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種稻穀現在種風景 張家界國際精品旅遊城市風生水起

以前种稻谷现在种风景 张家界国际精品旅游城市风生水起

彭齊雲向記者介紹他的“空中田園”。 鄧霞 攝

中新網張家界7月6日電 題:以前種稻谷現在種風景 張家界國際精品旅遊城市風生水起

在湖南張家界武陵源天子山風景區有一處絕美的“空中田園”景觀,每天吸引不少遊人。它位於萬丈深淵的幽谷之上,是一處面積三畝九分、呈“8”字形的斜坡梯形良田,從觀景平臺遠遠望去,峰巒疊翠之中、雲霧繚繞之間,如同一幅氣勢磅礴的心型山水畫在空中飄蕩。

這處即將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地張家界武陵源常規旅遊線路的景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當地農民彭齊云為解決溫飽、花費5年時間開墾出來的。

“以前是種稻谷,現在是種風景。”面對記者,年近六旬的彭齊雲侃侃而談。他指著觀景平臺旁的中英韓文展板介紹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專程來此觀看這個特殊的農田,自己也根據遊客的需要賣點自家種的小黃瓜、獼猴桃什麼的,一年可以賺上十來萬元。

彭齊雲說,現在他正努力將這個“空中田園”建成“空中花園”。“不種稻谷了,在地裡按照不同時節分別種上油菜花、荷花等,以吸引更多的遊客來這裡四季賞景。”

從種地保飯碗到種風景吃“旅遊飯”,彭齊雲30多年的經歷,正是張家界發展的一個縮影。

以前种稻谷现在种风景 张家界国际精品旅游城市风生水起

雲霧繚繞的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吳勇兵 攝

三十而立 “小土城”因旅遊風生水起

張家界市府所在地古稱“大庸”,始建於兩千多年前,是古庸國所在地。1988年5月18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大庸設立地級市,轄永定區、武陵源區、慈利縣、桑植縣。1994年,因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知名度不斷提升,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

位於武陵山區腹地的張家界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張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六張“燙金名片”。在這個約佔中國國土面積千分之一大小的土地上,集中了奇峰、峽谷、溶洞、溫泉、湖泊、漂流、原始森林、名勝古蹟等,是世界罕見的旅遊資源富集地。

步入而立之年,曾經養在深閨的“小土城”風生水起:國際精品旅遊城市建設漸入佳境,城鄉更是舊貌換新顏,每年吸引數千萬海內外遊客來此觀光。

城市因旅遊而興,民眾因旅遊而富。張家界市地區生產總值由1988年的14.1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542.4億元,增長了38倍;人均GDP由建市之初的976元增加到2017年的35442元,增長了35倍;接待遊客數量從建市之初的54.7萬人次增加到7335.8萬人次,增長了134倍;旅遊收入從2491萬元增加到623.8億元,翻了11番。旅遊業成為了張家界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5%。

彭齊雲的感受更為直觀。他舉了個小例子:曾經下山買點生活物質,需要花一天的時間翻山越嶺,如今錢包鼓了,路通了,家裡也買了小車,坐車到鎮上只要30分鐘,到市區也只要兩小時。

遊客進出張家界更為方便。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是武陵山片區71個縣市區裡唯一的國際航空口岸,相繼開通了30條國內航線,香港、澳門、臺灣3條地區航線和泰國曼谷、韓國濟州等17條國際航線。建成的張家界火車客運新站、常張高速、張花高速、張桑高速,以及正在建設的黔張常鐵路、張吉懷高鐵、安慈高速,使“3456”小時立體交通圈逐漸形成。此外,張家界正計劃修建一條連接機場、火車站、高鐵站及主要景區的磁懸浮觀光專線。

“加快建設國內外知名旅遊勝地,繪就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張家界樣本’。”張家界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虢正貴表示,該市將進一步挖掘、放大張家界獨特的山水生態資源優勢,以國際化的視野、世界級的標準、開放的心態,建設“暢達、休閒、生態、智慧、文明和景城一體”的國際精品旅遊城市。

以前种稻谷现在种风景 张家界国际精品旅游城市风生水起

張家界《魅力湘西》演出。 吳勇兵 攝

三星拱月 全域旅遊新格局其勢已成

今年6月初,隨著九天峰戀景區、苦竹河大峽谷、茅巖河漂流和新西蘭噴射快艇項目“上線”迎客,經過兩年提質升級建設的張家界西線旅遊景區以全新面貌問世。這也意味著張家界全域旅遊大格局已然成形。

早在2013年,張家界就針對旅遊業態和遊客需求變化提出景區提質升級,構建“三星拱月、全域旅遊”的發展新格局。“月亮”即武陵源核心景區;“三星”即慈利東線、桑植西線和以張家界市中心城區及天門山為主的南線旅遊。

青山峽谷之間,一座長430米、寬6米的玻璃橋“橫空而出”,遠遠望去宛若一條白色絲帶隱形於山水天地之中。玻璃橋底下是約300米深的大峽谷,低頭俯瞰,不禁讓人眩暈。這就是位於湖南張家界大峽谷景區的世界最長、世界最高玻璃橋,也是慈利東線旅遊市場的“王牌”。

據瞭解,自大峽谷玻璃橋對外開放以來,每天都有近萬名海內外遊客蜂擁而至。橋中心建設的蹦極臺現已完成搭設,待安全測試全部通過後對外開放。屆時,喜歡驚險刺激的遊客可在此體驗世界上垂直落差最大的商業蹦極。

驚險的不只有蹦極。擁有高海拔穿山溶洞、99彎盤山公路的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因法國蜘蛛人徒手攀爬天門洞、天門山索道鋼繩中外對決挑戰、翼裝飛行世錦賽、天梯速降賽等一系列極限挑戰活動,成為海內外關注的極限運動聖地。天門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輝林介紹,為讓遊客體驗奇絕俊險的風光,景區先後推出了懸崖棧道、峽谷吊橋、玻璃棧道等新奇刺激的遊覽設施;今後還計劃推出高空溜索、在盤山公路上駕駛特種車輛等面向遊客的極限項目。

豐富旅遊產品的同時,張家界的酒店、交通、景區等基礎設施也實現了升級改造和擴容。據瞭解,該市已培育發展旅行社106家、持證導遊5669人,賓館酒店民宿3199家、床位11萬餘張,納百利、碧桂園等高端酒店建成使用,五號山谷、遠方的家等特色客棧獲得廣泛青睞;一批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戶外探險等旅遊產品相繼推出,新建的溪布街、碾子鋪、大庸古城等一批綜合體紛紛亮相。

“全域旅遊在張家界已經見到了很好的成效。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已上升為國家要求,凸顯了旅遊業在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佈局中的地位,必將為旅遊業發展注入嶄新活力。”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革安表示,該市將繼續堅持綠色發展,進一步做精做美全域旅遊,全力推進旅遊業標準化、精細化、信息化和國際化,力爭率先建成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