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一應該怎樣學才能考高分高中名師點撥15個學習要點

高中的學習有兩個重要變化:一個是學科上的內容增加,老師教學節奏加快;一個是學習方法和技巧上的轉換。

進入高一應該怎樣學才能考高分高中名師點撥15個學習要點

一、高中教材使用情況

目前高中課本比較多分必修和選修,下面以高中數學為例介紹一下課本,其它各科基本都是一樣的

進入高一應該怎樣學才能考高分高中名師點撥15個學習要點

進入高一應該怎樣學才能考高分高中名師點撥15個學習要點

高中理科學習課本:必修12345,選修2-1,2-2,2-3,4-4.4-5

高中文科科學習課本:必修12345,選修1-1,1-2,4-4.4-5

二、瞭解高中學習常用的初中知識

在高中學習過程中經常會用到初中學過的一些知識,往往這些知識不會在高中課本出現,而且在使用是往往比初中學的內容更深一些,下面樊瑞軍通過一張表給大家簡要梳理一下,更詳細的講解可搜索樊瑞軍課堂,免費學習高一銜接視頻講解。以下為部分截圖

進入高一應該怎樣學才能考高分高中名師點撥15個學習要點

二、課本學習拓展

高一的上課進度會比初中快很多,也沒有初中上課這麼細,不可能所有要點都講全面,很多內容需要課後自己思考歸納;以高中數學為例高一這一年會學四到五本書,各地學習順序略有差異,所以很多高一同學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會有一個明顯的感覺,跟不上老師節奏而且老師在講解時會補充很多內容並不是按部就班只講課本,即使這樣任然會有很多內容題型講解不完全,大家在課後做資料的題目時,就會有非常明顯的解題困難無從下手這種感覺,要麼不會思考,要麼一做就錯,這就需要在在平時學習中,自己梳理歸納做一些拓展。

以高一數學必修一基本性質中的單調性為例,課本內容老師基本講兩節課

進入高一應該怎樣學才能考高分高中名師點撥15個學習要點

但課後各類資料中的題目非常複雜,很多方法在課本基本沒有需要大量拓展,下面高中數學專家樊瑞軍針對這一節給大家拓展了六節課的內容,全面概括了平時各類考試中遇到的各類問題,詳細搜索樊瑞軍課堂

進入高一應該怎樣學才能考高分高中名師點撥15個學習要點

三、學習方法與側重點

很多同學在學習中分不清楚側重點,沒有掌握基本的方法然後開始盲目做題而切對一些難題、怪題備受青睞,甚至見題就解,但是高中的題目無論類型還是數量都是非常龐大的,有上千萬的題目,如果分不清楚側重點,這樣真正需掌握的沒學好,學好的考試不涉及,最終考試必然會失敗。

進入高一應該怎樣學才能考高分高中名師點撥15個學習要點

四:科目不平衡

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科目上,冷落了其它科目,高一開始科目較多,但目前除個別省份已經啟動了高考3+3改革外,大多數省份目前任實行文理分科,所以在各科目上的時間要根據以後的目標情況恰當分配,把有限時間和精力集中起來。

五、計算能力差平時依賴計算器

很多同學一考試就犯計算上的錯誤,搞得自己手忙腳亂,數學運算問題是整個高中最沉重的話題高一可能不是太嚴重,但高三就特別重要了,所以在高一時間相對寬裕的情況下,要儘可能的提高。

六:聽與會

聽老師講例題覺得會了,自己用參考書時一看題明白了,就以為自己會了,不再動手去做,實際上看答案能理解並不意味著自己會思考,而且高中面對的題目很多,就算目前的各類搜題軟件都無能為力,所以樊瑞軍認為解題不是最終目的,學會解題思路或者思考方法才是最終目的

七、題海戰術

匆忙應付老師作業,搞題海戰術,卻不認真對待做題時發現的問題,題海戰術對高一高二的學習確實是非常有效的,因為考試重點內容較少,平時考試試卷大都是網上下載,老師加以組裝的,但這種情況是無法持續的,一進入高三,隨著時間緊張,學習量加大,考試試題的原創性就會導致題海戰術,對很多同學的學習效果不是太大。

八、盲目記筆記

聽課時將老師講課內容一股腦記在筆記本上,甚至有些同學抄課本,不動腦筋去思考所以然,忽略老師的分析,這對學習基本沒有好處,上課不記筆記和記太細的筆記都沒有好處,重在思考,理解,大家在學習中慢慢會體會到,高中數學的學習單靠課本確實是不夠的,即使上課聽的很徹底,下課解題都無從下手。

