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村大媽做這種美食,外形似餃子,三個就把人吃飽


盛夏時節,在河南澠池縣段村鄉一戶農家院的門前,這位農村大媽正在燒火做飯,鍋里正在做的是一種類似包子的美食,當地人叫它“扁食”,這位大媽說她經常做這個,特別是夏天胃口不好的時候,就用這個來替代饅頭做主食。

掀開鍋蓋,就看到了這種形狀如餃子的扁食,大媽說她們平常包餃子就是這樣,只不過這個比餃子要大上好幾倍,過年的時候也會放油鍋裡炸,不過這個季節喜歡吃清淡一些的。

在廚房的案板上,有一碗粉條韭菜餡,大媽說這種餡兒最適合包這樣的大扁食,只見她把面劑擀成一張圓的面片,然後把餡兒倒在麵皮上,最後把兩邊對摺再捏合好,一個大扁食就做成了。

至於說為什麼要做這麼大個兒的,大媽說過去農村田裡都很忙,做吃的不講究那麼多,做大的省時省事兒,另外農村人飯量都大,個大的吃著帶勁兒。

用柴火把鍋燒熱,大媽拿起油瓶,然後用一個拴著棉布條的油刷子往平底鍋上抹油,她說這種鍋她們這裡家家戶戶都有,平時用來烙餅或者做煎包用。

像這樣的大扁食,一次鍋裡只能放六個,大媽說先用小火把扁食的底部烙定型,這樣方便一會兒翻個兒。她今天準備的食材能做三鍋,基本夠他們吃兩天了。

扁食需要先烙後煎,所以大媽從廚房端來一碗水,往鍋裡撒了一些,然後把鍋蓋蓋上,她說這扁食皮厚個大兒,不用煎的方法不容易熟,蓋上蓋子起到了蒸的作用,熟的快些。

大約十幾分鍾,這些扁食就做熟了,看起來很像水煎包,但是又沒有煎包油膩,感覺就像炕過的包子一樣。大媽說有了這些就不用炒菜了,熬一鍋稀飯,就上這些大扁食,三四個就把人吃飽了。攝影記錄|張春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