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面上看不出問題,我們就實地去看!"

“通過這個案例,我對‘紀檢監察的大量工作,本質上就是調查研究’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悟。”2018年6月,在接受採訪時,四川省自貢市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盧敏深有感觸地說。

事情從2017年8月四川省自貢市高新區紀工委和所轄高峰鄉紀委陸續接到多封舉報信開始,這些舉報信都是關於高峰鄉興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章中華的。

這一封封舉報信背後是不是真有問題?高新區紀工委和高峰鄉紀委開始組織調查。然而,多次走訪後,發現受訪群眾對村幹部雖存有不同程度的意見,但涉及到違紀問題時卻沒有具體指向;調查人員對該村來往賬目進行查閱時,也未發現明顯漏洞。

面對村民的舉報和組織調查,時任興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章中華表現得很委屈:“這些舉報都是子虛烏有的,當村幹部久了難免會得罪一些人,舉報都是私人恩怨,以後我會注意工作方法。”

是私怨還是真有問題?調查人員並沒有輕易下結論,而是開展了新一輪的察訪。

“這個堵水田改建是個好工程,但是政府能不能多撥點錢修得紮實點呢?”在一次田間地頭的走訪過程中,一名村民向調查人員抱怨說。這句不經意的抱怨,引起了調查人員的警覺:政府撥款的民生工程被老百姓說不紮實?調查組對該工程的相關賬目進行了再次核查審計,但核查結果又全都符合相關財經紀律要求。難道村民的抱怨只是隨口說說?

“賬面上看不出問題,我們就實地去看!”來到項目現場,調查組發現改建好的水田已經蓄滿了水,堵水田的磚體有五分之四都沒入水下,露出的部分被水泥覆蓋,無法直觀地瞭解工程情況。

“既然群眾有反映,那我們就要給出一個明白的交代!”面對無法直接核實的“難題”,調查組決定隨機抽乾兩口改造後的山坪塘、敲開水泥塗層,一塊塊地把磚頭數清楚,看看項目質量是不是紮實。很快,問題就浮出水面:工程合同要求的是“二四牆”,每平方米應該有128塊磚左右,但改建的堵水田每平方米卻只有62塊磚,是“一二牆”的標準。偷工減料的工程款去了哪裡?

面對證據,章中華對舉報只是私怨的說法再也無法自圓其說,對其夥同村組幹部在工程中的違規違紀行為供認不諱。

2014年下半年,高峰鄉政府決定對興陳村的山坪塘、堵水田進行改、擴建,劃撥國家補助款14.945萬元。村幹部章中華、李雍貴等人開會決定,將部分山坪塘、堵水田的牆體由“二四牆”改為“一二牆”,然後通過虛報人工費、材料費的方式套取工程款,再以績效獎、辛苦費的名義發放給部分村組幹部。經調查核實,章中華等人利用該項目共套取工程款68476元。其中,部分村組幹部以績效獎、辛苦費的名義分發5萬餘元,到農家樂吃喝花去2000餘元,剩餘的錢由章中華保管。

“當時覺得這些工程多數都埋在水下,水泥一抹沒人看得出來,何不讓大家都賺點錢呢,現在才知道錯了。”一名村幹部在接受調查時懊悔地說。

最終,興陳村原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章中華,村委會原副主任李雍貴違反廉潔紀律和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利用職務便利,套取國家資金、虛報冒領工作經費,被開除黨籍並收繳違紀所得。其他涉事的村組幹部也受到相應處理。

編後

調查,就要沉到一線,獲取第一手資料,不能浮皮潦草、淺嘗輒止。在興陳村案件中,如果調查人員止步於前期的走訪,或面對水田蓄水無法直接核實的情況就知難而退,那就不可能有事實的水落石出。

不經意的抱怨背後,不紮實所指為何?察民情,就是善於傾聽民意,善於從看似“隨口說說”的言談中發現問題線索。

研究,離不開縝密的分析。從分析舉報信,到分析走訪結果;再到分析村民的“話外音”,分析堵水田工程的“二四牆變一二牆”……案件調查每個階段都是透過現象看問題,從個別到一般,去偽存真,由表及裡。如此,興陳村村幹部集體違紀事實才一步步被揭示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