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值4400萬噸的礦,但礦井裡竟然一個人都沒有!

瑞典的基律納鐵礦現在已經實現了“無人智能採礦”,只需要靠計算機的遠程控制,就可以實現現場的操作。需要在井下作業的只有檢修工人。

基律納鐵礦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礦山之一,原計劃是生產2200萬噸,計劃是在2018年完成改造和產量升級,完成後將達到3500~4000萬噸的生產能力。

年產值4400萬噸的礦,但礦井裡竟然一個人都沒有!

基律納鐵礦採用的是豎井+斜坡道的方式聯合開礦,共有3條豎井,主要是用於通風、礦石和廢石的直接提升。人員、設備和材料的運輸主要是依靠無軌設備通過斜坡來運輸。到現在為止,採掘面和主運輸系統已經下移了6次,主要運輸水平在1045m水平。

礦石的遠程裝載和運輸

年產值4400萬噸的礦,但礦井裡竟然一個人都沒有!

基律納鐵礦在採場鑿巖、裝運和提升方面,都已經實現了智能化和自動化的作業,其中鑿巖臺車和鏟運機都已經完全實現了無人駕駛。礦石裝在遙控鏟運機中,鬥容是25t,單臺效率為500t/h,周平均出礦量約3.0~ 3.5萬t。這種車還做到了無廢氣排放,粉塵和噪音都相對少,使用壽命也延長了。

年產值4400萬噸的礦,但礦井裡竟然一個人都沒有!

無人礦石肯定會成為礦山發展的趨勢,也將會大量減少因為礦業災難而導致的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