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冷戰時期很多戰機都採用三角翼布局,而現代戰機都不採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的空氣動力學家亞歷山大.李比希最早研究在飛機上使用三角翼。他於1931年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架無尾翼飛機,三角形機翼角度小,看起來非常的直。後來這設計也進行過四次改進。通過驗證發現,這些設計都不適合在低速下的飛行,因此三角形機翼在二戰時候沒有看到廣泛的應用。二戰期間李比希研究更先進的無尾大角度三角翼用於高速甚至超音速飛行,用於攔截飛機

為什麼冷戰時期很多戰機都採用三角翼佈局,而現代戰機都不採用?

李比希DM1試驗機

二戰結束後,英國根據李比希的飛行數據研製出三角翼的噴氣式飛機,尤其是火神式戰略轟炸機和格洛斯特標槍戰鬥機。格洛斯特標槍戰鬥機合併了尾翼並糾正一些純三角的弱點,提高低速處理和高速的機動性和允許更大的重心範圍。

為什麼冷戰時期很多戰機都採用三角翼佈局,而現代戰機都不採用?

F-102“三角匕首”噴氣式超音速戰鬥機

在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工作的羅伯特T.瓊斯,在二戰期間也同樣研究了關於三角翼的飛行研究。並於1945年公佈了超音速三角翼理論。該方法不同於李比希的早期的厚的三角翼理論,而是採用更薄的三角翼。這個理論被證明是成功的的,康維爾公司的超音速飛機都是在此理論之後形成的。

為什麼冷戰時期很多戰機都採用三角翼佈局,而現代戰機都不採用?

協和號超音速客機

無尾三角洲成為高速飛行器的設計和使用的青睞,法國達索航空與美國康維爾飛機公司幾乎對其他設計排斥,特別是與達索幻影III,F - 102三角匕首和道格拉斯F4D天光,第一次操作噴氣式戰鬥機與無尾三角翼當他們進入服務1956。英法聯合研製的超音速客機協和客機與前蘇聯的圖-144客機同樣採用了無尾翼的三角翼佈局。

為什麼冷戰時期很多戰機都採用三角翼佈局,而現代戰機都不採用?

F-106戰鬥轟炸機空射核導彈

有尾三角翼佈局有利於大迎角飛行性能和提高飛行速度,冷戰中有尾三角翼佈局被蘇聯中央航空動力研究所採用,。它被用來在米格-21(“魚窩”)和蘇-11,蘇-15 三角翼單座單發全天候截擊機上,這些飛機特別是米格21在多個國家生產了千上萬架。

為什麼冷戰時期很多戰機都採用三角翼佈局,而現代戰機都不採用?

美國海軍F-4D天光式截擊機

冷戰結束後,各國軍用戰機不在把高空攔截核轟炸機作為目標,更注重戰機中低空的機動性能的提升,因此高空性能優越的三角翼佈局在第四代戰機中已經消失

為什麼冷戰時期很多戰機都採用三角翼佈局,而現代戰機都不採用?

號稱八爺表哥的蘇-15高空截擊機

歡迎各位看官點贊,轉發,收藏本文章,關注本頭條號及時收看本頭條號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