培技術作一介紹。

1 基礎設施

草莓架一般架高約1米,長5.6米,架寬約0.35米。草莓架下碼放一層牆磚,磚縫1~2釐米。沿著高架草莓基質槽安裝噴水設施,採用4方向滴頭,間隔距離為1.2米。以草莓架為標準,圍簾高度應以距離地面5~8釐米為宜。距離地面過高不利於保溼,過低不利於通氣。

2 菌袋製作

根據預定出菇時間,提前30天生產菌袋。菌袋規格為22釐米×48釐米。適合栽培的食用菌種類主要有平菇、姬菇及杏鮑菇等,一般以栽培平菇為主。

3 菌袋入棚

將發滿菌的菌袋按牆式栽培法碼放於草莓架下。標準溫室規格50米×8米,架子規格5.6米×1米×0.35米。每個溫室可碼放46排草莓架,每架下碼放3層,可碼放100個菌棒,每個溫室可栽培4600個菌棒。每個菌棒間可留有1釐米左右空隙,以利於降溫和通風換氣。

4 出菇管理

4.1 溫度

以草莓生產的最佳溫度為主管理,控制在7~22℃。

4.2 溼度

高架草莓與食用菌立體高效套種栽培

食用菌現蕾時空氣相對溼度應保持在92%~95%,若水分缺失,會導致菇蕾萎蔫影響產量。現蕾後將封口處報紙揭去,出菇期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85%~95%。每天應進行少量多次噴水,一般每天每次可噴水3~5分鐘,噴水的適宜時間為10:00~15:00。

4.3 光照

食用菌子實體的形成必須有光線刺激,光線通常以能看報紙即可。

4.4 換氣

子實體形成和生長髮育階段需要足夠的氧氣,須加強通風換氣。一般冬季儘量在10:00後和午後通風,少量多次,與噴水相結合,保持出菇環境的相對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