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還不會說話?這些語言學習小技巧爸爸媽媽都應該了解一下!

寶寶還不會說話?這些語言學習小技巧爸爸媽媽都應該瞭解一下!

荷蘭奶叔

學習說話,唯慢不破

奶叔家隔壁的鄰居一直是“別人家孩子”的典範,年紀和奶叔差不多,已經是一個1歲小女孩的爸爸了,不過最近他遇到一點小問題,因為老人總說女孩學說話早,可是他家的小公主1歲多了還不會說話,家裡人都很著急。

“育兒專家”奶叔登場,終於在家人的狂轟濫炸之下能打翻身仗了。奶叔今天就來談談寶寶說話的問題。

寶寶還不會說話?這些語言學習小技巧爸爸媽媽都應該瞭解一下!

不同地區的老人對於“到底是女孩先說話還是男孩先說話”以及“誰先會爬”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不過常看奶叔科普的奶粉們應該知道接下來奶叔要說什麼了,畢竟我們講究科學育兒,這些民間的“經驗”不要太聽信。

寶寶到底幾歲開始說話

雖然寶寶可能是突然有一天能清晰喊出“爸爸”或者“媽媽”的,但是語言發育不存在這種“突然”性,是伴隨著寶寶身體發育逐漸進行的。所以在寶寶生長的不同階段,語言發育也是分階段進行的。

寶寶還不會說話?這些語言學習小技巧爸爸媽媽都應該瞭解一下!

所以奶叔先回答鄰居的問題,他家小公主還不會說話其實很正常,不用特別擔心,不過還是有一些問題需要排除。

語言發育遲緩需要注意

雖然奶叔說了不用擔心,但是做寶爸寶媽的奶粉們恐怕每天寶寶掉了幾根頭髮都一清二楚,所以別人家孩子都會說話了我家的還不會這種情況,需要細心排查一下導致問題的原因。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注意,這裡是明顯落後,至於明顯的程度如何,寶爸寶媽需要帶寶寶去醫院讓專業醫生進行確認。

寶寶還不會說話?這些語言學習小技巧爸爸媽媽都應該瞭解一下!

除了家族遺傳因素外,以下這些生理因素如果寶寶也有出現,一定要儘快帶寶寶就醫。

1. 聽力障礙:如果家長髮現寶寶對外界聲音不敏感,就要留心聽力障礙的問題。因為聽不到周圍的聲音,寶寶不具備學習發音的生理條件,也就不可能理解特定聲音所代表的意義,也就無法用語言交流。

寶寶還不會說話?這些語言學習小技巧爸爸媽媽都應該瞭解一下!

2. 智力發育障礙:智力發育有障礙的寶寶語言發展也比同齡人差。

3. 發音器官發育異常:在確認寶寶聽力完全正常之外,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寶寶的發音器官是否正常,以確定是否需要對其進行專門的發音和說話訓練。

如何幫助寶寶學說話

排除了遺傳因素和生理因素造成的語言發育遲緩以後,寶爸寶媽就要開始科學地幫助寶寶學說話了。0~3歲是兒童學習口語的關鍵期,而語言發育會有較大的個體差異,特別是在1~2歲這個階段,寶寶語言能力差異尤其明顯。

寶寶還不會說話?這些語言學習小技巧爸爸媽媽都應該瞭解一下!

如果覺得自家寶寶說話晚,那就要反思一下教寶寶說話的方法問題。

1. 家人要主動多和寶寶溝通,放慢語速,頻繁重複。

2. 一定要耐心,不能寶寶發音錯了就馬上嚴厲糾正,這不僅不能幫助寶寶進步,反而有可能打擊寶寶學說話的積極性。

3. 寶爸寶媽們服務太到位,尤其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是寶寶“肚子裡的蛔蟲”,寶寶一個眼神就能馬上意會然後遞水餵飯。寶寶沒有表達的需求,自然對語言學習不太熱衷,學說話的動機受到了抑制。

寶寶還不會說話?這些語言學習小技巧爸爸媽媽都應該瞭解一下!

兒語的教學技巧

奶叔還得在這裡多說一說兒語的問題。

在教寶寶說話的初期推薦多使用兒語,比如“玩車車”、“吃飯飯”和“睡覺覺”這些疊詞的使用,就是兒語的一大特點。除此之外,語調說話比平時更高、語速緩慢以及誇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都是兒語的特點。

疊詞從“抱抱”到“媽媽抱”的組合是學習語言中組詞能力的進步。

而發音緩慢能更容易聽清並理解詞意。奶粉們英語聽力考試的語速一定比看美劇的語速慢多了吧?

提高聲調能幫助寶寶理解語氣,並且正確使用語氣。

寶寶還不會說話?這些語言學習小技巧爸爸媽媽都應該瞭解一下!

誇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不僅能夠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更便於寶寶理解詞語中所含有的感情內涵。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兒語適合在寶寶學習語言初期使用,一般在寶寶2歲之後,掌握了一定的詞彙量,並且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之後,就不再推薦使用兒語了。

無論寶寶遇到的語言發育問題是什麼,寶爸寶媽都彆著急,找準原因逐個解決,才能幫助寶寶順利成長。歡迎給奶叔留言交流教寶寶說話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