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生活中的平衡,你會活的坦然

找到生活中的平衡,你會活的坦然

01

最近一階段,有個挺火的詞叫 「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 「專一職業」 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人這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太難了。

行業變化的太快,有時候甚至思維的變化都跟不上社會的變化了。所以很多人都會至少換兩個行業,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拿我自己來說,本身大學裡學的是數控技術,實習的時候卻是在房地產,畢業之後又去做銷售了。現在,我的工作就是我寫的文章。

我從來不覺得斜槓青年有問題。

年輕時候多去嘗試沒什麼問題,儘快的去試錯;

可別到了要養活自己的時候,為了生計,選擇了自己毫無天賦的工作然後一條路走到黑,悔之晚矣。

因為你年輕,有足夠多的容錯成本,利用這個成本去實現價值。

一專而多泛,是面對未來社會變化最大的資本

誠然,人的經歷是有限的,我們很難通吃,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探索,還要兼顧家庭、事業還有愛情等等...

你要在你自己的社會里一直兼顧、一直去找平衡。

02

多年的教育,總會讓大家產生一種:好好學習-考了-進好學校-選好專業-找好工作的思路。中學的時候,分數確實佔了很大部分的佔比。

其實上述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多樣性,一定要儘早擺脫這種線性思維。

教育上,是父母的強加管制提高成績,還是放任自由去開發創造力?

工作中也如此:我瘋狂加班,努力工作,我就可以有最好的發展。時間久了,你會後悔當初的這種做法。

可悲的是,有人活了多少年,依舊改不過來這種思維。

你就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平衡你學習,工作,生活中的每一個不可能。

03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部分人追求極度的物質享受,視金銀財寶、爭名逐利為理想;還有一部分人講求精神上的灑脫,渴望遠離塵世,過清靜自然、與世無爭的日子。

其實這兩種人都是太過於偏激,生活在現今社會中都很難找到快樂。

同樣,我們的生活心態也要處在平衡的狀態。

我們會苦惱,但是不會絕望,更不會自暴自棄;我們會開心,但是不會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

你要學會左手放下《平凡的世界》,右手又能捧起《經濟學原理》;

你要學會左耳聽了《

英雄交響曲》,右耳也可以聽《北京時間》;

你要能拿起鍋鏟在家快樂的做一頓飯,也要能夠見合作伙伴一起觥籌交錯談論社會;

你要能夠學會戀愛和同一個人體驗不同的人生,你也要學會工作和不同的人完成同一個目標。

你要你駐足,也要會前行。

其實這就是一種中庸思路。少年時覺得中庸很傻,什麼都希望做到極致,但年齡越大,才會發現中庸之道中的平衡螺旋前進,是很困難的事情。

很多很多年前。有一個年輕人問過老師一個這樣的問題。那時他們剛剛經歷過一些事情,簡單來說,叫做「有用的樹」與「無用的鵝」。

這二者雖有很多不同,但都難免一死。這些事情讓年輕人困惑不已。所以他的這個問題是“究竟是該做個有用的人呢,還是應該無用的人呢?”

老師,另一種稱呼叫做莊子啦,告訴他”吾則處於有用與無用之間。

這正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智慧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