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人!」多少大人用這句話壓制過孩子?

“我是大人!”多少大人用這句話壓制過孩子?

【1】

在《媽媽是超人》第三季最新一期的節目中,霍思燕教嗯哼認識人民幣,她說:“一塊錢可以買一個棒棒糖,五塊錢可以買一聽大的雪碧。”

嗯哼聽到“雪碧”這個詞,立馬站起身來,邊走邊說:“聽著我就想喝了。”他順手拿起桌上的一瓶可樂,問媽媽:“我可以喝嗎?”

霍思燕回答:“你可以喝一點點。”嗯哼嚐了一小口以後,霍思燕卻拿起可樂喝了一大口,嗯哼立馬搶過來說:“你喝一口,我就喝一口。”

在嗯哼喝了好幾口以後,霍思燕終於意識到這樣不對,跟嗯哼說:“好了,別喝了,小孩不能喝可樂,嚐嚐就行了。”

霍思燕繼續教嗯哼學習人民幣的換算,可是嗯哼的心思卻一直放在可樂上,於是他站起來說:“我去喝口水啊!”

他卻揹著霍思燕,拿起了可樂,剛擰開瓶蓋要喝的時候,被霍思燕看到了,她趕緊搶過可樂,卻自己喝了一大口,又被嗯哼給看到了。

嗯哼不開心了,大聲說:“媽媽,你喝一口,我喝一口。”霍思燕直接拒絕:“不可以!”嗯哼跳著腳大喊:“你都喝了一口了!”

這時,霍思燕說了一句:“我是大人!”這句話激怒了嗯哼,他生氣地說:“那你把那瓶都喝完吧!我就不喝了!哼!”

這一句“我是大人!”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因為這句託詞恰恰是很多大人為自己找的藉口,他們不想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卻理直氣壯地去做。

所謂言傳身教,在“我是大人!”的藉口面前蕩然無存,而小孩子都是聰明的,他可不會輕易買這句話的帳。

“我是大人!”多少大人用這句話壓制過孩子?

【2】

當霍思燕發現嗯哼生氣了,想用抱抱來緩和兩人之間的緊張局面的時候,嗯哼更是直接扭頭就走,眼裡含著淚說:“不要!”

即便如此,嗯哼還是對可樂不死心,他趁著霍思燕不注意,又偷偷溜過去拿起可樂,卻在擰瓶蓋的時候,弄得一身可樂。

霍思燕帶著嗯哼去洗手的時候,模仿可樂的口氣說:“你不要喝我!”嗯哼卻立馬反擊說:“可樂說,你大人也不許喝我!”

終於平息了嗯哼想要喝可樂的風波,霍思燕提出讓嗯哼幹活掙錢的想法,而嗯哼的第一想法卻是,掙了錢“我買可樂喝!”

在霍思燕母子倆圍繞著可樂的這一場鬥智鬥勇的過程中,看似霍思燕佔了上風,殊不知她是用大人的權威壓制了嗯哼。

而即使到了最後,嗯哼也沒有放棄想要喝可樂的想法,就是因為霍思燕並沒有真正跟嗯哼講清楚道理,反而對霍思燕大人的姿態表示了反抗。

在父母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孩子很明顯是處於弱勢地位,父母總會在有意或者無意之間,用“大人”的權威為自己不當的行為開脫。

幾米在《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中說,大人都愛說孩子是他們的一面鏡子,而當孩子看到大人做得不好,並且指出來的時候,脫口而出的“我是大人!”不但不能讓孩子信服,去更容易激起孩子的反叛心理。

“我是大人!”多少大人用這句話壓制過孩子?

【3】

前幾天晚上,兒子寫完作業就坐到爸爸身邊,眼睛湊到爸爸正在玩的手機上,我就讓他趕緊去彈鋼琴,他卻回答我:“等一會兒的!”

我正忙著疊衣服,兒子就繼續瞅著爸爸的手機不挪眼,我氣得罵老公:“你就不能把手機收起來嗎?沒看到你兒子在看手機嗎?”

老公被我罵過立馬收起手機,推著兒子說:“趕緊去彈鋼琴!”兒子不情不願地坐到琴凳上,開始彈起了鋼琴。

這邊老公又拿出手機玩起來,兒子一轉頭看到了,立馬大聲告狀:“媽媽,爸爸又在玩手機!”老公頭也不抬的回了一句:“我是大人!”

兒子不願意了,從琴凳上溜下來,又湊到爸爸身邊,說:“我也要看!我也要看!”老公一邊轉身一邊說:“你不能看!趕緊彈鋼琴去!”

“憑什麼你能看我就不能看?”氣鼓鼓地兒子不服氣地反駁。“我是大人啊!你是小孩子當然不能看!”老公心虛地又搬出這套說辭。

我走到他倆身邊,跟兒子說:“趕緊彈鋼琴去!”然後跟老公說:“把手機收起來!一點自覺性都沒有!”兒子跟著說:“對哦!一點自覺性都沒有!”

等兒子彈完了鋼琴,我跟他說:“你知道為什麼爸爸媽媽不讓你玩手機嗎?”兒子說:“我知道,你們是不想讓我眼睛近視。”

我誇獎他說得很對,同時跟他說:“爸爸玩手機的行為也是不對的,媽媽會批評他,以後爸爸媽媽在家都不玩手機。”

兒子很開心地說:“好呀!每天晚上等我做完作業,彈完鋼琴以後,我們就下象棋,我肯定能贏爸爸的,他都不會呢!”

你看孩子就是這樣明白事理,只要大人能做到的事情,孩子肯定能做到,怕就怕的是大人做不到的事情,卻強制孩子去做,孩子當然會不服氣。

“我是大人!”多少大人用這句話壓制過孩子?

【4】

身為父母,我們都知道言傳身教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很多父母不但做不到“身教”,甚至在“言傳”上都不佔理。

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應該做到。

你不想孩子喝可樂,那你自己不要喝;你不想孩子玩手機, 那你自己不要玩;你不想孩子挑食,那你自己先不挑食。

有人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不經意間的一言一行,有時候這種影響真的可能會延續孩子的一生。

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首先應該做到,當你能夠做好孩子的榜樣的時候,孩子自然會學著你的樣子。

養孩子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既然選擇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就應該承擔起養育的責任來,這應該是所有為人父母的共識。

不用大人的姿態壓制孩子,跟孩子講明道理。

孩子跟大人一樣是擁有平等人格的人,大人不要以為孩子是你生的,就可以隨意用成年人的倨傲姿態來對待孩子。

當你在用語言壓制孩子的時候,孩子表面上可能暫時屈服你,但是其實心裡是很不服氣的,更會在潛意識中模仿你的行為舉止。

在孩子指出大人做法有錯誤的時候,大人應該及時檢討自己的行為,並且跟孩子承諾不能這樣做的原因,讓孩子明白事理。

孩子其實是最講道理的,只要大人自己做得正,孩子基本上不會再跟大人無理取鬧的,這一點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感同身受。

“我是大人!”多少大人用這句話壓制過孩子?

【5】

心理諮詢師榮偉玲說,好的父母是天賜的運氣,可以讓我們有一個好的心理基礎。

我們雖然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是我們都應該盡力做好的父母,就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儘量給孩子正面積極的引導。

有人說,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剛出生的孩子完全是一張白紙,除了本能的行動,其他都依賴父母的教導。可以說,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如何,孩子就如何。

而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有大人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不用“我是大人!”這種壓制性的語句來欺負孩子小,更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成長的榜樣。

畢竟,你是什麼樣,你的孩子就會長成什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