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象:60歲農民還在外打工,專家不解,這3句話,值得反思

在每個人心目當中,只要年齡超過60歲了,都應該在家享清福,在家帶帶孫兒、沒事了散散步等等。在城市的話,還可以抱個團旅遊一番,能夠安享晚年。其實,在城市這種情況很正常,也很常見。但是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我們發現即使到了60歲,景象卻大不一樣。很多家庭50、60歲的人都還常年外出打工,對此就有專家不解,為啥60了不像城裡人那樣安享晚年,還要繼續在外辛苦打拼。筆者在與老農聊天時,老農說了這樣3句話,值得反思。


農村怪象:60歲農民還在外打工,專家不解,這3句話,值得反思​1、趁身體還能活動,掙錢養老的錢

聽到這句話,筆者內心也是很觸動。按道理說,父母上了年紀,需要子女來養老。但老農說,家裡僅靠種點地,收入是非常微薄的。而且不像城裡那樣,還都有退休金,農村人可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並且最重要的是,現在養老成本也不小,子女還要面對高昂的生活壓力,房價高、開支大,趁著自己還能動,能多掙一點是一點,不能動不動就向子女要錢,不想拖累了子女。
農村怪象:60歲農民還在外打工,專家不解,這3句話,值得反思​2、掙錢還債,迫於無奈

其實現在不少農村老人,大半輩子的積蓄,都不夠子女結婚用的。如果是真正在農村長大的人都知道,現在50、60歲的人還欠著不少債。父母觀念中,即使自己苦點,也不能苦了孩子。自然所欠的錢,肯定也不會讓子女去還,所以雖然上了年紀,但還是要外出打工掙錢還債。
農村怪象:60歲農民還在外打工,專家不解,這3句話,值得反思​3、減輕子女家裡、負擔家庭的開支

現在老人每月的基礎養老金不夠花,除了自己掙錢攢養老的錢之外,還要操心孫子上學、家庭各方面開支,不能都讓子女去承擔。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打工賺錢。其實,還是不想讓子女這麼大的年紀就遭罪受,心疼。


農村怪象:60歲農民還在外打工,專家不解,這3句話,值得反思​其實,如果說家裡有錢花,誰願意、誰會到了60歲外出打工呢。現在很多年輕農民背井離鄉遠離妻兒,忍受思念之苦,為了掙點錢,只能逢年過節回來一次,想想內心還是辛苦的。何況是60歲的老人,豈不是讓人更心疼。對於專家的不解,老農說的的3句話,值得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