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殼價走低賣殼升溫,地方國資悄然「抄底」

股價持續走低,實際控制人面臨流動性壓力,沉寂一段時間之後,突然再度活躍的 “賣殼”,價格已經越來越低,甚至已經出現1元對價賣殼。

7月8日,金一文化披露控制權變更公告,其實際控制人,計劃將合計持有的控股股東73.32%股權,轉讓給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資本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科金”),導致其控制權變更。在金一文化,其控股股東持有17.9%的股份,目前對應的市值接近13億元。

2018年以來,上市公司“賣殼”持續活躍,而且多數集中於創業板公司。僅6月以來,就至少有5家公司披露控制權變更。而賣殼趨向活躍的同時,殼價也不斷走低,地方國資頻頻出手接盤上市公司控制權。與金一文化一樣,天海防務、紅宇新材、聯建光電控制權的擬接盤方,均有國資背景。

賣殼活躍

隨著借殼監管日趨嚴厲、整體股價走低,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控制權轉讓出現高峰,而最近的案例就是金一文化。

金一文化7月8日公告稱,近日接到控股股東上海碧空龍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碧空龍翔”)通知,該公司股東與海科金於7 月 3 日簽署協議,擬將所持碧空龍翔的73.32%股權轉讓給海科金,後者將成為碧空龍翔新的控股股東。

在此次轉讓前,鍾蔥直接持有金一文化12.89%的股份,並通過碧空龍翔持有17.9%股份,合計持股比例為30.78%,為金一文化的實際控制人。此次轉讓完成後,鍾蔥持股比例降至12.89%,而海科金則成為金一文化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17.9%。

金一文化並非近期賣殼的唯一案例。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控制權轉讓,已經超過20起,其中又以創業板居多。截至7月8日,至少已有15家上市公司計劃或已進行控制權轉讓,僅6月份以來,包括金一文化在內,共有樂金健康、紅宇新材、天海防務、聯建光電等至少5家中小板、創業板公司擬進行控制權變更。

此前的6月24日,聯建光電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劉虎軍,擬向某國有文化傳媒企業轉讓不超過8%的股權。同時,該公司第二大股東何吉倫,也將轉讓持有的該公司全部12.552%股份。7月5日補充公告顯示,上述股份的受讓方,為廣東南方新視界傳媒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南方新視界”)。

與上述兩家公司原股東直接轉讓股份不同,樂金健康、紅宇新材等公司“賣殼”,均採用了轉讓小部分股權+委託表決權的方式。在控制權變更過程中,受讓方接盤的股份其實並不多。

根據樂金健康6月19日披露,其實際控制人金道明,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向呂向陽或其控制的公司轉讓408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5.07%的股份;另外將1.22億股、佔總股本15.26%的股份表決權,委託給後者行使。

7月3日披露的方案顯示,轉讓方案略有調整,擬轉讓的股份維持不變,受讓方則明確為融捷集團;而金道明等人擬委託給融捷集團的表決權的股份數量,已經調整為8278萬股,佔比10.29%。交易完成後,融捷集團合計可行使該公司 21.02%的股份表決權。

此外,天海防務6月19日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劉楠及上海佳船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於6 月15日與揚中市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揚中金控”)簽署協議,向後者轉讓該公司4801萬股、佔比5%的股份;同時,劉楠擬將持有的1.23億股表決權委託給揚中金控。轉讓後,揚中金控將持有該公司總計17.81%的股份表決權、提案權,成為新的實際控制人。

而在此前,紅宇新材甚至還計劃分期進行轉讓。5根據紅宇新材5月31日披露,該公司股東硃紅玉等三人,計劃分步轉讓所持紅宇新材股份8830萬股,第一次轉讓2421萬股;剩餘的6408萬股的表決權等權利,將同步委託,並在2021年2月5日前分步轉讓。

由於上述方案受到阻礙,紅宇新材又調整方案:硃紅玉等人轉讓2421萬股的同時,將高管鎖定股6408萬股、佔總股本14.52%的表決權等,委託給受讓方行使,後者從而獲得紅宇新材合計20%的表決權等股東權利。

