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馳科技戰略不明+高層內訌 無人車量產遙遙無期

無人駕駛是一個快魚吃慢魚的市場。

無人駕駛初創公司景馳科技在成立初期是一條快魚:五週內完成封閉場地的無人駕駛測試,三個月內完成在加州開放道路上的無人車路測。

改變發生在今年2月,景馳創始人王勁離開後,景馳速度不再,隨之而來的是公司高層出現糾紛、無人車量產進程不達預期。

公司戰略不明 高層內訌

今年2月,迫於百度的訴訟壓力,景馳科技創始人王勁離開,景馳的聯合創始人兼CTO韓旭接任王勁CEO一職,呂慶擔任CFO,李巖擔任CTO,楊慶雄擔任VP Engineering。

王勁離開尚不足半年,景馳內部高層之間便爆發了糾紛。技術出身的韓旭,終究沒能穩住局勢。

7月7日,原景馳科技法人代表潘思寧稱,景馳科技 CFO 呂慶等人未經潘本人同意,便將其股權進行質押,近期又通過偽造潘思寧的簽名和股東會決議,將北京景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景馳科技北京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非法變更為呂慶。

7月8日,景馳科技在官微發文澄清,表示潘某(潘思寧)的言論與事實不符,北京景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股東會上,已按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罷免了潘某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的職務。

潘思寧是王勁的老部下。2015年,王勁在百度創立自動駕駛事業部時,潘思寧便是該事業部的產品總監兼王勁助理。去年,王勁離開百度創立景馳科技時,潘思寧也幾乎同時從百度辭職,加入景馳。

此次也是如此。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景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已於上月28日由潘思寧變為呂慶。

在潘思寧與以呂慶為代表的北京景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這場糾紛中,雙方各執一詞,事件背後的真相我們不得而知,但景馳高層之間的嚴重糾紛確已浮出水面。

公司出現內訌,本就暴露了景馳內部一系列的管理問題。高管楊慶雄更是在這時跳出面向自動駕駛載客業務的景馳,自立門戶,進軍同城貨運領域。

據工商信息顯示,景馳科技研發副總裁楊慶雄於上月在深圳正式創辦了一家名為牧月科技的公司,主要提供同城B2B貨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楊慶雄是牧月科技的大股東,持股比例達80%。

楊慶雄的這家新公司與景馳科技聯繫密切。廣州景騏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牧月科技20%的股份,而景騏科技的股東正是景馳科技的三位高管:韓旭、楊慶雄和呂慶。

王勁的出局,景馳的確擺脫了百度的訴訟,但隨之衍生出的一系列高層糾紛、公司業務等新問題,無疑已成為景馳發展的掣肘。

無人車量產不達預期 景馳速度不再

景馳科技一向追求發展速度,韓旭在接替王勁景馳科技CEO職位後,曾揚言:“限制我們速度的只有光速!”然而,韓旭接手景馳的半年間,公司無人駕駛車輛不論是在測試還是量產,均無任何實質性進展。

景馳科技成立於2017年4月3日,5月12日,景馳完成了封閉場地的無人駕駛測試;6月18日,景馳獲得加州無人駕駛路測許可;6月24日,景馳便完成在加州桑尼維爾市開放道路上的無人駕駛測試。這樣的無人駕駛測試進展,在國內無人駕駛初創公司中十分少有,因此,景馳在無人車領域創造了“景馳速度”。

創立初期路測進展神速的景馳,隨後為自己定下了一系列小目標:2017年8月,景馳計劃於2017年年底在安徽安慶投放50輛無人車進行運營測試;2017年年底,景馳表示,公司將在今年全年量產500至1000輛無人駕駛車,到2020年6月,便能大規模量產無人車。

然而,截至今年5月,景馳科技投入試運營的無人車僅有20餘輛,與2017年底就在安慶測試50輛車的這一目標相差甚遠。

至於在今年完成量產無人車500至1000輛這一目標,現已改成“年底爭取做到200輛”。

景馳科技是第二家聲稱自己要在今年實現無人車量產的公司,第一家是百度。

去年11月,百度掌門人李彥宏在百度世界大會上給出承諾:百度無人車將於2018年實現量產。百度沒有食言。前幾日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現場直播了與廈門金龍客車合作的第100輛L4無人駕駛巴士量產下線。

景馳科技戰略不明+高層內訌 無人車量產遙遙無期

如今,同樣表示要在今年實現無人車量產的景馳科技,卻連合夥造車的合作車廠都沒公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