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江山萬里何言始,尋得丹青入夢來

2015年,《清明上河圖》引發了“故宮跑”,2017年,《千里江山圖》又再次讓故宮“跑”了起來。

自從《國家寶藏》播出之後,一時之間國人的中華文化熱情彷彿休眠百年的火山,終於噴湧而出,以至於無處安放。

而在眾多的國寶品類中,畫,歷經千百年不朽的名畫,總是能帶給我們最直觀的衝擊。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集北宋山水之大成,用色大膽筆法細膩。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疊翠的群山,漁村野市、水榭亭臺、長橋幽樹,靜景中,隱有漁船駛過、牧童放牛、飛鳥輕掠、山嵐流轉,動靜結合得恰到好處。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即便是跨越了千年,依然能從泛黃的絹帛中感受到這大好的河山。不,正因為跨越了千年,這畫裡的千里江山,才更加令人神往。

如何能進入這畫中,讓我擁抱這錦繡風光?如何能讓它活起來,使我徜徉綠水青山?

文人作家,常寫入畫,古今許多小說傳奇都描繪了畫中境界的瑰麗奇景。文字雖然能讓我們盡情的想象,但是視覺上的衝擊,更有震撼力。所以,網易的答案是,當然是把“千里江山”做進遊戲裡。

於是,他們做了《繪真·妙筆千山》。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畫中更有真境界,妙筆千山探謎蹤

《繪真·妙筆千山》是一款單機解謎手遊。以青綠山水畫為形,中國上古傳說故事為神,呈現了一個山水悠然,風高雲淡,萬物和諧的畫中世界。

遊戲的主角是名為“一修”的和尚,以及一個迷之少年。玩家將跟隨他們的腳步,踏上尋訪畫聖妙山的旅程。並進入畫中解謎,探尋繪畫真諦。兩人在畫中世界,遇到許多奇妙的事物,同時,神秘少年的身世也漸漸揭開。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和《南瓜先生大冒險》、《機械迷城》、《Cube Escape》這樣的正統2D解謎遊戲不同的是,《妙筆千山》的主創們更像創造一個境界,讓玩家體驗國畫中的氛圍和故事。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3D遊戲在很多演出上展現出了超越2D畫面的震撼力。然而,3D建模在諸多細節上始終無法達到2D畫面的細膩和精緻。選擇以《千里江山圖》為遊戲主體,《妙筆千山》團隊需要解決的問題,除了鱗次櫛比的山巒外還有河水和形態百變的草木。如何在一個3D遊戲裡體現出國畫獨特的細膩層次感和多到令人恐懼的細節?主創們想到的是結合手繪和3D建模。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從宣傳動畫來看,儘管和真實的國畫差距還很大,但是作為一款手游來說,《妙筆千山》的表現已經可以用驚喜來形容。整體的質感和風格都非常的統一和諧,人物建模略顯粗糙,但是違和感並沒有太大,當然,更精緻一點當然最好。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如果說畫面決定玩家是否玩這個遊戲,那麼決定玩家玩多久的,就是玩法本身了。說到底,《妙筆千山》始終是一個解謎遊戲,而不是國畫賞析APP,因此解謎的部分依然是最重要的。

除了傳統的解謎要素——尋找道具、破解機關等等之外,玩家需要把殘缺的東西畫完。有那麼點“神筆馬良”的意思。根據主策劃的說法,通關遊戲並不需要太長時間,但是他們在遊戲裡埋了很多彩蛋,完全體驗到遊戲樂趣需要3到5倍的時間。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這麼說來,我反而開始擔心解謎的部分了。難道會像《驚夢》一樣,畫風驚豔,但是解謎不足?

不過誰叫《妙筆千山》是個免費遊戲呢。又不是正統的解謎遊戲,何必對這種畫面質量的免費遊戲要求更多?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悠然驚覺夢中客,此人無關花語月

沒錯,《妙筆千山》是完全免費的。這已經不是網易第一次這麼搞了。

在如今的市場形勢下,廠商們頻繁發佈新的網遊和手遊,目的都是為了盈利。真正良心的有創意的好遊戲,或許只有在獨立遊戲中才能看到。這已經是玩家之間心照不宣的共識。然而網易似乎並不這麼想,他說,口碑和利益,他都要。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很早以前,國家就開始倡導樹立創新意識,並把樹立創新意識寫入指導思想中。和許多行業比起來,遊戲開發者更需要創新。然而一個人的想法是有限的,就算再怎麼有錢,創意也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

於是騰訊和網易的做法,就是開辦遊戲學院,招收各方面的人才。畢竟,高手在民間嘛。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Mini項目組作品