九、缺乏計劃不會規劃

學習沒有計劃性,目標,每天盲目學習,晚上開“夜車”,白天沒精打采,形成惡性循環。對於高一同學而言,從一開始眼光就要瞄準高考,對學習內容要適當開闊,感受高考,要確切的知道高一學習的那些內容是高考高頻考點,要提前打通障礙,不能光盯住平時的考試。

十、為了做作業而做作業

初中階段,佈置作業的目的相對簡單,而且大部分的知識很容易就能在課上被同學消化,課後作業更多起到一個鞏固、拓展的作用。

高中階段,單純通過老師佈置的作業很多時候難完全掌握解題所需要的方法,所以平時要面向高考做一些拓展,因為高中階段的核心任務是面對以後的高考,所以從高一開始目標就要面向高考,要在平時學的過程中有側重點,有所拓展,不要目標只盯住平時的作業。

以高一數學為例:在學習過程中要嘗試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課上多聽老師的講解思路,課後多思考、複習,理清思路,將多個知識點串聯起來。這種習慣的養成,將對今後進入高三後的高考複習,起到巨大的作用。每一節內容表面看起來是分割開的,但都有緊密的聯繫,要尋找打通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

十一學習缺乏側重點面面俱到

不少同學希望各個學科、各個知識點都能學得面面俱到,遇到題目就會盲目求解,沒有選擇,結果樣樣都抓,樣樣也沒有抓牢。

所以樊瑞軍建議:平時做題要結合課程重點來。有基礎題,當然也有提高題。有些題目可以選擇不做,有些題目要精做,舉一反三,要多思考,在有限的時間裡不僅高效,而且高質量。

十二:題目做得多而雜

高中學科增加了,自然作業也會增多。許多同學漫無目的地做題,最基本的東西還是學得模稜兩可,沒有過關,經過大量做題以後,反而鞏固了或者默認了某種不正確的認識,但是自己卻沒有發現。

說得直白一點,高中日常的學習是為高考打基礎做準備的,所以在日常做作業的過程當中,要區分基礎題,必做題,拔高題,由基礎題再到提高題、到高難題等,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解題的能力。除了教材上的練習題,適當的課外輔導練習也是需要的,最好每個知識點都對應的試題練習,強化課後作業的效力。

十三:沒有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有不少高中學生表示很苦惱,“我每回做作業都很認真,可是成績還是上不去”,這就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樊瑞軍給大家歸納了做題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是“”明“,就是要明確題目的各類條件以及課本相關知識和方法

第二步是“化”,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化簡題目中的條件;

第三步是“思”,就是做完之後要回顧和反思,總結出經驗和方法;

第四步是“歸”,就是將獲得的經驗和知識迴歸到書本上去。

如果能完全按照這四步來走,上課時結合作業中遇到的問題多想多問,課後做好配套練習,有不明白的及時記錄、發問、解決,百度搜索樊瑞軍。

進入高一應該怎樣學才能考高分高中名師點撥15個學習要點

十四:不善總結

不少高中生存在這樣的誤區,尤其是高一新生,還處在初中的學習模式當中,對高中的學習沒有明確的概念。他們認為課上完、作業完成就萬事大吉了,這堂課學習到的知識點下次課老師還是會再講到,即使不講,多做做同類題型也就能掌握方法了,因而忽視日常的總結歸納。

真的是這樣嗎?高中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非灌輸記憶。

以往在初中,可能會圍繞一個知識點做詳細的延伸拓展,但在高中,更多需要學生自己

十五、高一全年大事件梳理

9-10月,儘快適應高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識,適應高中學習生活節奏。

10月中旬,第一次期中考試,高中第一次檢測,暴露問題→發現問題→馬上調整解決(有些學校可能會提前,9月末或10月初即進行第一次月考,性質不變)。

11月,絕大部分學校會把高一下學期甚至高二上學期的部分內容提到高一上學期學習,提早預習和適應。

12月末1月初,期末考試,升入高中的首次正規檢驗,高考時一些保送、直招、自主招生名額選定也會以這次考試作為重要的參考標準(如果學校有月考習慣,那麼每次月考成績也是標準之一)。

1月末-2月,寒假,全面查漏補缺,提早預習下學期內容。

3月,高一下學期開學,學生需要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4月底,學校期中考試,以數學為例,應重點複習三角函數的相關概念知識。

6月初,重點中學開始講解大部分高二知識,要跟上學習節奏。如果期中考試成績理想,應儘快進入超前學習狀態,不要沉浸在一次勝利之中;如果成績不理想,應儘早做調整,並對自己之前的問題做有效的分析總結。

7月初,學校期末考試。這次期末考試是對高一整個一學期學習效果的檢驗,也是高二兩級分化開始的前兆,做好自我分析。

關注今日頭條樊瑞軍點擊下面瞭解更多學習高一視頻講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