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殺!川普要顛覆伊朗政權?

石油杀!特朗普要颠覆伊朗政权?

2018年6月29日,布魯金斯學會發表署名文章《Trump tightens the screws on Iran’s oil -Is the U.S. aiming for regime collapse?》,

現將部分內容編譯如下,本文僅供學術交流,不用於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石油杀!特朗普要颠覆伊朗政权?

特朗普加強對伊朗石油的控制

——美國的目標是政權崩潰嗎?

編譯:學術plus

原載:https://www.brookings.edu

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動對伊朗的“極限施壓”,以使其快速運行。週二美國國務院宣佈,計劃在11月前切斷所有伊朗石油出口。這一舉動凸顯出,在特朗普總統決定退出2015年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之後,華盛頓已經撕掉了美國國務卿邁克•龐培(Mike Pompeo)上月提供的外交遮羞布。白宮正在發動一場旨在瓦解伊朗政府的經濟攻勢,而目前伊朗政府已經在與國內政治經濟的動盪進行鬥爭。

這一策略結合了特朗普中東政策的兩個決定性原則:一是相信伊朗是該地區所有危機的根源,二是不願為改善這些危機而犧牲更多美國人的生命或財富。特朗普破壞性的單邊主義可能是最具諷刺意味的,一位詆譭其前任遺產併力求儘快解決其遺留問題的總統,在中東卻採用了與前任同樣的邏輯。兩屆政府都將伊朗視為推進地區安全的“阿爾法”和“歐米茄”,並得出結論認為,一個精明的美國策略——奧巴馬的核協議、特朗普團隊的政權更迭——將帶來最大的回報。那些曾哀嘆奧巴馬在中東的剋制態度的人,現在將嚐到另一種反義詞的味道:美國有意打破現狀,這是基於“事情只會變得更好”的假設。不幸的是,這在中東地區很少發生。

伊朗和全世界都將經歷一段崎嶇的道路。

特朗普毫不妥協的制裁措施,將加深華盛頓與歐洲盟友的不和。歐洲盟友發起了與伊朗的核外交,並對特朗普單方面退出協議深為不滿。它還對與中國、印度和其他亞洲進口伊朗原油的國家就制裁措施展開一場危險的外交攤牌。儘管有足夠的供應能夠緩解伊朗出口的縮減,但在美國夏季旅行旺季的高峰時期油價飆升,並且在華盛頓和中國貿易戰期間破壞制裁,可能會導致全球市場災難性的後果。

錘子落地

美國星期二發表聲明之前,國務院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做了背景介紹,就5月8日承諾開始實施“最高級別的經濟制裁”提供了更具體的指導。“美國製裁的範圍和複雜性(以及大多數其他政府對這一決定的公開批評)留下了相當大的歧義。”

這番言論進一步表明,特朗普政府有意大幅加強針對伊朗金融體系的廣泛制裁。由於特朗普放棄了核協議,這些制裁措施將重新生效。最終,伊朗將付出收入降低的代價,

但世界各國(包括美國的主要盟友和合作夥伴)都已經發現自己被盯上了,因為美國的制裁措施也同樣懲罰了那些與伊朗做生意的國家和公司。

不僅僅是石油,美國的制裁將影響到伊朗經濟的方方面面,儘管從理論上講農產品、藥品和醫療設備都是免稅的。但實際上這種影響是廣泛的、不可預測的。隨著美國關閉與伊朗貿易的最後期限的臨近,對未來的逐漸不確定性已經引發了伊朗貨幣的大幅貶值。

特朗普政府警告稱,華盛頓打算在實施這些措施時不會表現出任何猶豫。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Sigal Mandelker警告美國的盟友和合作夥伴:

“伊朗政權將欺騙你們的公司,破壞你們金融系統的完整性,並將你們的機構置於我們強大制裁的危險之中,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資助恐怖主義、侵犯人權和恐怖組織。”“你們必須加強金融網絡,要求你們的公司做額外的盡職調查,以防止他們被伊朗的欺騙網絡所困,並明確與伊朗的公司和個人做生意的重大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她強調了為伊朗飛機提供著陸權或航空服務的風險。今年早些時候,德國公司就拒絕為搭載伊朗外長賈瓦德·扎裡夫(Javad Zarif)的政府飛機加油。

