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吃不夠的油條,回不去的童年

二月二龍抬頭,這在我老家是春節後的第一個節日。每年到了二月二這天,大家都要吃油條攤鹹食,還要去理髮。

二月二,吃不夠的油條,回不去的童年

我的老家在華北平原農村,小時候家裡窮,除了春節能吃肉,平時都吃不到好吃的。在我們老家,過了正月十五年就算過完了,就開始吃普通的家常便飯,對我們這些饞孩子來說每天就是心念唸的吃好的,所以每逢節日家裡做好吃的就是無比的快樂。

二月二是春節後第一個節日,我們老家的風俗是這一天要吃油條攤鹹食,還得去理髮。小時候農村很窮,村裡賣油條的就一兩家,人們平時都捨不得吃油條,只有二月二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油條。二月二一大早我們就要去街上油條攤上排隊買油條,必須要早去,去晚了要排好久隊才能買到。二月春風還很冷,我們站在大街上瑟瑟發抖的排隊,看著油鍋裡金燦燦的油條,嘴裡吧嗒著口水,好不容易買到油條,趕緊撕一塊放到嘴裡,又香又脆讓人回味無窮,那種感覺是如此的幸福和讓人懷念。雖然現在我可以天天吃油條,但是再也沒有小時候那種幸福滿足的感覺。

二月二,吃不夠的油條,回不去的童年

二月二我們老家還要攤鹹食吃,就是把西胡這類菜用工具擦成絲,然後加入麵粉、雞蛋、鹽還有一些調味料,加入適量的水做成麵糊,倒入煎鍋攤成圓餅,鹹食在鍋裡滋拉拉的,散發出特有的香味,等鹹食的兩面都煎成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熱乎乎香脆脆的鹹食需要蘸著蒜汁吃,吃一口滿嘴留香,滿足你對美味所有的想象。這麼多年,我最懷念的就是小時候媽媽做的鹹食,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二月二,吃不夠的油條,回不去的童年

二月二理髮,這個風俗不是我的家鄉獨有,好些地方都有二月二龍抬頭理髮的風俗,​這天剪頭有“理髮去舊”的說法。給小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有民諺為證:“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小時候每年二月二,我媽媽都給我們剪頭,給我們討個好彩頭。

二月二,吃不夠的油條,回不去的童年

​又是一年二月二,吃了油條理了發,可是再也回不去我美好的童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