驚現1元賣殼對價

隨著控制權轉讓日漸增多,上市公司“賣殼”的價格,也日漸走低,最低的時金一文化,殼價甚至只有1元。

根據金一文化披露,碧空龍翔的股東鍾蔥、鍾小冬,分別持有該公司21.0758萬元、1.2805 萬元出資額,佔比分別為 69.12%、4.2%。經各方同意,鍾蔥等兩人向海金科轉讓碧空龍翔股權的對價,僅為1元。

而公開披露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鍾蔥、碧空龍翔合計持有金一文化2.56億股,其中碧空龍翔持有約1.49億股。按金一文化7月9日8.6元的收盤價計算,對應的市值約為13億元。

類似於金一文化的例子雖然不多,但A股公司殼價持續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公開披露顯示,除了尚未披露價格的聯建光電,其他幾家上市公司的殼價,均未超過3億元。

根據樂金健康最新披露,融捷集團受讓的該公司4080萬股,受讓價格為7元/股,總價為2.86億元。天海防務原控股股東轉讓的4801萬股,價格不低於4.81元/股,交易的全部對價也只有2.31億元。若考慮通過表決權委託獲得的控制權,實際平均轉讓價格更低。

而紅宇新材的控制權轉讓,比天海防務、樂金康更廉價。第一次推出的方案中,轉讓價格為每股4.8元,總對價約為4.24億元,首批轉讓部分為1.16億元。由於方案修改, 受讓方只需支付直接受讓股份的對價1.16億元,便可取得該公司控制權。

殼價尤其是創業板殼價持續走低,有多方面原因。按照監管規定,創業板不能借殼。2016年12月,聯想旗下的佳沃集團,協議獲得萬福生科控制權時,就曾引起軒然大波。這意味著,即便是獲得了控制權,後續重組、運作的難度也大於主板公司。

而另一方面,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走低,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等均創下2016年以來新低,不少上市公司股價隨之大幅下跌。以樂金健康為例,從6月8日到7月9日,其股價已累計下跌約15%,金一文化、天海防務6月至今也累計下跌20%左右,拉低了其股權轉讓的價格。

“囤殼”好時機

“殼價”持續下降,也帶來了“囤殼”的好時機。公開披露顯示,金一文化、樂金健康等公司的股權受讓方,就持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部分還處於控股股東地位。

權益變動數顯示,受讓樂金健康控制權之前,呂向陽、張長虹夫婦及融捷集團,已經持有融捷股份、比亞迪兩家上市公司股份,合計持股比例分別為24.72%、 14.73%。 2018年一季報顯示,融捷集團持有融捷股份23.65%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除了擬受讓金一文化控制權,海科金的實際控制人,還是翠微股份、三聚環保的第一大股東。公開信息顯示,海科金是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區國資委通過整合區屬金融服務資源所組建的區域科技金融服務與實施平臺,控股股東為海淀國資中心,後者實際控制人為北京市海淀區國資委。海淀國資中心通過下屬企業,分別持有翠微股份、三聚環保29.71%、33.96%的股份。

在這一輪上市公司控制權出讓中,國資屢有斬獲。與金一文化一樣,天海防務、紅宇新材、聯建光電控制權的擬接盤方,也是國資背景。根據聯建光電最新披露,南方新視界的前兩大股東,分別是廣東南方報業戶外傳媒有限公司、廣州越秀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計持股股比例為63%。

而天海防務擬進入的實際控制人,為地方國有企業。公開資料顯示,揚中金控集團是揚中市委、市政府為整合地方金融資源,於2016年11月29日正式成立的市屬國有企業,註冊資金10億元,業務涉及融資擔保、小額貸款、融資租賃、產業基金、創業投資、資產管理、現代農業、金融信息服務等多個領域。

引入國有資本,對相關上市公司、原實際控制人來說,也可以緩解當前的流動性壓力。金一文化在公告中稱,資本市場短期波動極大,公司股價亦受到影響。實際控制人部分質押股份面臨平倉壓力。公告顯示,海淀國資中心、海科金以及海科金的成員企業,將適時向金一文化提供流動性支持,累計額度不低於3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