美國獨行

美國減少伊朗石油收入的主要工具,是奧巴馬總統在2011年底簽署的一項法案,該法案禁止與伊朗央行和其他銀行進行交易。這項措施幫助伊朗在接下來的18個月裡將石油出口減少了一半以上,並阻止伊朗獲得剩餘銷售收入的大部分。

由於華盛頓與其他世界強國之間的強有力的合作(多年孜孜以求的外交成果),圍繞伊朗核活動構成的威脅以及談判解決方案的需要,促成了2012-13年的急劇下降。在此基礎上,美國的盟友對伊朗實施了補充性的制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歐盟對伊朗進口石油的禁運,一舉剝奪了伊朗四分之一的出口。奧巴馬政府還調整了對石油進口國的要求,通過鼓勵減少從伊朗的石油進口,以減少經濟緊張和外交摩擦。

這一次,在英國、法國和德國為拯救核協議而做出的激烈但最終無果的努力之後,華盛頓選擇在伊朗問題上單獨行動。那個尷尬的插曲,總統似乎完全不知情,好像只是一個特色,而不是一個漏洞;拒絕妥協是美國對伊朗政策的慣常做法,最新的美國聲明排除了制裁豁免或豁免的可能性。

特朗普政府正在部署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將其作為大刀闊斧的打擊手段而非小手術刀,以期儘快對伊朗造成最大的破壞。針對伊朗的金融措施,實際上比傳統的貿易制裁更有效地擴大了制裁的範圍,而面對美國經濟的鉅額罰款或更嚴重的損失的風險,將強有力的震懾個人和企業的決策,即使在沒有政府支持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美國的盟友和合作夥伴正忙於制定措施,以隔離現有貿易,並制定一些替代方案,但即便是與伊朗有著適度的經濟關係,也不太可能恢復到2015年核協議重新開放時的程度。自特朗普退出以來的幾周內,企業一直在爭相退出伊朗,數百架新飛機的鉅額合同被取消,幾乎所有歐洲和亞洲公司的標誌性投資都已轉入逐步終止模式。許多伊朗人認為這是毫無理由的侮辱,據報道,由於美國的制裁,耐克甚至拒絕為伊朗國家足球隊的世界盃比賽提供鞋釘。

直率策略能奏效?

奧巴馬政府對伊朗石油市場造成過重大打擊,特朗普再想要這樣做不會太容易。

在過去的十年裡,技術上的突破帶來了大量新的在線供應來源,急需現金的沙特政府將會積極介入,增加供應,從最強大的對手那裡攫取一些收入和市場份額。供應中斷限制了其他許多供應商取代接近伊朗所有出口的地方(今年早些時候伊朗的原油日產量已高達270萬桶)幾乎可以肯定,這意味著能源市場將更加緊張,波動性將加劇,全球經濟將付出巨大代價。

伊朗向中國和印度輸送了最多的石油,在這兩個國家,多樣化和可靠的能源供應是經濟增長和國家安全的關鍵組成部分。兩國政府都可以利用充足的渠道,利用定製金融機構和其他創造性手段,維持與伊朗的貿易,並可能尋求利用機會向伊朗施壓,要求其提供折扣和優惠付款安排。這些嘗試似乎都在反對華盛頓在選舉年維持低油價的國內政治要求,特朗普自己的推文譴責生產者對於高油價。正如伊朗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總裁侯賽因•卡贊普爾•阿德比利(Hossein Kazempour Ardebili)所言:“你不能對兩個歐佩克創始成員國實施制裁,卻仍將油價波動歸咎於歐佩克……這是生意,總統先生,我們還以為你懂呢。”

據報道,印度官員正準備減少從伊朗的進口,但正如我的同事Tanvi Madan所解釋的那樣,不斷上漲的油價對莫迪政府的國內政治影響很大。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要求北京方面停止進口伊朗石油,招致了分析家的公開嘲笑,也被中國外交部的禮貌拒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本週將中國與伊朗的關係形容為“友好”,中國與伊朗的經濟和能源關係“無可非議”。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