於是就有了一批行業新人,在公司的支持下,可以不考慮盈利,只是單純的做一個自己想做的遊戲。這些遊戲往往都是獨立向的。驚豔的畫風,和有趣的玩法,舒緩的遊戲節奏,讓人沉浸的音樂,完全免費的模式,構成了一個個堪稱“良心”的遊戲作品。

首先,他們做了《花語月》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2015年9月,《花語月》悄悄上架了。幾乎完全沒有宣傳,就這麼悄無聲息的上架了。儘管如此,這個小清新的連線解謎遊戲,依然收穫了無數玩家的好評。

《花語月》的故事非常簡單。全程都在講主人公回到月亮的過程,除此之外的其他設定都沒有明確的闡述。這似乎是一個關於“花”和“月”的美好故事,但是又帶著淡淡的憂傷。

遊戲的玩法十分簡單,就是“一筆畫”。玩家需要用一筆將花朵連接起來。但是這個玩法又沒那麼簡單。遊戲全程沒有文字,沒有語音,你只是沉浸在畫面和音樂裡。周圍的建築和浮燈上會提示圖案,玩家必須通過觀察,找到畫法。在部分關卡玩家必須快速畫出圖案,不然就會被黑色的花朵攻擊。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白雪紅牆、月宮天梯、盈舟浮燈、彼岸花開,玩過《花語月》,你就能體會什麼叫“每一幀都可以拿來當壁紙”。這種小清新的畫風得到玩家高度認可的同時,也成為網易樹立口碑,試探解謎遊戲市場的第一步。

之後,他們有了《驚夢》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驚夢》的靈感來自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崑曲——《牡丹亭》的《遊園驚夢》一折。

《牡丹亭》講述的是杜麗娘和柳夢梅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杜麗娘因聽了教書先生講《詩經·關雎》而萌生傷感之情,與丫鬟遊覽自家後花園後更生傷春之情,之後在夢中與一個手持折柳的公子有了一番雲雨之情。夢醒後,去花園尋找情郎。“遊園”、“驚夢”、“尋夢”因此而來。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驚夢》這個遊戲,可以說是用寫意的方式還原了崑曲中,“遊園”、“驚夢”、“尋夢”的過程。和崑曲不同的是,一開始玩家是以“柳夢梅”的視角,在夢中尋找“杜麗娘”。而結局,“柳夢梅”不過是“杜麗娘”手下的一幅畫。究竟是公子夢見了佳人,還是佳人夢見了公子?這個問題除了莊周,恐怕也只能由玩家自己體會了。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相比《花語月》唯美統一的畫風,《驚夢》的UI尚算差強人意。遊戲以顏色為玩法特點,通過吸取、還原場景顏色,來解謎。儘管謎題簡單,但是創意還算不錯。

比起玩法和畫面,《驚夢》真正讓玩家驚豔的,當然是和崑曲的融合,以及超好看的原畫。

注重體驗,而不注重解謎設計,似乎是這些遊戲的共同特點。那麼,把遊戲體驗做到更加極致,是什麼樣的?

答案是《悠夢》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2017年9月,一款名為《悠夢》(YUME)的AR單機手遊在蘋果商城發佈了。

《悠夢》是一款AR解謎遊戲。故事講述了主人公Alice在夢中尋找記憶的過程。遊戲的玩法是利用視覺誤差,關聯物體,將不在同一平面的物體拼合成一個整體,從而解開謎題。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在AR技術的幫助下,玩家可以透過手機屏幕,真實的進入到遊戲場景中。對於玩家來說,玩遊戲不在只是坐著,拿著手機然後變成化石。現在玩家必須要動起來,你可以靠近遊戲場景,穿過雲層,看到每一個模型的細節,任意的旋轉,上下觀察,甚至什麼都不做,只是抬頭仰望星空。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悠夢》玩法和《紀念碑谷》其實很像,但是比《紀念碑谷》簡單很多。因為AR技術的限制,很多複雜的謎題實現起來並不容易。所以,《悠夢》可以說是完全為了體驗而誕生的。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國產解謎遊戲大部分在解謎環節都設計得比較簡單,邏輯性和互動性不強,加上流程比較短,因此讓整個遊戲顯得虎頭蛇尾缺乏樂趣。

從《花語月》、《驚夢》到《悠夢》,在到如今的《妙筆千山》。儘管在謎題設計上略有不足,但是我們依然能看到這些非正統解謎遊戲能夠帶給我們的驚喜。用舒緩的節奏,唯美、清新的畫風和細膩的音樂,製造一種沉浸式的體驗。

有時候,也許我們並不需要一個操作多麼複雜,劇情多麼跌宕起伏,玩法多麼難的遊戲。“進入遊戲中去”,就夠了。

《花語月》和《驚夢》之後,他們又做出了《妙筆千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