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子竟然憂心於如何擇業,我們的「名校精神」哪裡去了?

清華學子竟然憂心於如何擇業,我們的“名校精神”哪裡去了?

之前有人問過我:除了錄取分數線,清華北大和普通高校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我回答:“普通高校只是培養人的職業技能,而清華北大培養的是‘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培養的是民族之魂、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對方說:“你這個逼裝的太TM到位了,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但你太天真了,真以為他們是一群捧著哲學書憂國憂民的主兒啊?清華北大現在只是*二代們的人生進修場所,看看北大的光華管理學院,哪個不是國企的高幹和外企的金領?依我看吶,他們走向社會後只會瘋狂撈錢,然後踢你的屁股逼你熬夜加班,最後還罵你是沒有本事的社會累贅……”

我報以尷尬的一笑,確實,我說完後自己都覺得心虛。此時我想起了去年看到的一則新聞事件。

“之前網友在網上曝光了高曉松和蔡康永加盟的《奇葩說》節目片段,奶茶妹妹章澤天前男友,同時也是被稱為‘清華男神’梁植的奇葩找工作言論,讓高曉松在節目中首次動怒。節目中剛一亮相,梁植就說自己擁有法律、金融、新聞傳播三項清華學歷,但現在為畢業做什麼而苦惱,希望三位導師支招。沒想才說了1分鐘,好脾氣的蔡康永就直接按鈴淘汰,理由是節目需要選手有自己的觀點提問,而不是讓梁植來找工作。隨後梁植極力為自己辯解,解釋從本科、碩士到博士,為什麼會選擇這三個專業,並表示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經歷。此時一旁的高曉松已經聽不下去,調侃稱:‘你就是北京話說的那種,我幹什麼成什麼。我啥也沒幹,所以我啥也沒成。’而且高曉松還善意提醒,如果梁植不亮出點新觀點,自己也準備按鈴淘汰。”

北大清華作為中國的最高等學府,幾度影響了中國近現代史的走向, 不論是“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反對二十一條”等等,均有他們的身影。一個幾度影響國家民族命運進程的學校,眼光格局不該侷限於問人該如何找工作。一個高產國家領導人和國企外企領導的學校,平臺之廣何愁工作。

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有過一段話,可以作為本文的總結。

“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