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懂這些道理,也許你註定就是窮打工的命

職場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看到別人在職場上呼風喚雨,你認為很愜意,是麼?但是他們風光表面的背後,又有幾個有看到他們曾經付出的巨大艱辛?這個社會其實是很公平的。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如果不努力,就一定沒有回報。要怪,就怪自己投錯胎,怪自己的老子沒本事,當初沒有給你留下一大筆可以揮霍的資本!

說歸說,對於那些想改變自己的朋友們來說,還是需要看清楚一些東西,有一些經驗也想和大家分享。同樣是職場人士,我也有我的經驗和感受。

如果你不懂這些道理,也許你註定就是窮打工的命

一、一定要清楚自己未來的目標是什麼

很多人把職場想得太美好,其實不然。如果你沒有規劃好,你就會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工作不開心;沒有前進的動力;工作不是自己想像的那麼好;自己的才能無法發揮;看到以前的同學待遇如何如何,便受不了刺激,急切地想跳槽;當初為了生存而找的工作,根本就不適合自己……

這是幾乎所有初入職場的同學都會面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通常會在步入職場的1-3年之內最明顯(3年之後之所以不明顯,是因為你已經被現實折磨得太久了,已經被種種不平現象同化了,因此也就習慣了。你曾經的種種抱負被現實碾得粉碎,於是,你也從一個志向遠大的年輕人一下子變成了一個碌碌無為、甘於平庸、成天為了生計而奔走的普通打工者)。如果不及早解決這些問題,那麼,你就會荒廢這3年的時間(有的人可能會更長),而對於一個職場新人來說,這3年至關重要,是鍛鍊能力、積累資本的黃金3年!一旦錯過,則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從頭再來,重新彌補!更有甚者,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彌補!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因此,如果你的職場年齡還沒有超過3年,恭喜你,還有改變命運的機會。而一旦超過了3年,那麼,你的每一次改變,都將付出巨大的代價!

為什麼要清楚自己的目標?因為,有了目標,才有行動的指南。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喜歡幹什麼,這才是你前進的最終動力。工作不開心、動力不足、盲目跳槽的最根本原因是職業目標不清晰。沒有目標,便沒有了追求,於是,所有的行動只是為了掙一口飯吃。你根本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未來應該端什麼飯碗。或許你在30歲之前還有揮霍的資本,因為年輕嘛,做什麼都不怕。連廣告上都說了,“30歲之前,有什麼好怕的?!”而一旦過了30歲,你走的每一步都必須要慎之又慎,因為:你要結婚、你要養活老婆孩子、你要供房貸、你要供養年邁的父母、孩子大了還要上學、父母年邁了需要照顧……等等等等,所有的這些責任,都要你來承擔。如果沒有規劃,一旦出現問題,你只能自亂陣腳。

二、能力固然重要,但並不能代表全部

在職場上,一定要對職場有清醒的認識,不要生活在夢幻當中,不要太理想化,不要標新立異,不要恃才傲物,不要認為有能力就可以走遍天下。專業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職場發展看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綜合素質高的人,才是職場發展的“潛力股”。這些綜合素質,包括溝通能力、人際關係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工作態度及敬業精神等各種“軟實力”。對於有些同學而言,可能會對這些“軟實力”不屑一顧。很多人會說,如果老闆喜歡愛拍馬屁的人,難道我就要委屈自己,學著去拍馬屁?很不幸,我會告訴你,答案是肯定的,你一定要學會拍馬屁,否則吃虧的是自己。但要聲明的是,我不是教你詐,拍馬屁也有拍馬屁的藝術,不一定全是“討好”或“謅媚”。中國有句成語,叫“外圓內方”,用在人際交往上,就是說你與人相處要學會妥善處理各種關係,但不可因此而失去了內心的準則。尤其在中國這種注重人情的社會,這種人際交往的能力一定要好好練練。真正的高手,三教九流皆不在話下。 學會欣賞和讚美,別人也會對你抱之以鮮花和微笑。

三、要有足夠的“亮劍”資本

有的大學生經常會跟我說,我畢業之後一定要找到一份月薪多少多少的工作,爭取做到什麼什麼職位。這時候我總是會耐心聽完他們的“遠大藍圖”,然後問一句:“你憑什麼達到你的目標?你的資本是什麼?”然後他就會啞口無言。我相信讀過這篇文章的人也會和這位大學生一樣,有著自己的偉大抱負,但是大學四年下來,你有沒有想到,要實現這些目標,你的資本是什麼?對於很多已經身在職場的同學而言,你晉升的資本又是什麼?

人生在發展過程中,很多時候都需要毫不猶豫地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實力,要敢於展示,善於展示,這就是“亮劍”。因為這年頭,酒香也怕巷子深,是金子未必會發光。相反,發光的倒是那些碎玻璃、爛瓶子。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茫茫人海,如果你一直都謙虛地默默無聞,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

既然具備了“亮劍”的意識,那麼,下一步你就要考慮到亮什麼劍:我到底拿什麼資本給人家看?對於職場上的同學而言,你“亮劍”的資本又在哪裡?你的業績提升了嗎?你的能力提升了嗎?你在一年內看過多少本對自己的職業有益的書籍?你參加過幾次培訓班來為自己充電?如果沒有,你又憑什麼讓老闆為你加工資?靠抱怨?你肯定會提前被職場淘汰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