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藏-深圳中藏精品錢幣展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在頒佈的“臨時大總統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鑄紀念幣”,隨後武昌和南京兩處造幣廠率先鑄行了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輔幣,以十文面值的為主,在全國大量發行以取代清朝銅元,開國紀念幣 雙旗 10文,主要是獎勵給軍政界的名士或有功的將士而制,有說是安慶造幣廠之樣幣,待考。數量極少,甚為稀有

由於雙旗幣產生於民國時期,民國在中國歷史上僅僅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因此,在兵荒馬亂、國內戰爭頻發的期間內,錢幣在經歷了無窮的歲月之後,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來,實屬不易,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價值、歷史文化價值以及藝術品鑑價值。雖說民國時期的錢幣版本較多,但能夠收藏到這種正面鐫刻有“十文”楷體字、反面印製著“中華民國”雙面旗幟的全真紀念幣,也在當今的藏品市場中並不多見,因此,我們在客觀上見證民國雙旗幣歷史沉澱的過程中,也意識到了這枚來自於民國期間的雙旗幣的完美品相以及居高不下的市場價值。

鑑·藏-深圳中藏精品錢幣展

直徑28.5mm,重7.5g/直徑28.5,重7.3g

先深圳中藏徵集到一組雙旗幣,規格直徑28.5mm,重7.5g/直徑28.5,重7.3g,藏品包漿老舊,品相清晰,背面圖案為稻穗組成的嘉禾紋,此銅幣現存世量極少,此錢幣雖然經歷了無情歲月的洗禮,但如今依然保存還可以。藏品背面雙旗清晰,如刀刻所成,鑄造工藝神乎其技,且旗子紋路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鑑·藏-深圳中藏精品錢幣展

直徑28.5mm,重7.5g/直徑28.5,重7.3g

隨著近幾年古玩藝術品市場的不斷髮展,錢幣越來越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收藏品,中國將近一個億的收藏群體當中,錢幣收藏著佔有一定比例,縱觀歷屆拍場上銅幣的成交價位,不失為市場上的一匹黑馬。此一組錢幣目前在深圳中藏展出,感興趣的藏友可以直接到深圳中藏鑑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