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國內相比,爲什麼美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相對落後?

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越來的簡便愜意。自從支付寶、微信競爭移動支付市場以來,國內的移動業務緊跟著迅猛發展。上到大爺、大媽,下到小學生都會用支付寶、微信買東西,真可謂是全民進入移動支付時代。

和國內相比,為什麼美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相對落後?

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號稱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在移動支付上的業務居然遠遠落後於我們中國。據美國的消費金融網站做的一些調查報告顯示,1981年至1998年出生的年輕人,只有近14%的人經常使用移動支付軟件,然而35%的人表示從未使用過移動支付。

和國內相比,為什麼美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相對落後?

在美國使用最多的移動支付軟件也就是PayPa旗下的Venmo,正如國內的支付寶。而再看國內情況,一、二線城市就不說了,連三四線城市裡的小攤小販都開始標配微信、支付寶雙二維碼收款了。直接間接的促進了國內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頻率,甚至馬雲都提到,連乞丐都開始學會用二維碼來乞討了。

和國內相比,為什麼美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相對落後?

按理來說,美國的電子商務那麼發達,對於現在的移動支付應該早就很普及了,卻為何在近幾年發展如此的緩慢?事實上,美國人在消費理念上一直以來都是相對超前的,而國內很多人還不習慣使用線下刷卡的時候,美國刷新卡付款已經司空見慣了。

和國內相比,為什麼美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相對落後?

美國的消費者其實十分清楚有移動支付之類的軟件,只不過大多數的人認為現金和銀行卡已經足以滿足他們現在的日常支付的需要。而國內支付寶和微信兩大移動支付平臺,均是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的軟件,同時移動支付功能也為人們提供了很多的便捷性。移動支付又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餘地,再加上銀行的巨資投入,或許將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和國內相比,為什麼美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相對落後?

文|由小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