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名茶之白毛猴茶

白毛猴茶為歷史名茶,綠茶屬類。創制於民國初。白毛猴,或稱白綠,屬半發酵茶,原福建產於政和縣,當地又稱“白猴”,因形似毛猴而得名。白毛猴外形條索粗壯捲曲,白毫顯現,猶如毛猴靜伏而得名。內質毫香鮮爽純正,滋味醇和微甘,湯水清綠泛黃,葉底嫩綠、完整、勻淨、無雜。

中國傳統名茶之白毛猴茶

白毛猴原產於福建政和縣,當地又稱“白猴”,因形似毛猴而得名。1910年,當地茶商範昌義創制了白毛猴,其製法介於紅茶綠茶之間,外形重“保毫”和“做形”,內質重萎凋適度,使成茶香清味醇。品質特徵是外形肥壯捲曲,白毫顯露,湯色橙黃味醇香清。

石竹巖白毛猴茶樹植株為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葉形橢圓,葉背表面有一層白色絨毛,故名。石竹山海拔700多米,其土質俱是碎石和砂壤,巖下山泉汨汨,茶根吸取富硒土壤及多元素物Z質,所種出的茶葉具有特殊韻味,加上嚴格的製作工藝,發酵窨制,其品質別具一格。

中國傳統名茶之白毛猴茶

茶寮製作的白毛猴茶外形呈灰白色,蠔幹壯,帶有極細的白毛,歷來流傳民間。此茶可治療各種疾病,連青葉茶也有藥用功效。喝第一口有一種“地瓜幹味”,亦說“臭風鹹芥菜味”;第二口舌根生津,喉頭打嗝;第三口頓覺精神振奮。連喝三杯,就有點消食飢餓感。

白毛猴品質特徵是外形肥壯捲曲,白毫顯露,湯色橙黃味醇香清。白毛猴,福建政和縣的傳統名茶,當地又稱“白綠”,因條索粗壯捲曲、披覆白毫,形似毛猴而得名。政和縣產茶歷史悠久,自北宋開始,就以生產銀針著稱。

中國傳統名茶之白毛猴茶

白毛猴的製法介於紅茶綠茶之間,外形重“保毫”和“做形”。白毛猴品質特徵是外形肥壯捲曲,色澤鐵灰,白毫顯露,狀若毛猴靜伏,湯色橙黃清澈,味醇香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