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樓市新聞頭條

6月22日,有哪些樓市新聞需要我們關注的呢?

人民幣匯率:近期,由於多方面的因素導致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產生了較大的貶值空間。目前,匯率已經跌破6.5。對於未來匯率的走向,部分專家分析將會企穩。對於我們來說,期待不再繼續大幅貶值就是萬幸。也有專家認為,人民幣匯率將會破7,那麼,真出現這樣的情況的話,對樓市降溫倒是有積極的作用的。

定向降準:定向降準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出意外將會很快推出。雖然定向降準不會直接影響到樓市,但是卻會釋放出一個“刺激”的信號,對樓市升溫及房價上漲都有推動作用。

6月22日樓市新聞頭條

6月22日樓市新聞頭條

湖南:為促進長沙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湖南正在抓緊研究出臺更嚴厲的差別化信貸調控政策,在支持首套剛需的同時,堅決遏制投機炒房。

解讀:房貸政策會有什麼樣的新變化?值得我們關注。

三四線樓市:目前,三四線城市的樓市仍過熱,由於很少有限價政策,三四線城市的土地市場在房企“外溢”過程中持續火熱。5月,三四線城市完成土地出讓金為1654億元,環比增加66%;此外,成交樓面均價、土地平均溢價率等各項數據的增長率都明顯高於一二線城市。

解讀:放任三四線城市是不明智的,接下來這類的城市的調控政策將會全面加碼。但是,在低庫存、土地成本高等局面之下,你如何指望房價迅速回落?

房企:2018年上半年,地產融資的收緊,從此前的債券融資、銀行貸款到地產類信託,開始在A股市場的非公開發行中逐步得到驗證。2018 年截止6月8日,房企公司債通過發審會共24家,發債總額為1125億元。而中止次數則達到21次,其中碧桂園、花樣年、廣東珠江中止兩次,中止金額1510億元,中止金額遠超通過的金額。存續地產債中2018年需要償付的規模為1613億元,是2017年的2.3倍,在接下來的2019–2021年需要償付的規模分別為2807億元、3998億元和4037億元;此外,存續地產債在2018年進入回售期的超過3800億元,規模之大史無前例。

解讀:這些會不會成為壓垮房地產行業的稻草?不會,因為,房地產行業仍需要“穩定發展”,因此,這些問題總會去解決掉。不過,未來,中小房企的分化就無法避免。

銀行:樓市調控仍在持續,銀行除了上調首套房貸款利率之外,對於信用卡在購房過程中的限制也越來越多。日前,平安銀行再度下調了信用卡在房地產類商戶交易限額。去年8月16日,農行信用卡中心發佈公告對信用卡購房進行限額。

解讀:這件事早就該做,不少人的手付就是信用卡刷出來的。炒熱樓市的同時,也增加了風險。

房企:碧桂園簽訂長沙14平方公里科技城 ,年擬投資300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